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娟
【摘 要】“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開端,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一步。反思課堂教學導入,立足課堂實踐,嘗試、探索、研究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原則;方法
新授課課堂導入是指教師在新的課題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行為方式。它是傳授新課的“序幕”。心理學家認為:凡是新異的、直觀形象的、靈活多樣的刺激物或手段,都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良好的學習情緒。一堂課最成功、最關鍵、最令人關心的就是導入環(huán)節(jié)。導入技巧在成功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反思課堂教學導入,立足課堂實踐,嘗試、探索、研究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是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當務之急。課堂導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方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下面我介紹幾種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
一、興趣式導入
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電教手段和直觀教具形象地導入新課。
1.實物、圖片、形態(tài)語言導入法
這種方法能馬上導入課文,還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引人入勝。如學習七年級上冊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用事先準備好的實物:banana,pear and apple.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2.游戲導入法
教師通過組織各種新奇、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根據(jù)所授知識的特點設計游戲方案;制定游戲規(guī)則,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如單詞復習,可采取同義詞接龍比賽、同根詞接龍比賽、頭腦風暴等。
3.歌曲、視頻導入法
音樂能活躍和豐富聽者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敏捷和活躍狀態(tài)。視頻能使教學達到具體、形象和生動的效果,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任務型導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除了借助插圖、各種媒體、學生的言談、表演外,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教學任務。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法
這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方法。巧妙的情境能激發(fā)興趣,誘導思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如導入七年級上冊Unit10:Can you play the guitar?時,教師可以事先帶上一把guitar到教室里彈奏,然后問一個同學,讓同學互相表演,接著引出Can you dance/sing/speak English?等。讓其他學生一起跟著動作說英語,進一步引出新的句型I can play the guitar, but I cant play the piano….這種方法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直接“入境”,然后盡快地進入語言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2.溫故導入法
在每堂課的起始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與新知識有內在聯(lián)系的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對比或提問來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回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如在教學現(xiàn)在完成時態(tài)時,可以通過復習一般過去時來引出新知識。
3.預習導入法
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內容,在上新課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案例:我在講七年級下冊Unit 10:Where did you do on vacation?這一課前,要求學生做一個小調查(Make a survey),詢問全班同學的“五、一”節(jié)是怎樣度過的,并制成表格形式,然后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三、生活化導入
英語教學要貼近生活,從學生關注的話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方面來導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能力。
1.聯(lián)系實際生活導入
實踐出真知。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人、事、物總有一種親切感,因而他們愿談、樂談。如教九年級Unit10: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第一課時時,教師問學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before going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 Do you like mornings? Why or why not ? 然后教師談到自己的a terrible morning,再談到Tinamorning.這樣教師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絕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背景知識導入法
用背景知識來預告新授課的內容,也能充實學生的知識。如教學八年級下冊Unit4:Reading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教師可事先通過多種途徑找到有關志愿者去西部山區(qū)支教的材料或背景知識,把它們制成幻燈片來展示。
四、主體性導入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三分鐘課前演講、自由式談話
把學生的值日生匯報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或讓值日生匯報當天學生的出席情況、天氣情況,或師生就日常用語進行問答。教師也可讓一位學生上臺演講三分鐘,演講的內容可以是話題報告,也可以是看圖說話。
2.課本劇表演
新編初中英語教材中許多內容都可以編成課本劇。如教八年級下Unit3:What a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教師可事先讓成績好的同學將課文改寫成簡單易懂的劇本,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表演What are they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再由學生進行排練。教師從學生的表演中,逐漸地導入新課。
總之,“導入”是教學整個過程的開端,它不僅為整個教學過程定下基調,確定好教學的邏輯順序,而且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一步。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的確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它的靈活運用一定要與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廣大的一線英語教師應不斷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逐漸形成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方法為主導、以交際使用語言為目的的新教學理念,如果做到了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就能順利地調控整個教學過程、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郭雪蘭.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策略.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年0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