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開忠
四川省萬源市中醫(yī)院檢驗科,四川萬源 636350
毛細支氣管炎為一種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肺炎等癥狀,喘憋明顯。嚴重病例可導致多種器官功能損傷,并且其中以心肌損害最為常見[1-3]。早期的心肌損害發(fā)生為可逆的,但當病情進展,容易發(fā)展成為心肌永久性損害,危害性較大,因此對支氣管炎患兒是否伴有心肌損害進行檢查具有重要意義[4]。本文研究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血清心肌酶譜活性檢測結果的臨床價值,探討其在毛細支氣管炎導致的心肌損害檢查中的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11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73例,女37例,年齡在2~17 個月,平均年齡(9.6±2.4)個月;并選取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兒11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72例,女38例,年齡在2~17個月,平均年齡(9.7±2.4)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均經檢查,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5],確診為毛細支氣管炎。兩組均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肌肉疾病、肝腎疾病、中毒性腦病等患兒,或有以上病史的患兒。
兩組患兒在入院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采取西門子生化分析儀及配套的試劑,嚴格遵照操作說明書對兩組患兒的血谷草轉氨酶(AST)、α-羥基丁酸脫氫酶(HBDH)、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進行檢測,并進行比較。入院后給予患兒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并對血清心肌酶譜活性過高患兒給予三磷酸腺苷片、維生素C、輔酶A 等心肌營養(yǎng)的藥物治療,入院7 d 后,清晨空腹抽取觀察組患兒靜脈血2mL,采取西門子生化分析儀及配套的試劑,嚴格遵照操作說明書對觀察組患兒的AST、α-HBDH、LDH、CK、CK-MB 進行檢測,并進行比較。
主要觀察觀察組入院時、入院7 d 后AST、α-HBDH、LDH、CK、CK-MB 檢測結果,對照組入院時AST、α-HBDH、LDH、CK、CK-MB檢測結果。
數(shù)據(jù)都是采用專業(yè)的SPSS 1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所有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χ2進行檢驗,組間t 檢驗,平均值以()表示,并且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入院時AST、α-HBDH、LDH、CK、CK-MB 檢測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的血清心肌酶譜活性檢測結果比較(U/L)
觀察組入院時AST、α-HBDH、LDH、CK、CK-MB 檢測結果均高于入院7 天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不同時間的血清心肌酶譜活性檢測結果比較(U/L)
毛細支氣管炎為一種常見于兒科中的疾病。多發(fā)于嬰兒時期,2~6 個月為發(fā)病高峰年齡,大多數(shù)患兒為1歲以內。該病在此年齡段高發(fā)病率的原因與小兒支氣管特點有關[6-9]?,F(xiàn)代解剖學指出。小兒毛細支氣管平滑肌少、薄。氣管壁缺乏彈力,并且細支氣管沒有軟骨,支氣管中軟骨也相對柔軟。于呼吸時受到壓力,容易造成管腔狹窄,同時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生時,肺泡水腫并充血,炎性分泌物于肺泡腔內滯留,影響患兒通氣功能。原本狹窄的氣道受到炎性侵潤,水腫阻塞等容易發(fā)生阻塞性肺氣腫、局限性肺不張等。通氣功能障礙加重,氣體交換功能受阻,導致缺血、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
LDH 等正常情況下存在于心肌細胞中,特別是CK-MB、LDH1、AST 含量很高,并且他們的特性會在心肌細胞受到損傷時表現(xiàn)出明顯的結構變化[10]。原本細胞內的酶此時釋放入血循環(huán),因此其在血清中的含量會明顯增高。因為其有如此特性,CK-MB以及LDH 常用于判斷心肌損傷的發(fā)生,并且作為酶學的診斷特異性指標投入臨床使用,而α-HBDH 則可反映LDH1 以及LDH2的活動[11]。多方研究證明,小兒發(fā)生感染、缺氧或中毒時,心肌細胞會表現(xiàn)較為敏感。而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生時也不例外,當心肌細胞受到損害時,存在于心肌中的心肌酶則會進入患兒血循環(huán),使血清心肌酶譜增高。而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生時,超氧化物歧化酶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活性降低,導致清除力下降,因此其病理過程中有自由基參加,致使心肌細胞核酸損害,聚集的多糖造成細胞的損傷,也會導致心肌酶釋放增加。并且另一方面,呼吸道合胞病毒為毛細支氣管炎最為常見且最主要的感染病原體,在毛細支氣管炎流行時,可達70%以上的合胞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目前研究得知,合胞病毒入侵患兒體內時,其產生的毒素對心肌細胞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因此也可導致大量的心肌酶釋放入血清。
本研究結果顯示,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心肌酶譜檢測結果對比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兒,其血清心肌酶譜活性明顯更高,并顯示出了統(tǒng)計學差異,而積極的對基礎疾病進行治療后,再次進行檢測,血清心肌酶譜活性相較于入院時明顯降低。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普遍伴有程度不同的心肌細胞損傷,而血清心肌酶譜檢查可有效的將其反映出來?;純捍藭r的心肌損害多為可逆性,在積極的治療之后,大多數(shù)可回歸正常水平,而心肌損害如不及時治療,則可能發(fā)展成為永久性心肌損傷,極為不利于患兒的成長。因此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進行心肌酶譜檢測意義重大,可有效的判斷患兒心肌損傷的發(fā)生情況。如有心肌損傷發(fā)生,及時在基礎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以營養(yǎng)心肌的藥物,保證患兒康復出院。
[1]杜向軍.毛細支氣管炎112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5):519-520.
[2]陳仕林,胡莉麗,陳毓茜,等.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血清心肌酶譜檢測的臨床價值[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167-168.
[3]張秀秀,曲書強.毛細支氣管炎發(fā)病中細胞因子作用的研究進展[J].國際免疫學雜志,2011,34(6):365-367.
[4]宮淑琴.毛細支氣管炎的研究進展[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3):457-459.
[5]石宏,相恒杰,謝軍平,等.不同劑型氨茶堿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6):1274-1275.
[6]劉彩云.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心肌酶譜改變及靜脈丙種球蛋白的臨床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0):73766.
[7]張冀煒,吳艷紅.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血清心肌酶譜活性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4(3):303-305.
[8]Sangrador,C.O.,DeDios,J.G..Management of acute bronchiolitis in emergency wards in Spain:Vari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analysis (aBREVIADo Project)[J].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2,171(7):1109-1119.
[9]喬成玲,楊娜.嬰兒毛細支氣管炎96例心肌酶譜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9):1236-1238.
[10]Hervás,D.,Reina,J.,Yanez,A,et al.Epidemiology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bronchiolitis in children:Differences between RSV and non-RSV bronchiolitis[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2012,31(8):1975-1981.
[11]楊麗萍,柴玲彥.毛細支氣管炎88例心肌酶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