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玉梅
濟南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濟南 250021
麻疹多見于小兒,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感性的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主要以眼結膜充血、咳嗽、流涕、發(fā)熱、全身紅色斑等,以6 個月~5歲的兒童最為常見[1],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但是近年來,成人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關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來隨后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基本上對于該病控制情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計劃免疫執(zhí)行較差的地區(qū),卻仍舊存在著局部的小流行情況[2],而經(jīng)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學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此,在這里隨機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結果如下。
本組研究資料均源于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80例患者,年齡1~12歲,平均年齡4歲,男44例,女36例,對照組40例患者,年齡1~12歲,平均年齡4歲,男22例,女18例,觀察組40例患者,年齡1~12歲,平均年齡4歲,男22例,女18例,年齡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等方面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可比性。
隨機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麻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本組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采用一般手術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針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分析,并探討麻疹病人的護理措施。
1.3.1 體溫護理 要保證患者臥床休息,幫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護理診療,盡量做到集中操作,規(guī)范護理操作過程,減少和控制感染機會,做好一切的生活護理[3]。
1.3.2 病房護理 每天病房保持通風2 次為宜,確保病房空氣的濕潤、新鮮,濕度以50%~60%為宜,溫度以18~22℃為宜,但是要避免直接吹見,防止患者著涼,同時,還要保持病房光線的柔和。
1.3.3 嚴格觀察 在護理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變化,比如若是患者處于高熱狀態(tài),則需要采用物理降溫進行處理,避免溫水擦浴、減少蓋被、或者是嚴格按照醫(yī)囑減少藥物的劑量。但是一定禁用酒精等,避免對患者皮膚造成影響,或者是體溫驟降而導致的循環(huán)障礙,為患者供給充足水分,利用患者散熱或者是排泄[4]。
1.3.4 控制病毒感染 護理是要保持患者五官的清潔,如眼睛清潔用生理鹽水,然后再用紅霉素眼膏或者是0.25%氯霉素眼藥水,1d2~4 次為宜,勤于幫助患者排痰拍背翻身,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為了防止中耳炎發(fā)生,可以口服魚肝油滴劑,然后滴入0.5%~1%的麻黃堿。
1.3.5 并發(fā)癥控制 ①要隨著注意患者的呼吸、體溫、脈搏變化,2~4 h 監(jiān)測一次,及時清除患者的痰液;②確?;颊郀I養(yǎng)平衡,多飲水,供給水分充足,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切勿忌口,造成營養(yǎng)不良[5];③隨時觀察出疹情況與消退情況,進一步為患者病情做好鑒別與診斷,并且正確判斷患者病情。
1.3.6 預防控制 要加強體能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盡量少到公共場所,減少傳播與感染機會,注意個人衛(wèi)生。
采取SPSS 13.0 軟件實施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是χ2檢驗,計量資料用()來表示,采用t 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即P<0.05。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5.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5%,其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分析
麻疹多見于小兒,主要是由于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感性的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主要以眼結膜充血、咳嗽、流涕、發(fā)熱、全身紅色斑等,以6 個月~5歲的兒童最為常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但是近年來,成人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關于麻疹疫苗是在1965年研制出來隨后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基本上對于該病控制情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計劃免疫執(zhí)行較差的地區(qū),卻仍舊存在著局部的小流行情況[6],而經(jīng)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麻疹病人,加以科學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如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65.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5%,其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這充分證明患者科學的麻疹病人護理措施,能夠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發(fā)現(xiàn)麻疹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體溫升高;②組織受損;③營養(yǎng)不足;④潛在并發(fā)癥--支氣管肺炎。根據(jù)本次研究總結麻疹病人的護理體會,具體如下:①體溫護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體溫超過正常范圍,為此,必須要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根據(jù)患者的自覺癥狀和發(fā)熱程度,及時處理,每天測溫度和脈搏、呼吸。②營養(yǎng)護理:患者由于發(fā)熱機體消耗量大,因此,必須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yǎng)計劃,以半流質、流質食物為主,多餐少食,并及時補充維生素。③并發(fā)癥護理:嚴格叮囑患者遵照醫(yī)囑應用藥物治療,注意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體征與出疹的關系,加強病房巡視,一旦出現(xiàn)呼吸困難、高熱等癥狀,要立即上報醫(yī)師并給予處理。④組織受損護理;患者由于病毒感染,會出現(xiàn)全身皮膚紅色斑丘疹,口腔粘膜疹等,因此,要注意觀察患者組織受損的程度,幫助患者合理安排一切的護理診療,盡量做到集中操作,規(guī)范護理操作過程,減少和控制感染機會[7]。⑤做好一切的生活護理:保持床褥干燥、清潔、平整、蓋被應輕軟,內(nèi)衣柔軟寬適并勤換洗。切忌緊衣厚被“捂汗發(fā)疹”??诖交蚩诮橇颜撸瑧植客恳韵臼炗?,口腔粘膜潰瘍者,先以1%~3%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然后局部涂以西瓜霜或冰硼散[8]??偠灾?,采用麻疹病人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治療和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邢琳琳,劉麗莉.172例麻疹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17(2):15-18.
[2]盧美,任維利,朱桂愛.2007—2009年萊蕪市萊城區(qū)麻疹流行特征分析[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0,10(9):940-941.
[3]陳芳芳,賴愛萍.麻疹的預防和護理[J].全科護理,2011,3(11):199-200.
[4]周新鳳.淺析66例麻疹病人護理體會[J].重慶醫(yī)學,2011,3(10):157-158.
[5]唐燕雅,沈旭慧.23例麻疹病人臨床變異的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9,4(36):207-208.
[6]王克勤.62例麻疹的護理[J].安慶醫(yī)學,2009,3(6):178-179.
[7]胡天平.淺淡麻疹病人的護理措施及預防[A].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C].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衰竭與人工肝學組,2009,23(6):18-19.
[8]蔡可莉,謝美云,吳小英,等.52例麻疹臨床報告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0(11):2813-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