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gang Siegert 德國舒美有限公司
全球市場環(huán)境下防腐劑面臨的挑戰(zhàn)
Challenges Faced by Preservatives
Wolfgang Siegert 德國舒美有限公司
編者按:在北美非織造布協(xié)會(INDA)組織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擦拭巾會議(WOW 2013)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yè)專家圍繞擦拭巾主題進行了討論。本文編譯整理自德國舒美有限公司關于防腐劑的演講,供讀者參考。
· 甲醛/甲醛供體: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咪唑烷基脲、雙咪唑烷基脲;
· 有機鹵化物:溴硝醇、異噻唑啉酮、IPBC(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MDBGN(甲基二溴戊二腈);
· 對羥基苯甲酸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異丁基-對羥基苯甲酸酯;
· 醇:苯氧乙醇、苯甲醇;
· 有機酸:山梨酸、苯甲酸、脫氫乙酸;
· 抗菌穩(wěn)定劑:乙基己基甘油、乙二醇;選擇防腐劑要考慮很多因素,要盡可能溫和、天然,還要考慮功效、價格等。
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2013年7月11日生效)附件Ⅴ對允許用于化妝品中的防腐劑進行了詳細說明。
防腐劑是指化妝品中專門或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該定義里“專門或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長”為多功能添加劑的使用鋪平了道路,因為有的添加劑的主要目的不是抑制微生物孳生,但也可能有一定的功效。例如:乙醇可用作溶劑,依據ISO 29621標準,乙醇濃度≥20%時,可認為該產品具有低微生物風險,這類產品在歐洲標注為不含防腐劑。
圖1 2012年全球100,540種化妝品中十大防腐劑
圖2 世界1,333種擦拭巾中二十大化妝品用防腐劑(2012年5月—2013年5月)
圖3 擦拭巾中的化妝品用輔助防腐劑
圖4 濕巾經典防腐劑的發(fā)展趨勢(2012年5月—2013年5月)
圖5 濕巾用多功能抗菌化合物
圖6 濕巾用多功能抗菌化合物的發(fā)展趨勢(2012年5月—2013年5月)
(1) 甲醛供體
防腐劑包括:
· 苯甲基半縮甲醛
· 雙咪唑烷基脲
· 二甲基噁唑烷
· 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
· 7-乙基雙環(huán)噁唑烷
· 雙辛氫啶
· 咪唑烷基脲
· 烏洛托品
· 季銨鹽-15
· 羥甲基甘氨酸鈉
在空氣中可氧化生成甲醛的化合物:
· 聚氧乙烯
· 烷基聚氧乙烯醚
在特定條件下,能分解成甲醛的化合物:
· 芳香族化合物,例如:二甲基縮醛
· 5-溴-5-硝基-1,3-二噁烷
· 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
有關甲醛供體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中規(guī)定: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的最大濃度為0.6%;雙咪唑烷基脲的最大濃度為0.5%;咪唑烷基脲的最大濃度為0.6%。
美國:基于現有數據,美國化妝品成分審查委員會(CIR)規(guī)定: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安全使用的最大濃度為1%;雙咪唑烷基脲在許可條件下安全使用的最大濃度為0.5%;咪唑烷基脲使用安全的最大濃度為1%。
日本:根據化妝品類型對其成分有所限制,僅限于非粘膜用可沖洗型化妝品。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的最大濃度為0.3%;雙咪唑烷基脲禁止使用;咪唑烷基脲的最大濃度為0.6%。
歐盟公開征求意見:健康與消費者總局的衛(wèi)生技術和化妝品部門獲悉,維護行業(yè)利益的企業(yè)為甲醛(CAS No. 50-00-0;EC No.200-001-8)在化妝品中的使用進行辯護,更確切地說在指甲油硬化劑產品中的使用,以及為釋放甲醛的防腐劑而抗爭。EC法規(guī)1272/2008附則Ⅵ第3部分將甲醛歸為Carc.1A類和Muta.2類,已提交給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評估。
EC法規(guī)1223/2009規(guī)定:致癌、引起生殖系統(tǒng)誘變或有毒的物質歸為1A或1B類,EC法規(guī)1272/2008附則Ⅵ第3部分禁止使用這些物質。然而,這些物質可以作為例外用于化妝品中。
美國明尼蘇達州禁止兒童用品含有甲醛:從2014年8月1日起,不允許生產商或批發(fā)商在本州生產或銷售含有下述物質的兒童產品。1)甲醛,包括溶液中的甲醛;2)在常溫常壓下會化學分解釋放出甲醛的原料。
生產商不得使用2.9章325F.175禁止的和由州、聯邦或國際機構懷疑或禁止使用的下列物質:1)會損害胎兒或兒童正常發(fā)育,或有害于發(fā)育的物質;2)會導致癌癥、遺傳損傷,或危害生殖系統(tǒng)的物質;3)會擾亂內分泌或荷爾蒙系統(tǒng)的物質;4)會損傷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器官,或導致其他系統(tǒng)性毒性的物質。
(2) 異噻唑啉酮(CMI/MI)
有關CMI/ MI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參考號39規(guī)定CMI和MI的應用比例為3:1,最大允許濃度為0.0015%(15ppm)。
美國:CIR推薦,沖洗型化妝品中CMI/MI最大濃度為15ppm;吸收型化妝品中CMI/MI最大濃度為7.5ppm。
日本:規(guī)定CMI/MI在化妝品中最高含量為0.1%(表示該水溶液含有1.0%~1.3%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和0.30%~0.42%2-甲基-4-異噻唑啉-3-酮),僅限于非粘膜用可沖洗型化妝品;不允許用于吸收型化妝品和粘膜用產品。
歐洲關于CMI/MI的討論:
2011年2月,歐盟委員會的工作文件提議:盡可能禁止把CMI/MI用于吸收型化妝品中。CMI/MI作為化妝品防腐劑的使用已由SCCS(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根據最新的行業(yè)提交信息評估,只在沖洗型化妝品中使用。
SCCS的結論是:CMI/MI作為防腐劑用于沖洗型化妝品中,比例為3:1,最大濃度0.0015%是安全的,不考慮其潛在致敏性。
2013年2月的工作文件規(guī)定:要求化妝品產品貼加標簽,除了提出的限制外,歐盟委員會對含有CMI/MI的沖洗型化妝品提出需要有新的警示標簽:“會引起過敏反應”。
異噻唑啉酮引起的過敏反應在近幾年有增加趨勢。皮膚科信息網絡(IVDK)在2012年9月底公布的研究結果如圖7所示。據IVDK數據顯示:1998—2009年,CMI/MI引起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一直在2.1%左右,但是到2011年卻上升到3.9%。據《澳大利亞皮膚病學雜志》報導,嬰兒濕巾防腐劑會引發(fā)手部皮炎,2013年6月3日,皮膚病專家緊急呼吁監(jiān)管、限制防腐劑(甲基氯異塞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用于消費品,如嬰兒濕巾等,因為它們可能引發(fā)嬰兒手部過敏發(fā)炎。
圖7
(3) 甲基異噻唑啉酮(MIT)
有關甲基異噻唑啉酮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參考號57規(guī)定,在所有化妝品中使用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00ppm。
美國:化妝品成分數據可參考2010年IJT 29的規(guī)定(增刊3,第187—213頁):“化妝品安全配方中,MIT的最高使用濃度為100ppm”。
日本:允許吸收型和沖洗型化妝品最大濃度為100ppm,但不允許用于粘膜用產品中。
MIT引起的過敏反應最近有所增加:IVDK數據顯示,MIT引起的過敏反應發(fā)生率從2009年的1.9%上升至2011年的4.4%。
圖8
由此得出結論:隨著消費者增多,出現由MI引起的致敏反應也增加,其后是CMI/MI引起的免疫系統(tǒng)交叉感染增加。因此,降低MI最大使用濃度是明智的。
關于MIT的討論:
歐洲:比利時已經要求由SCCS對MIT進行重新評估,MIT的使用風險應由法國、丹麥和德國的皮膚科醫(yī)生或過敏癥醫(yī)生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評估,以證明MIT防腐劑的使用會增加過敏反應。
同時,歐洲接觸性皮炎協(xié)會要求歐盟委員會盡快解決由MIT引起的過敏癥發(fā)病率增加的問題,委員會決定咨詢SCCS以獲得專家意見。在2013年3月29日,委員會已要求化妝品工作組成員提交該防腐劑的其他相關資料(來源:歐洲化妝品)。
美國:美國皮膚病學會已將MIT列為“2013年過敏源”。CIR對MIT進行重新審查,2010年發(fā)表的關于MIT的報告顯示:MIT在化妝品中安全使用的最高濃度為100ppm。2013年3月19日,因為大家都關注過敏反應,所以CIR專家小組成員投票決定公開有關MIT的報告。
(4) 聚氨丙基雙胍(PHMB)
關于聚氨丙基雙胍(PHMB)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參考號28規(guī)定,PHMB在所有產品中允許的最大濃度為0.3%。
美國:CIR未對此做出安全評估。
日本:根據化妝品類型對其成分進行限制,最大濃度為0.1%。
根據98/8/EC生物殺滅劑產品指令內容,歐盟將用涉及范圍更廣的新手段來重審某些化學物質的分類和貼標。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風險評估委員會(RAC)為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多次討論,提出了修訂的分類準則。這一分類準則不是在PHMB的新研究基礎上提出的,而是在20世紀90年代,由農藥項目辦公室健康影響部的癌癥評估審查委員會(CARC)在動物試驗中得出的結論。
RAC采用了這一準則,將PHMB歸類為Cat.2致癌物和吸入毒性Cat.1類物質。RAC內部對PHMB的分類程序也產生了分歧,最終準則由多數人表決通過。
RAC提出的準則必須進一步由歐洲委員會的監(jiān)管機構批準,這一準則從公布之日起到正式強制性執(zhí)行需要12~18個月,但其對化妝品的使用的影響仍然未知。
(5) 對羥基苯甲酸酯
有關對羥基苯甲酸酯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參考號12規(guī)定,對羥基苯甲酸酯(包括對羥基苯甲酸,其鹽類和酯類)作為防腐劑在最終成品中,1酯和混合酯的最大濃度分別為0.4%和0.8%。
美國:CIR在最終報告中對現行使用的化妝品成分安全性作出規(guī)定。1984年,甲基-,乙基-,丙基-和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通過安全評估。1994年,羥基苯甲酸異丙酯和對羥基苯甲酸異丁酯通過安全評估。
日本:規(guī)定對羥基苯甲酸酯及其鈉鹽總量在各類化妝品中最高濃度為1%。
有關對羥基苯甲酸酯的討論:
從2004年開始,有些出版物就以下主題進行討論:腋下化妝品和乳腺癌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不同鏈長的對羥基苯甲酸酯可能對雌激素和男性生殖系統(tǒng)產生影響。使用腋下化妝品和乳腺癌之間的關系已被Darbre和Harvey在一些出版物中論述。
SCCP的觀點是:沒有證據證明使用腋下化妝品會引起乳腺癌風險。關于不同鏈長的對羥基苯甲酸酯可能對雌激素和男性生殖系統(tǒng)產生影響,SCCP認為:甲基和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最大允許濃度保持不變,需要獲取丙基-,異丙基-,丁基-和對羥基苯甲酸異丁酯的更多資料。
在2012年3月的工作組會議上對化妝品提出建議,委員會建議76/68/EEC指令應進行修訂。
展望未來,預計歐洲將禁止異丙基-、異丁基-對羥基苯甲酸酯在化妝品中使用;丙基-、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的最大使用濃度將降至0.19%(以酯計)或0.14%(以酸計);BP和PP不能用于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吸收型尿布。
在美國,由科學家和醫(yī)學專家組成的獨立專家小組,在2012年3月重申:對羥基苯甲酸酯是安全的。
(6) 苯氧乙醇
關于苯氧乙醇使用的法規(guī):
歐洲: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附件Ⅴ參考號29規(guī)定:所有產品中苯氧乙醇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
美國:CIR根據現有數據得出結論:苯氧乙醇在目前的使用中及其濃度下是安全的化妝品成分。
日本:在所有化妝品成分中最大允許濃度為1%。
據法國衛(wèi)生局(ANSM)關于苯氧乙醇的研究,該局審核了所有的現有毒理學數據,其相應的報告發(fā)布于2012年5月,并于2012年9月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結論是:苯氧乙醇對成人來說是安全的,但不適合3歲以下的兒童。因此,建議如下:苯氧乙醇不能用于紙尿褲產品(由于缺少相關數據),用于3歲以下兒童的其他產品的苯氧乙醇最大限量為0.4%。
目前防腐劑的種類有限,幾乎每一種防腐劑都處于公開討論之中,沒有發(fā)現新型防腐劑,配方設計師正在尋找無爭議的新的替代品。防腐作用將成為新概念配方中越來越值得重視的一部分。
防腐劑使用的發(fā)展趨勢:
· 有機酸:山梨酸、苯甲酸、脫氫乙酸等;
· 醇類:苯甲醇、苯氧乙醇、苯乙醇;
· 螯合劑:EDTA、谷氨酸二乙酸四鈉;
· 多功能添加劑:乙基己基甘油、二醇類(戊二醇、辛二醇等)、協(xié)同的混合物(例如丙二醇、苯乙醇、十一醇)。
表1 濕巾的經典防腐劑配方案例
步驟:將各種成分按表1順序,在溫度20~30℃條件下緩慢混合,混合時間為15min,直至均勻,并用檸檬酸或檸檬酸鈉將pH值調節(jié)至5.0。
以定量為45g/m2的粘膠纖維/聚酯纖維水刺非織造布(40% /60%)作為濕巾基材,根據濕巾干重,加入的溶液量為290%。
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1223/2009第二章第3條對安全性的規(guī)定如下:正?;蚝侠砜深A見的條件下使用時,市場上銷售的化妝品必須對人體健康是安全的。成品必須具有穩(wěn)定性,以防止微生物孳生。地方性法規(guī)是化妝品安全使用的保障。先進的增強劑可以降低防腐劑的使用濃度??傊瘖y品生產商要對消費者和產品負責任。
(漆小華編譯自WOW2013論文集,孫靜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