史桂香
[內容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閱讀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在減負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對該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規(guī)劃
閱讀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不僅是認識漢字的重要途徑,而且能使學生發(fā)展認知,提高思維能力。閱讀教學能豐富小學生的知識,發(fā)展小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學生的精神基礎。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是要能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感悟文化的力量,陶冶情操,鍛煉思維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興趣,學生會自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也會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為閱讀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中可以將聲音、圖像和視頻等多種元素聚集到一起,這樣不僅能在感官上刺激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一些特定的元素還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故事性閱讀的教學,教師可以將其制成動畫對學生進行演示,故事中的各種形象會更生動地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在全神貫注的學習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體會到文本的語言。在閱讀現(xiàn)代詩、古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詩朗誦的音頻資料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聲音中去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藝術魅力。針對不同的閱讀題材,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方式去講授,以興趣引導教學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樣學生才易于理解和接受。學生在自主意識的牽引下日積月累,才能有量的積累,也能有質的突變。
二、改變教學觀念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只是語文教學的方式之一。教材很大程度上只被當作學習語文知識的教科書,不注重以正確的理念引導學生去學習,教師只是單純地教學語文知識。實際上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同時還具有人文性。目前教材的編排都是以專題的形式來組織單元,這樣不利于語文基礎的訓練。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要了解新課標各個學習階段的目標要求,訓練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理解思想內容的能力,在每一篇課文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并擁有獨特感受。教師要有敏銳的感悟,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引導糾正,以正確的理念引領孩子健康成長,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只有這樣學生的語言學習和個性成長才能得到協(xié)調,閱讀教學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改變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讀、寫等方式,方法比較單一。雖然有“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道理存在,也不可否認讀書在閱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但一味地要求學生去誦讀,不符合小學生特定年齡的個性。小學生好動,定性不強,長時間讀書也會導致其厭煩情緒的產生,不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因此如何指導學生去誦讀顯得至關重要。如在閱讀寫景散文“趵突泉”一段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趵突泉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文本的意境,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體會趵突泉的美之外,還應該通過一些形象引導學生體會趵突泉的由來?!肮距焦距健薄懊啊钡仍~語形象地表現(xiàn)了趵突泉的泉水,因而得名趵突泉。寫作可以檢驗閱讀的效果,對于詞語的運用、文章結構的布局等都能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可以通過教導學生去做讀書筆記,摘抄優(yōu)美段落、詞句,堅持寫日記,寫影片的觀后感、文章的讀后感等,這樣學生會自覺地去進行課外閱讀,廣泛收集材料。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去積累詞句,增長知識,也能提高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之,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可塑性強,接受能力也很好。因此小學時期好的閱讀教育能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學生能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也會終身受益。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注意教學方法,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小喜愛閱讀,讓閱讀教學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J].東北師范大學,2012,(05).
[2]李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01).
[3]蘭臻.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海峽科學,2009,(04).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