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誰在用,如何“管”?
無人機航拍新聞,目前看仍是新事物,很多媒體尚未著手。這是因為,能在空中懸停以獲取清晰視頻、照片的多旋翼遙控飛機,最近幾年技術才逐漸成熟。無人機的價格也逐年平民化,最低的三五千元,貴些也只需數(shù)萬元。再加上相應的拍攝設備,一套總共也就十余萬。隨著新聞競爭日趨激烈,一場空中“新聞?chuàng)寠Z戰(zhàn)”難以避免。
其實,眼疾手快的媒體,兩三年前就開始組建航拍工作室。不僅搶拍新聞有奇兵,與政府機關、商業(yè)公司合作拍攝也頗有收益。有哪些經(jīng)驗、教訓、思考?管理及風險控制、使用難點在哪里?本期“焦點”請幾位實操者與您分享。
我的“微航拍”上了央視
航拍突破現(xiàn)場采訪局限
新視角: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看到意外
飛得好,才能拍得好
航拍:新聞+技術+藝術
兩大難題:飛多高和飛多久
媒體競爭的新寵
攝影攝像記者青睞的利器
風險控制和管制盲區(qū)尚多
人群頭上徒手抓機解危
大山中飛行器失聯(lián),點火放煙找回
雪中飛行,飛機“砸”啦
航拍,從摔倒中爬起來
無人機呼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