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林
以往思想品德課總是教師“一言堂”,包打包唱,學生只能被動認真聽,很少能參與到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體現(xiàn)出來,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難調(diào)動,課堂氣氛較為沉悶。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這種舊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教改的發(fā)展要求了。新教改要求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在上好課的同時,要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課堂上,能否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衡量老師思維是否敏捷、知識是否豐富、教學水平高低、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學效果如何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疑惑不解,成績又偏低的話,這就從側(cè)面反映出教師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是欠佳的。
那么,在思想品德課上應如何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就這問題,我結(jié)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一、是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應有高度的政治觀念,造詣要深,知識要豐富且面要廣
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敝挥腥绱?,你在上課時才能循循善誘,深入淺出;才能左右逢源,揮灑自如;才能讓學生由衷敬佩你,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好的形象,從而不知不覺地配合你上課,參與到教學中來,達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學好思想品德各方面知識的目的。
二、是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教學方法要新穎靈活
思想品德課知識的傳播主要靠語言來完成。它對教學語言的要求首先是準確,其次是生動。就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言,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語言應要求在準確的基礎上,力求生動形象,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調(diào)動學生。與眾不同的新奇的教學方法,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就會有積極性。如有的學生視讀書為“苦差事”,似乎是老師家長強迫他學的;相反,有些學生卻很自覺學習。前者是“要我學”,后者是“我要學”,兩者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對學習有無興趣。興趣能把人的生命力調(diào)動起來,人們總把興趣稱做“事業(yè)成功的大門”。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往往就在于興趣。因此,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我們教師也應采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新教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好思想品德課。
三、是善于設置“懸念”
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的懸念,可以是教師有目的地“甩”給學生一些暫時“摸不著頭腦”的“為什么”“如何”等問題,學生一時被這些懸念所“折磨”,就會產(chǎn)生要解開其中“奧秘”的沖動。此時,教師只要因勢利導地“表演”下去,學生就會圍著你的“指揮棒”轉(zhuǎn)。教師只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真槍實彈“地干起來。如講“資本主義剝削是怎樣進行的”這個問題時,我就引用了肖伯納反駁資本家的例子。肖伯納是個瘦子,他在路上遇見個大腹便便的資本家。資本家取笑他說:“一見到你,我就知道世界正在鬧饑荒?!毙げ{聽到后反唇相譏說:“一見到你,我就找到世界鬧饑荒的根源”。學生聽完后都笑了,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了。此時我就抓住時機問道:“肖伯納譏笑資本主義剝削是造成勞動人民貧困的根源,那么,資本家是如何剝削勞動人民的呢?”促進學生產(chǎn)生要解開其中“奧秘”的沖動。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diào)動起來了。但應注意所設置的“懸念”應恰如其分,不能脫離所學知識而故弄玄虛,否則會使學生如墮云霧,不著邊際而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
四、是開展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間的競賽
競賽的內(nèi)容和方法,可多種多樣。如知識準確性,比試能力、看誰快,看誰做得好、時事?lián)尨鸬雀傎?。有口頭表達的,如評論會;有筆試的,如小測驗;有動手操作的,如畫一面國旗等。當然,在競賽前要制定好相應的規(guī)則,安排好程序,做好公正裁判,而且要對優(yōu)勝都進行及時的獎勵,對“失敗”者則要多加鼓勵。
五、是情感接近,培養(yǎng)“幫手”
就是說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平時要從各方面關心學生,特別是當學生面臨難以克服的困難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幾個膽子大,學習用功,語言表達能力強且在學生中有一定影響力的“骨干”,同自己積極配合,做到有“唱”有“和”地講授課程,以此帶動其他學生,避免自己獨打包唱。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同樣也離不開幾個乃至全班同學的“幫”,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是加強直觀教學,多做演示實驗,多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
長期以來,很多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未意識到這一點,只是陳舊地認為思想品德課就是一唱到底,沒有做演示的必要,更不用說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了。全然沒有意識到這樣做能降低教學難度,滿足學生天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易于掌握知識,接受更多的科學信息。這也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好方法之一。
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具體方法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而改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差異而不同,不能搞“一刀切”,否則在短時間內(nèi)搞不出什么“名堂”來。但是,只要我們思想品德教師能固守其態(tài),持之以恒,努力耕耘,相信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
(作者單位: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qū)黃田鎮(zhèn)平桂三中 54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