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方 黃德霞
摘 要 為了更好地完善司法考試碰撞下本校法學教學方法與手段,本文擬從司法考試碰撞下法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調(diào)查對象,調(diào)查具體情況及問題分析三方面加以探析。
關(guān)鍵詞 司法考試 法學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司法考試碰撞下法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調(diào)查對象
課堂教學是各個學校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其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好壞直接關(guān)系到教學質(zhì)量的成敗,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司法考試碰撞下法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課題組于2012年底對本校法學專業(yè)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具體包括本校大二至大四的學生162人(學生總?cè)藬?shù)共計371人),調(diào)查范圍占總?cè)藬?shù)的43.67%。因此,從本次調(diào)查的范圍來說,選擇的對象比較具有針對性,調(diào)查范圍比較廣泛,所調(diào)查獲取的數(shù)據(jù)應(yīng)該能說明一些問題。
2 司法考試碰撞下法學教學方法與手段調(diào)查具體情況
調(diào)查涉及12個問題,其調(diào)查具體情況匯總?cè)缦拢海?)當問到你認為法學專業(yè)課教學的方式包括哪些時,有116人選擇理論講授,占71.6%,105人選擇學生課堂討論,占64.81%,144人選擇案例教學,占88.89%,123人選擇模擬法庭,占75.93%,69人選擇專題報告,占42.59%,108人選擇司法實踐,占66.67%,83人選擇邀請實務(wù)界人士與學界名家講學,占51.23%;(2)當問到你的專業(yè)課屬于那種教學模式時,有90人選擇傳統(tǒng)的填鴨式,占55.56%,61人選擇授課加實踐,占37.65%,11人選擇診所式,占6.79%;(3)當問到請你評價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效果時,有8人選擇成功,占4.94%,77人選擇還不錯,占47.53%,77人選擇成效不大,占47.53%;(4)當問到你認為當前法學教育應(yīng)該注重理論學習還是司法實踐時,有6人選擇理論學習,占3.7%,23人選擇司法實踐,占14.2%,95人選擇理論學習為主,司法實踐為輔,占58.64%,38人選擇司法實踐為主,理論學習為輔,占23.46%,;(5)當問到你認為教師在本次教學活動結(jié)束之前,是否有必要引導學生做相關(guān)練習題,特別是司法考試真題時,有79人選擇很有必要,占48.77%,68人選擇比較有必要,占41.98%,15人選擇不太有必要,占9.25%;(6)當問到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安排學生課堂討論,對于“討論式教學”的教學效果,你認為怎樣時,有49人選擇很好,占30.25%,97人選擇比較好,占59.88%,16人選擇不太好,占9.87%;(7)當問到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專門組織案例分析和討論,對于“案例教學”的學習效果,你認為怎樣時,有67人選擇很好,占41.36%,88人選擇比較好,占54.32%,7人選擇不太好,占4.32%;(8)當問到你是否同意采用“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即將教師講授為主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參與為主,變筆試為主為課堂討論、口試為主,增加法學實景模擬教學等實踐課程的比重,增加平時及期末考試中實際運用法律知識能力的測試比重時,有136人選擇同意,占83.95%,26人選擇不同意,占16.05%;(9)當問到你是否同意增加實踐教學內(nèi)容,以提高學生的法學應(yīng)用能力時,有152人選擇同意,占93.83%,10人選擇不同意,占6.17%;(10)當問到對于領(lǐng)會法學理論的最佳教學方式有什么時,有57人選擇案例分析,占35.19%,94人選擇司法實踐,占58.02%,11人選擇理論講授,占6.79%;(11)當問到你認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分配為多少時,有39人選擇實踐教學占30%以下,占24.07%,123人選擇實踐教學占30%以上,占75.93%;(12)當問到關(guān)于實踐教學的方式,除模擬法庭和實景模擬等實踐教學方式外,還應(yīng)充分發(fā)揮課堂討論的作用,你最先會考慮建議采用以下哪種方式時,有84人選擇案例教學,占51.85%,31人選擇課堂討論,占19.14%,47人選擇疑難案例的辯論會,占29.01%。
3 司法考試碰撞下法學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
第一,在法學專業(yè)課教學的方式上,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選擇理論講授、課堂討論、案例教學、模擬法庭、司法實踐以及邀請實務(wù)界人士與學界名家講學,尤其是案例教學和模擬法庭更是達到了88.89%和75.93%,這說明同學們普遍認可法學專業(yè)課教學的方式為案例教學和模擬法庭,這樣也更有利于他們進行實踐。
第二,在專業(yè)課教學模式上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當前還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注重法律基本概念、原則的講授,課堂教學基本停留在老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方式上,形成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老師考、學生背”的教學模式。從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課堂效果評價上,有近一半學生(尤其漢族學生)認為成效不大,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應(yīng)通過各種辦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實踐教學內(nèi)容上與領(lǐng)會法學理論的最佳方式上,大部分認為要增加實踐教學內(nèi)容,以提高學生的應(yīng)用能力。對民族學生來說,法學專業(y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的講課主要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與案例分析,也太少組織實踐,應(yīng)該從教學內(nèi)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應(yīng)該多安排些實踐活動,多安排去模擬法庭,法院等地的時間,增強其實踐性。對漢族學生來說,應(yīng)當靈活教學,多組織專題討論,給同學們講述老師自己的看法、想法;讓學生多接觸司法事務(wù),積累實習經(jīng)驗,更好的適應(yīng)社會,進行案例授課;從大一開始,至少每年暑假都應(yīng)當讓學生去實踐,接觸的東西多了,有利于法學思維的培養(yǎng);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注重訓練實踐能力,積極引導大一新生參與學院組織的法律實踐活動,培養(yǎng)法學興趣,教學方法應(yīng)注重團體實踐活動,具體操作以小組為單位,增強學科的實踐性,如到小區(qū)宣講法律知識或提供法律咨詢服務(wù),而不是一味簡單地臨時發(fā)個傳單等;少一些應(yīng)試考試,多一些實際運用與實踐等。
注:本文為塔里木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TDGJ122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侯琴.論法學教學模式的革新——司法考試碰撞下對法學教學的思考[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9.
[2] 張麗娟.法學本科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陜西教育,2009(10).
[3] 劉繼華.改革法學教學模式,培養(yǎng)實用型法律人才[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