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350)
1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衡量新世紀人才的一個重要標志。高職教育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職公共英語是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課程,如何讓學生通過在校的英語語言學習,進而擁有相應的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高職學生基礎英語知識,更應讓學生了解英語在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文化環(huán)境。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加強英語文化知識的傳播,這是因為語言學習離不開其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語言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2文化簡介
2.1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日常交際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概念。然而,中外不同學者對什么是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難給出文化的準確定義;這是因為文化屬于模糊語言的范疇,可以說,其幾乎包括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有的學者認為文化是交際者思維與行為的共有程序;有的則認為文化是可以進行多種釋義的術語,在人們日常交際中可以靈活的使用。因此,文化的組成因素較多,如一個國家或交際群體等的共有價值觀念、思想體系、傳統(tǒng)習俗等;它能夠有意無意的支配交際群體的思維與行為。
2.2 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文化和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依賴。不同的國家、地區(qū)有著自身不同的文化,對于這些文化的理解離不開對記載這種文化的語言學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僅應該掌握某種特定語言本身的屬性,例如發(fā)音、詞匯、句法等,同時,更應該了解和掌握語言所使用的文化背景。目前,在我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仍用老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語法、語言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往往忽略了文化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種陳舊的英語教學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學生期待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相差甚遠。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加深,更多的高職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與外籍人士接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跨文化交際知識,避免日后工作中的各種跨文化交際沖突是高職公共英語應該教會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這也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
3文化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自身所處的文化,深刻的掌握語言所依附的文化對語言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這主要受到學生本身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授課方式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學生自身而言,十年左右的英語學習使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懷疑自身英語的學習能力,甚至放棄英語的學習;另一方面,部分授課教師課堂注重各種語法講解,側重英語考試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期待的大學英語教學活動相差甚遠。
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從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語言的使用。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于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有利于高職學生英語的學習和實踐。
3.1 提升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
濃厚的英語學習動機是高職學生積極學習英語的原動力。高職公共英語教師在英語授課過程中應采用不同的形式,用文化的觀念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例如中國人注重集體觀念,而美國人更加注重個人成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中美之間的這種文化差異解釋中美在家庭稱謂上的巨大差異。授課教師可以利用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引用一些經典的案例或資料來向學生闡述兩國之間的文化差別。這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文化知識,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撲捉相應的文化信息,提升學生的文化敏感性。
3.2 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思維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都會遇到學生使用的中式英語。中式英語不僅表現在學生的發(fā)音上,同時也表現在英文寫作、口語交際等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中國文化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這種負面影響會成為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瓶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英語語言使用文化環(huán)境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方式。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影像資料、特定紀念品、生活用品等為學生提供有關英語文化學習的真實資料。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字面上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同時也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存在的不同文化現象。
3.3 加深學生對不同文化行為的理解
不同文化交際群體有著自己特定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兩種不同的文化進行接觸時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文化沖突。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跨文化交際沖突,這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該達到的重要目標。中西方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的文化差異,這主要表現為中西方之間不同的思維方式、寒暄用語、親屬關系、飲食特點等方面。大多數高職學生對于這些差異只是一知半解,這就導致學生在使用相關英語知識時出現一系列的偏差。
因此,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可以對中西方的這種文化差異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種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形式。例如,在中西方節(jié)日的講解上,教師可以從節(jié)日形成的原因,中西方是如何慶祝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方面系統(tǒng)性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西方節(jié)日做以對比,從而更深刻的了解英美等國交際者的交際特點。
3.4 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英語日常交際能力,在各種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擁有更高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授課過程中,學生面臨著英語語言文化知識欠缺的突出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相關英語文化知識的講解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缥幕浑H能力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授課教師應重視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4高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在高職公共英語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文化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不同的文化在進行交際時,各種文化因素能有意無意的指導交際者的行為和思維。因此,不同文化的交際者在跨文化交際環(huán)境中難免因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出現一定的跨文化交際沖突。因此,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各種跨文化交際沖突的產生。
4.1 加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培養(yǎng)力度
提升高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知識的積累。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針對不同文化現象系統(tǒng)性的進行講解,使學生在公共英語課堂上盡可能多的接觸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公共英語教師可以針對某個特定的語言文化現象進行重點講解,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文化學習環(huán)境。這些文化知識能夠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激發(fā)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文化因素的學習。
4.2 使用不同的跨文化授課方法
不同的文化現象有著自身不同的特點,學生對不同文化現象有著不同的關注度。因此,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應根據文化本身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授課方法,促使學生能夠理解相應的語言文化現象。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語言文化模擬環(huán)境能夠很好的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高職院??梢葬槍W生英語學習特點,建立一些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化實訓基地。這些文化實訓基地在建設上應該突出相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特點,為學生語言學習提供一定的文化氛圍支持。同時,大多高職英語教材都會涉及到相關的文化主題,教師在備課、授課等過程中應注重搜集相關可用的文化資料用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文化知識積累過程中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4.3 加強中西文化對比學習
在授課過程中,關于中西文化對比的講解能為學生呈現更加直接、鮮明的不同文化特點,有利于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記憶和應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應注重相關對比文化資料的搜集與整理,為學生發(fā)現和比較不同文化提供真實、可信的材料。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注重講授相應的英語文化,同時也應加強本土文化的講解。高職學生在英語文化學習過程中不僅應該了解相應英語國家的文化,同時更應該注重本土文化的學習。文化對比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其它語言交際的文化環(huán)境,但同時也應注重對高職院校學生本土文化的培養(yǎng)。
4.4 開展課外文化學習活動
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良好的英語基礎需要長期的積累。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堂只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一部分,充分發(fā)揮課后文化學習活動是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梢赃M行前期調查,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文化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言。高職院??梢蚤_設相應的課后文化鑒賞講座,為學生普及有關的文化知識。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英文電影配音,歌曲比賽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應的文化環(huán)境;活動中使用的電影和歌曲等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針對性。
5總結
全球一體化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機會隨之增多。這就要求高職學生具有較高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正確的理解不同文化交際者在思維與行為上的差異。高職公共英語不僅應教會學生基本的語言知識,同時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夠在相應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中進行。本文在研究文化和語言關系的基礎上指出,文化能夠很好的促進英語語言的學習,公共英語授課過程中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敏感性,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思維方式,加深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應注重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設計合理的跨文化交際培養(yǎng)方案。文章的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夠為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中有關文化的講解提供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支撐。
參考文獻:
[1]Hall, E. T. 1976. Beyond Culture[M]. Garden City, NY: Anchor.
[2]Hofstede, G. 2008.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secon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3]胡壯麟,姜望琪.語言學高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王曉明.試析公共英語教學與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06).
[5]朱穎慧.文化背景知識在英語學習中的輔助作用[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6).
[6]趙海燕.論我國英語教育跨文化意識的雙向成長[J].中國教育學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