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h教師進修學校課題組
關于教師培訓機制建設的研究
■天津市靜??h教師進修學校課題組
靜??h教師進修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作為靜??h唯一承擔中小學干部、教師教育的培訓機構,近年來就如何加強機構建設、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有效整合各類資源、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快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在培訓機制建設的策略和方法上我們堅持以硬件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培訓文化建設為重點、以干部教師素質提升為核心、以上通下聯為培訓手段,打造教師精神求索的家園。
構建進修學校文化理念:為教師發(fā)展搭臺,為學校發(fā)展助力。學校梳理、編印了進修學校發(fā)展簡史,重新修定了校訓、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教風、學風、教師精神,明確了學校為全縣7000多名教師服務的意識。
自2012年學校就做出了整套校園環(huán)境文化規(guī)劃方案,整體規(guī)劃、長遠構思、積極創(chuàng)設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重點在研修樓創(chuàng)設培訓文化氛圍:在一樓布置“培訓工作展示長廊”,體現進修學校培訓工作,展現培訓課程、介紹名師名校長等培訓成果,以照片為主,配簡潔文字;二樓布置“中外教育家思想長廊”,精選30位中外著名教育家,將其教育思想精要匯總,制作成文化長廊,以提升教師的教育視野和教育理念,激發(fā)其樹立成為教育家的目標。為了方便學員,學校還在每個教室門口、樓道內放置文明提示語、消防指示牌等,抓住每一個細節(jié),營造育人環(huán)境。
學校還完成了敬業(yè)樓一樓的文化墻設計、在敬業(yè)樓二樓設計了學校校史展板、在校園內安裝LED大屏幕及時發(fā)布培訓信息、制作校園宣傳欄、加大學校綠化面積,使校園文化的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
1.規(guī)范各項培訓制度。
學校規(guī)章制度是干部教師工作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學校于2013年制定《天津市靜??h教師進修學校制度與職責》手冊。學校還完善了《參訓學員考核評價制度》《學員班級管理制度》和《學員考勤制度》,嚴格執(zhí)行繼續(xù)教育學分制、過程管理檢查制、班主任管理責任制、學校培訓工作考核制。
2.加強培訓制度的檢查落實。
從三個方面加強管理。一是全員參與。干部教師全部參與培訓管理工作,人人擔任班主任。為保證參訓教師及時到位,通過網絡、電話下發(fā)通知,用電子屏展示培訓科目、時間、地點。二是嚴把出勤關。對學校教師采取指紋簽到、班中簽到、績效考核等措施;對學員堅持做到“兩簽一查”,即課前、課后兩次簽到,中間抽查,杜絕代簽及無故不參加培訓的現象。三是及時收集資料。收集培訓過程中教師的講稿、課件、照片等過程性資料,按時收取參訓教師的作業(yè),公布學習成績和出勤情況。
3.建立三名工作室。
為解決培訓師資問題,靜??h教師進修學校自2013年9月按教育局要求開始“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的建設,聘用本地區(qū)特級教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共計42人、學科帶頭人210人做兼職培訓教師,制定工作室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開展培訓研究,舉辦文化沙龍。學校專門布置了兩個辦公室作為“三名工作室”活動地點,設專人將“三名工作室”人員名單、職責、部分活動情況進行匯總整理和考評。
4.培訓網站的建設。
學校建立了“靜海教師培訓網”,并于2013年初全面開通。該網站拓寬了培訓的信息渠道,加強了進修學校與全縣學校、教師及兄弟區(qū)縣學校的聯系?!办o海教師培訓網”具有學習教育法規(guī)政策、發(fā)布培訓信息、提供培訓資源、突出培訓過程管理、收集培訓建議等功能。
培訓方法采用“上通下聯全輻射”,上通就是從科研部門、高等院校聘請專家為學校兼職教授,目前我校與天津教科院、天津師范大學、天津教研室、南開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十幾個單位建立了培訓聯系;下聯就是與縣教研室、教科室、電教中心、名師工作室等聯系、探究“培、教、研”合一的培訓模式;全輻射就是在調研的基礎上精心組織培訓,既要為優(yōu)質校服務,又要為薄弱校服務,使靜海的教育既要成為全市的高原,又有全市的高峰。學校目前有各類培訓共計17項。
1.常規(guī)培訓,包括中小學全員培訓、新教師培訓、婦女干部培訓、新任職干部培訓、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技術培訓、中小學音體美及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學歷培訓、縣教育局專項培訓和市級培訓工程共9個子項。
2.重點培訓。
(1)骨干教師培訓。
落實靜海縣骨干教師“332工程”目標,即“十二五”期間,培養(yǎng)市級以上知名優(yōu)秀干部教師30名、縣級優(yōu)秀干部教師300名、校級骨干教師2000名。重點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研究型教師,命名第五批縣級學科帶頭人200名。進修學校從2012年開始就進行骨干教師心理學、教學論、課程論、教師教育思想形成特點等系列培訓,充分落實好縣教育局的文件要求。
(2)班主任培訓。
每年暑期舉辦全縣班主任培訓工作。聘請國家級、市級專家及我縣優(yōu)秀班主任就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手冊的使用等內容開展培訓,并組織新任班主任崗前培訓。2012年全縣857人參加了班主任培訓,2013年1005人參加。
(3)校長論壇。
為提高校長的整體素質,幫助其形成獨特的管理思想,進修學校已連續(xù)兩年開展系列校長論壇活動,先后圍繞“現代化背景下的辦學理念”“精細化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和“高效教學”等主題舉辦三期高水平的校長園長論壇,聆聽專家講座,開展實地考察,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開展沙龍研討,人人上臺展示等活動。
(4)高端培訓。
自2012年起組織高中、初中高端培訓。有效利用市教委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資源分別對高中、初中教師進行教學思想、教學規(guī)律培訓,并使“高端培訓”常態(tài)化,快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兩年來組織高端講座56次,受益教師達到2000人次。
3.特色培訓。
(1)暑期大培訓。
連續(xù)五年利用暑期開展全縣中小學教師的學科培訓活動,每次為期15至20天。分學科、學段對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教材教法輔導、新課程標準解讀和“主體—和諧—高效”教學模式培訓等活動。
(2)小學科學培訓。
針對小學科學教師對學校已配教學儀器不熟悉、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能力不強的現狀,學校與天津師大教師教育學院聯合開展靜??h小學科學教師全員培訓,提高我縣小學科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全縣220名科學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3)中學實驗員培訓。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中學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實驗教師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室管理水平,在天津市繼教中心的統(tǒng)一規(guī)劃下,天津師大聯合靜??h教師進修學校,對靜??h理化生152名實驗員進行實驗操作技能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實驗教師對實驗教學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解決了他們在實踐操作中的問題,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
(4)送培訓下鄉(xiāng)活動。
為彌補集中培訓的不足,提高培訓的針對性,進修學校全體干部教師深入縣城以外所有學校進行調研,發(fā)現薄弱學科65個,計劃用1年的時間,組織名師工作室的教師和部分市內專家完成個性化培訓和指導,使薄弱學科盡快改進面貌。
(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師培訓制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
既要落實約束機制,又要建立激勵機制,要通過制度的完善來提高教師參訓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的督導評估,將其納入教育督導工作中(如全縣各學校領導干部教育工作督導考核),以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的持續(xù)開展。再次,要對各學校教師校本培訓工作進行年檢,評出等級,結果在全縣通報。
(二)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fā),設計培訓內容。
當前,課堂教學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引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也是廣大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以后的教師培訓要強調“做中學”,只有教師們行動了,才可能有改進、有轉變、有提高,才可能改變過去培訓中“聽了激動,回去不動”的現象,培訓才能有實效。當然,除此以外,順應當前教育改革發(fā)展形勢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其他培訓內容也是必需的。
(三)創(chuàng)新豐富培訓的模式和方法。
從教師的希望和教師培訓工作發(fā)展的趨勢來看,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在實施過程中,三種方式既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又能互相彌補各自不足,成為有機結合的整體。集中培訓主要解決培訓的共性問題等,遠程培訓主要解決專業(yè)引領、問題指導等,校本培訓主要解決“做”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豐富培訓的方式,像名師講學、脫產研修、案例觀摩、送培訓上門等教師們喜聞樂見的培訓方式,要作為常用的方式貫穿于教師的培訓中。
(四)大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
要以專兼結合的方式,按照“專兼結合,以兼為主”的原則,建立“師資庫”。構建以教育局領導、名優(yōu)教師、專家教授三結合的培訓師資體系。加強培訓者培訓,可通過外出學習、崗位研修、下校實踐等方式,嚴格培訓者的考核評價,提高培訓者的施訓能力。同時希望教育科研部門、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部門的教育研究更接地氣,多研究現實典型教育家的管理思想、教學思想,多做有可操作性、有思想含量的報告,讓參訓教師盡快掌握教育教學規(guī)律,盡快成為教學上的行家里手。
(五)提高教師培訓資源庫的數量質量。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市級教師培訓資源庫,開闊教師學習視野,在積累自己的培訓資源的同時,多與上海、北京等省市的資源庫相鏈接,多與著名報刊雜志相鏈接,學習國際國內教育經驗。資源庫的內容要適合各階段、各層次的教師使用,使他們在不同成長階段都能得到相應的營養(yǎng)。
注:本課題是天津市教委2013年度重點調研課題,課題組組長:孫開祥、張希彬;課題組成員:張連堂、楊玉鵬、楊壽瑞、李雅梅。
(責任編輯 邵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