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坤
影響學習模式是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它是在新世紀提出的具有重語言學習理論和學式,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成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強調(diào)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交流來學會交際;將真實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的環(huán)境;既關注語言本身,也關注學習過程;把學生個人的經(jīng)歷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因素,把課內(nèi)的語言學習與社會的語言活動相結合。
一、活動設計原則
“活動、任務、操作”是任務型教學活動的三要素。任務化的教學活動是優(yōu)化交際性教學的具體手段,在設計上應當高于單純的用于解釋語言認知意義的直觀手段。活動的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1. 要能夠促進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任務設計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
3. 任務設計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
依據(jù)上述原則,應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使我在教學中收獲很大。這種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內(nèi)課后都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在下一節(jié)課交流時,學生們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在上課前幾分鐘就可以自由交流,他們所談的就是青少年的問題,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涉及解決它們的方法。
二、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
為了使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首先在進行學習任務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不熟悉的有關學習任務的話題進行介紹,然后復習與所要進行的學習任務相關的語言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影響聽力和閱讀的重點詞匯進行教學,這樣就容易開展學習任務。最后教師要讓學生理解、明確學習任務的目標和結果。
(二)實施階段
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任務的實施階段由任務、設計和交流三部分組成。
1. 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任務,監(jiān)督并調(diào)控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當學生完成任務時,教師進行簡單的評論。這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流利程度。
2. 設計:這一階段是任務實施中最重要的階段。學生準備以口頭或筆頭的形式向全班匯報他們是如何完成學習任務的,以及任務完成的結果。在向同學匯報前,學生要進行口頭、筆頭訓練。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使學生明確交流目的,幫助學生糾正口頭、筆頭語言中的問題,并給予反饋。
3. 交流:學生可以口頭、筆頭等形式向全班交流所完成的學習任務的成果,教師可以多讓幾個學生交流,由全體學生進行比較。
(三)評價階段
評價是英語教學改革最大的障礙,因為以往評價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容易束縛教師的手腳,使英語教學回到老路上。因此,要力求評價觀點的更新——注重過程評價、評價手段的調(diào)整——各項技能的綜合評價、評價方法的充實——以人為本的全面評價。評價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任務型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真實交際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更新教學觀念,關注和尊重每個學生的需要,努力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