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四龍
摘要:夏季氣溫高,新澆筑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現凝結速度快、強度降低及產生裂縫等現象,影響了混凝土結構本身的質量,從而促使人們對混凝土夏季施工越來越重視。本文對混凝土在夏季施工質量控制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混凝土;夏季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TU37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由于夏季氣溫高,水的蒸發(fā)量大,干燥快,混凝土的坍落度經時損失大。新澆筑的混凝土可能出現凝結速度加快,強度降低等現象,并會產生許多裂縫等,從而影響了混凝土結構本身的質量。因此必須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從混凝土的拌和、運輸、混凝土的澆筑以及修整和養(yǎng)護等方面加強控制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符合施工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1][2]
2 混凝土夏季施工特點
施工最顯著的特點是環(huán)境溫度高,相對濕度較小。這些對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除有利的一面外也產生許多不利影響:
(1)在高溫下拌合和澆筑混凝土,水分蒸發(fā)快,諸多原因引起坍落度損失,難以保證所設計的坍落度,易降低混凝土的強度、抗?jié)B和耐久性。若摻用減水劑的混凝土,溫度高氣泡易揮發(fā),降低其含氣量,且變得不穩(wěn)定,含氣量難于控制,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變得較為困難。
(2)由于夏季溫度高,水泥水化反應加快,混凝土凝結較快,施工操作時間變短。容易因搗固不良造成蜂窩、麻面以及”冷縫”等質量問題。
(3)混凝土養(yǎng)生非常重要,如脫模后不能及時澆水養(yǎng)護,混凝土脫水將影響水化反應的正常進行,不僅降低強度,而且加大混凝土收縮,易出現干縮裂縫。
因此,針對混凝土夏季施工特點和諸多不利因素,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3 混凝土夏季施工質量控制
夏季澆筑混凝土,易加速水化反應,對混凝土拌制、運送、澆搗都有不利的一面。因此特提出一些混凝土夏季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限制混凝土出料溫度不得大于3O℃,規(guī)定混凝土里表溫差不超過25℃,以此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3]
3.1 混凝土拌制和運輸
混凝土是一種混合材料,混凝土成型后的均勻性和密實性可判斷其質量的好壞。因此,在攪拌運輸的各道工序中,應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溫升,并以此控制附加水量,減少坍落度損失,減少塑性收縮開裂。在混凝土拌制、運輸中有以下幾項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1)使用減水劑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在混凝土澆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大骨料粒徑。
2)混凝土拌和物的運輸距離如較長,可以用緩凝劑控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但應注意緩凝劑的摻量應合理。在計算外加劑用量時,應先按外加劑摻量求純外加劑用量,再根據已知濃度外加劑,求出實際濃度外加劑用量,對于大面積的混凝土地坪工程尤其如此。
3)隨著泵送混凝土迅速發(fā)展,流動性與和易性的要求,坍落度增加,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均增加及其他外加劑增加等一些因素變化,導致混凝土收縮及產生水化熱作用。因此,嚴格控制配合比可有效控制裂縫產生,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壓強度。
4)在炎熱季節(jié)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可以用冷水或地下水來代替部分拌合水。對于高溫季節(jié)里長距離運輸混凝土的情況,可以考慮攪拌車的延遲攪拌,使混凝土到達工地時仍處于攪拌狀態(tài)。
5)應做好施工組織設計,以避免在最高氣溫時澆筑混凝土。在高溫干燥季節(jié),晚間澆筑混凝土受風和溫度的影響相對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時終凝,而此時的相對溫度最高,因而早期干燥和開裂的可能性最小。
3.2 混凝土澆筑和修整及溫控措施
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澆筑混凝土時,應盡量避免在當日的最高溫度時間澆筑:要求項目上配備足夠的人力、設備和機具,以便及時應付預料不到的不利情況,并隨時控制好混凝土表面與外界的溫差及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的影響??刂崎_裂的主要因素約束溫差及收縮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在水平結構(梁、板、墻)等中,盡量采用中低混凝土強度等級(c25~035),利用后期強度控制。[4]
1)加強施工中的溫度觀測。必須重視溫度管理,施工中若能控制實際溫度差小于容許值,就可避免產生溫度裂縫。溫度管理的基礎是及時準確地進行各種溫度觀測。目前,測量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方法較多,常用的是電阻式、熱電偶式和棒式溫度計。
2)采取適當的溫度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使實際測量的溫差小于允許溫差,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澆筑溫度,在具體的施工中應注意骨料防曬,加冰屑或冰水攪拌混凝土,運輸中的容器加蓋,防止日曬:降低水化熱溫升,主要是通過選擇合理的原材料,采用良好的配合比,來降低水泥用量。為防止表面裂縫,可采取搭棚遮蓋等措施使新澆混凝土免受陽光直接照射,降低混凝土表面的環(huán)境溫度,從而有效減小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fā)而造成的塑性收縮。
3)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為了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可以在結構內埋設冷卻水管(蛇形管)通人工循環(huán)水進行冷卻。經試驗埋設冷卻水管的混凝土其內部最高溫度可以降低4℃~6℃。
4)對于大面積的現澆梁板的施工,應做好混凝土澆筑方案,明確混凝土的澆筑方向、澆筑順序,在適當的部位增加UEA混凝土膨脹帶,并要求養(yǎng)護14天。
5)配合比的計算是混凝土技術關鍵,常規(guī)計算配合比,不但水泥用量增加,成本加大,而且容易使混凝土溫度應力過大,產生開裂,破壞耐久性。以低水泥用量有效控制水化熱,以大摻量摻合料增加混凝土密實度和體積穩(wěn)定性,采用復合高效外加劑,有效降低水膠比,保證結構設計強度要求。
6)在施工中采用低水膠比大摻量粉煤灰,不僅能滿足強度要求,而且由于良好的施工性能,確保連續(xù)澆筑,保證施工質量,塊體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始終低于25℃,有效控制裂縫出現。
3.3 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夏季澆筑的混凝土,如養(yǎng)護不當,會造成混凝土強度降低或表面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等,因此,必須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
1)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進行養(yǎng)護,優(yōu)先采用蓄水養(yǎng)護方法,連續(xù)養(yǎng)護。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前1—2天,應保證混凝土處于充分的濕潤狀態(tài),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養(yǎng)護齡期。
2)對于大面積的板類工程,采取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是較為實用和方便的,白色養(yǎng)護劑所形成的薄膜還能反射陽光,降低熱量吸收,抑制混凝土的溫升。因此,可在養(yǎng)護劑中摻些白色顏料。
3)完成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時間后拆膜時最好為其表面提供潮濕的覆蓋層。
4)大體積混凝土由于內部溫度高,表面失水很快,需要補充水分。微膨脹劑只有在足夠潮濕的狀態(tài)下才具有補償收縮的作用,減少裂縫出現的可能??傊?,在混凝土施工中,應嚴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技術方案來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規(guī)范要求。
4 結語
在混凝土夏季施工過程中,應根據混凝土夏季施工特點,嚴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技術方案,通過采取適當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來確?;炷潦┕べ|量。參考文獻
包春紅. 混凝土的施工溫度與裂縫控制[J];民營科技;2011年08期
秦振剛. 淺談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8年28期
劉貴祿, 付磊.關于夏季高溫施工預制箱梁混凝土質量控制的幾點建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管有權. 混凝土施工中常見裂縫成因分析與預防[D];天津大學;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