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主持 郝萬民】
記憶
《鴨綠江》老主編回顧 之一 草 明
【本欄目主持 郝萬民】
郝萬民,遼寧建平人,1988年畢業(yè)于遼寧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先是在經濟類報紙做數年記者、編輯,后進入遼寧作家協(xié)會,曾任《文學少年》雜志社輯部主任、《鴨綠江》文學月刊社編輯部主任。2010年調入遼寧文學院做教務工作。遼寧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文學界》《福建文學》《天津文學》《北方文學》等刊發(fā)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十數篇。從2013年起兼任《鴨綠江》文學月刊編輯部主任。
編者按:
草明、周立波、馬加、蔡天心、師田手、羅丹、文菲、思基、申蔚、江帆、田家、于鐵、聞功、范程、遲松年,不論是對于遼寧文學還是東北文學甚至中國文學來說,這些名字都如同明亮的辰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輝。他們有的位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東北作家群,與蕭紅、蕭軍、舒群等作家一起開了抗日文學的先聲。他們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聲與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眾相結合,寫出了生活在侵略者鐵蹄下的人民的不屈不撓,寫出了茂草與高粱、白山與黑水的神秘與廣闊,以濃郁的眷戀鄉(xiāng)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粗獷的地方風格,為中國文學增加了一抹蒼涼悲壯的亮色。有的從革命戰(zhàn)爭的硝煙戰(zhàn)火中走向新中國,用他們獨特的文學精神,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對文學意義的獨特思考,描繪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波瀾壯闊、光輝燦爛的歷史,成為一個時期遼寧、東北甚至全國文學的領軍人物。他們有的是新時期全國著名作家、編輯家,不僅在創(chuàng)作上成就令人矚目,而且傾盡畢生心血,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文學新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鴨綠江》文學月刊主編。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長河中,就是在他們的領導下,在他們的文學思想和編輯理念的指導下,《鴨綠江》這本新中國創(chuàng)刊最早的文學期刊成為了遼寧文學甚至中國文學的一面旗幟。他們是遼寧文學一段光輝燦爛的歷史上的一個個坐標。他們一直堅持辦刊初期所確立的堅持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方向,提倡作家深入生活,反映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業(yè)績,以鼓舞和教育人民的辦刊宗旨,并結合不同時代的不同社會文化特點,對這一宗旨進行完善和提高。他們把黨的文學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無私無畏地奉獻。他們具有高度的文學責任感,追求健康、明快、厚重、時尚的刊物特色,把培養(yǎng)人才看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們具有開創(chuàng)精神,在辦刊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探索……
在《鴨綠江》文學月刊創(chuàng)刊七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在為了適應新的時代新的文學、文化特色及發(fā)展規(guī)律對《鴨綠江》進行改革之際,回憶我們的歷任主編,追溯他們的辦刊之路和文學人生之路,進一步領會他們的辦刊理念和文學思考,對《鴨綠江》的健康發(fā)展,無疑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深刻的歷史意義。
回憶是為了繼承,繼承是為了發(fā)展。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開辟專欄,從第一任主編草明開始,對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本刊主編進行回顧。我們要展示他們的文學人生,重溫他們對《鴨綠江》的巨大貢獻,向廣大讀者展現他們的文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編輯之路。我們誠摯地希望得到廣大讀者的大力支持。我們將站在巨人的肩頭,開創(chuàng)《鴨綠江》健康發(fā)展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