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華職工大學,天津 300052)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全社會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大量的研究似乎表明:無論從橫向與同齡其他青年群體相比較,還是從縱向與成年人和中學生相比較,大學生都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因為其特殊的心理特點,心理健康問題更為突出。因此,高職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無論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還是對社會的和諧進步,都十分重要。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亦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因為重視程度不足等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人從2011開始從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講授工作,在工作中亦有點滴體會,在此談一下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關于幾點問題的思考。
根據(j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度的《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年度報告》,2002年全國高等職業(yè)教育招生人數(shù)首次超過當年本科招生規(guī)模,達到高等院校招生總數(shù)的 50.5%。面對龐大的高職大學生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更需要關注。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生源呈多元化、復雜化,除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外,還有來自中專、職高、技校的畢業(yè)生,生源這種特點使高職院校面對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為復雜。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在普通高校錄取無望的情況下,再填報高職院校,這樣在心理上就會產生失衡,覺得委屈、自卑,從而產生心理障礙。而來自中專、職高、技校的畢業(yè)生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自我約束能力差,從小就很少受到老師、家長的重視或經常遭受到指責,來到高職院校后容易產生破罐破摔的心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教師,重視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也指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形式。而心理健康教育課因為其面對的學生范圍較廣,知識講授系統(tǒng)全面等特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更好的為廣大高職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對于他們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更好的適應社會,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加強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更好的發(fā)展。
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把心理健康素質教育放到學生素質教育工作應有的重要地位,使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是走走過場,流于形式。多數(shù)高職院校還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必修課的形式納入到教學課程體系中。盡管一些學校開設了的相關選修課程,但多數(shù)還停留在講座和教育活動中。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程體系尚不完善,沒有統(tǒng)一的大綱和教材。各個高職院校要想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導致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標準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學校不知道怎么開,老師不知道怎么講,學生不知道怎么學,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很不規(guī)范。
健康教育課形式比較單一,主要以課堂或講座形式講授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為主。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聽,互動比較少,不夠生動,缺少靈活。即使結合一些案例的講解,但學生缺少對案例深層次分析的能力,處理自身的心理問題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面對這種單一的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形式,學生沒有共鳴,缺少興趣,使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立較晚,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目前心理健康教課的老師多是思想政治課老師、高職輔導員或政工干部兼任或改行“半路出家”,沒有相關專業(yè)背景或沒有經過相關的培訓。他們專業(yè)技能和科研能力不強,使得高職心理健康教師的成長空間受限。
其實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存在的問題不但有老師的原因,也有學生的原因,這主要由于學生對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目的存在誤解。在大多數(shù)學生看來,專業(yè)技術課程關系著自己今后的飯碗、收入與前程,具有實用價值,花時間和經歷學習它們值得,但是非專業(yè)技術課程對今后的就業(yè)關系不大,學習就是浪費時間。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課,既不是專業(yè)技術課,再加上有的學生認為這是專為有“心理問題”的人開設的,從心里就抵觸,不愿意上。不過為了畢業(yè),自認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也違心地走進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由此可見,學生學習目的的誤解會給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正常開展帶來很大的困難。
從管理層面,要認識到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觀念,調整思路,擺正位置,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課順利、規(guī)范開展,把心理健康教育貫徹落實到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中去。
健康心理學已經成為一門確立的學科,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種,需要完善的課程體系保障。只有確立成熟的課程觀,在擁有統(tǒng)一權威的教材的基礎上,制定規(guī)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標準,我們的老師才知道講什么,怎么講,我們的學生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
高職院校要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形式, 寓教娛樂。汲取最新的教育理念,結合心理學專業(yè)的團體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測驗、情景心理劇等形式,使學生有興趣,愿意學。老師要從講臺上走下來,和學生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教學不要局限于課堂,戶外、網絡,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學場地??傊?,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以更加顯示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優(yōu)勢,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心理學知識,掌握用心理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加強師資健康,首先老師們要摒棄關于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心理衛(wèi)生課,邊緣學科的錯誤觀念,從思想上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視,努力提高專業(yè)技能和科研能力。學校也要積極引進心理學專業(yè)人才,為心理健康工作注入新的血液。抓好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工作,彌補兼職或“半路出家”教師的先天不足。另外學校還要鼓勵老師做好專業(yè)的科學研究,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改變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誤解,重要的是要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為有“心理問題”的人開設的課。了解基本的心理學知識,掌握基本的心理學技能,不僅對于本人心理健康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樣,學生就不會帶著抵觸情緒來上課,老師和學生之間才能夠更好的互動。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和新生事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危機,甚至陷入困境也是正常的。我們作為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對危機和困境,更應該迎難而上,重視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斷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要克服其不足,發(fā)揚其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悉心呵護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黃希庭,鄭涌.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美]Robert sternberg.心理學職業(yè)生涯[M].郭秀艷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崔景貴.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大問題[J].江蘇高教,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