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
一、理念緣起
教育,在現(xiàn)代化、全球化和行政化的大背景下,受到現(xiàn)代工業(yè)體制、市場邏輯和社會分工的侵蝕,其目標和過程的本質屬性被忽視和遺忘。表現(xiàn)出簡單的機械化、浮躁性的外在化、直接的功利化,其結果表現(xiàn)為信仰的淡漠和心靈的缺失,導致了人和社會發(fā)展的雙重不和諧。教育應在人性和哲學的視野中對教育和人的關系進行重新審視和反思,在本真狀態(tài)下揭示教育與人的始源性關系,使教育真正歸屬于人,而不是成為達到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小學階段對一個人成長的基礎作用非常重要。自1993年12歲的育才二小學生杜旻書在《中國少年報》發(fā)表“捐出壓歲錢建一所希望小學”的倡議書以來,小小倡議啟動了后來影響全國的“手拉手希望工程”,從此希望工程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手拉手活動的接力棒在二小學生手里傳遞,愛的種子撒向貴州、甘肅、連平的山區(qū)學校,也播撒在一個又一個二小學生的心里,“善”的基因深深根植于學校的教育文化之中,形成特有的“求真向善”的校園價值取向,逐漸形成了一種直擊教育本質的“本根教育”。
二、理念解讀
本根教育就是指學校要通過對人的發(fā)展本根的把握,按照教育的本質要求,培養(yǎng)有根基的社會性的人。
教育在本根處就是使人成為人的“教而育之”。人和教育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始源性關系。所謂“始源性關系”,指的是一種本體論的關聯(lián),一種在本根處的不可分割。教育和學習唯一地隸屬于人,二者分別屬于文化的傳承(即“傳道”)和文化的接受(即“求知”),彼此不可剝離。對提供者來說是“教育”,而對接受者來說則是“學習”。這種始源性的關系,表現(xiàn)為教育要高度依靠人、充分相信人,全面依靠人,在學校教育中要相信學生有發(fā)展的本能和發(fā)展的需要,教育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煥發(fā)學生生命的活力。
我們所關注的人的發(fā)展本根,可以通過善、慧、志三個要素來描述。
善為本。善是人的生命起始時的基本屬性,善也是人的最后要求,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種最后的東西,才是最后的目的?!吧啤笔亲鋈说母?,是教育的本根之一。
慧為源。智慧是學習和求知的核心能力,也是指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亞里士多德所說的 “人的天性在于求知”說明,“學習”和“求知”本身就根植于人的本性當中,而“學習”和“求知”的人的差別在于學習的“智慧”,教學的主要功能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求知的方法和能力,即“學習智慧”。
志為魂。立志始于少年,是有效而且有益的。立志緣于愛好,通過興趣播種希望的種子。哲人云: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與愛好,不僅給少年帶來歡樂,更賜予知識與才能。
強調使學生“做一個有根之人”,要求學生在善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遵守一定的行為規(guī)范,通過智慧、高雅的言行向社會表達、傳遞善,通過立志和堅持不懈,實現(xiàn)自我的未來的成功。
三、 理念踐行
育才二小以“善慧志”本根教育理念引領學校發(fā)展,建立一個系統(tǒng)、穩(wěn)定、可操作的教育體系。即:一個育人目標:做一個有根的人。人的根有三個核心要素:善、慧、志。三個發(fā)展目標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追求全面的教育質量,繼續(xù)打造質量二小;關注個體發(fā)展,重視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打造個性二??;傳承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通過文化浸潤育人,打造文化二小。兩個實施主渠道:善雅德育、智慧課堂。四個支撐系統(tǒng):文化沉淀、師資隊伍、課程體系、陽光少年評價。以善雅德育和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在教育教學常態(tài)中落實“善慧志”的本根教育。
1. 善雅德育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初級階段,單純的灌輸?shù)掠拍?,小學生難以理解,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以具體行動加以引導,學生更容易明白行為的對錯,進而形成簡易的價值觀,這也是朱熹所說的“小學教以事,大學教以禮”。注重“到則即靜、入室即學”的習慣養(yǎng)成,通過“日行一善、遵守規(guī)則”為學生的善雅言行提供了可操作模板。
挖掘學校發(fā)展歷程中獨一無二的文化元素:建設希望工程首倡紀念大隊部。二小是全國希望工程首倡發(fā)起學校,為了傳承學校少先隊的愛心文化,影響更多的學生,籌建希望工程首倡紀念大隊部。藏書票是學校藝術教學的傳統(tǒng)特色項目,是侯秀婷老師的教學特色,在全國有一定影響,育才二小的“藏書票博物館”,“藏書票工作室”更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特色。
2. 校本課程
在學科課程建設方面,實施國家課程校本化改造,大力推進語文主題閱讀,實施數(shù)學整體模塊學習,開展英語“1+1”課程教材實驗,引進國際原版繪本閱讀教材。關注三大活動課程:“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興趣特長活動”。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持續(xù)堅持陽光體育,在一二年級開展“形體”課程,游泳和體操活動在深圳市出類拔萃?!吧鐣嵺`活動”形式多樣,學校和班級家委會都參與,組織學生走進工廠、走進大自然,拓展視野,開闊眼界。為開發(fā)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學校共開設了豐富的“興趣特長活動”,共開設“體操”、“藏書票”“校園高爾夫”等38個免費校社團供學生選擇,內(nèi)容豐富,社團規(guī)模不斷擴張。
3. 智慧課堂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讀、議、講、練、評”的基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構建“三五”智慧課堂基本式,倡導“教師慧教,學生慧學”。其中三段分別指低段(一二年級)先學后教;中段(三四年級)先學后導;高段(五六年級)先學后研。五步依次為:自主探究——學生根據(jù)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按分成的若干小組有計劃分配突出的問題,攻堅,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交流展示——小組的代表或全體通過書寫和口頭向全班和小組表述,并征得大家的幫助;智慧導學——老師智慧地引導學生學習活動;評價反饋——根據(jù)學生展示的情況,師生及時作出反饋評價,形成能力。
依據(jù)課標要求,從單元整體出發(fā),關注學科特點,形成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學科形成了“六、五、四、三”的課堂教學變式。語文有:單元感受課、閱讀理解課、拓展閱讀課、積累運用課、習作評研課、經(jīng)典訓練課六課型;數(shù)學有:單元感受課、問題解決課、經(jīng)典訓練課、知識整理課、專題評研課五種課型;英語有:單元感受課、詞匯積累課、閱讀理解課、整理運用課四課型;科學有:探索理解課、積累運用課、整理評研課三課型。針對各種課型進行打捆式全課型研究,促進了教法的常態(tài)化、學習方法的自動化。
4. 責任團隊
學校堅持“以奮斗者為本、以擔責者為重”的管理價值取向。千方百計發(fā)揮老教師的傳幫帶示范作用,組織青年教師拜師學習,探索出了以“打捆式三級備課”為抓手,通過“打捆式”年級合作備課,讓教案漂流的備課方式。同時為青年教師鋪路搭橋,搭建快速成長的平臺,如:組織青年教師素養(yǎng)大賽,開展“匯報課”、“研討課”活動等。讓教師走出去學習,把名師專家請進來開講座。為每一位教師展示才華和體現(xiàn)自身價值創(chuàng)造空間、提供舞臺,觸發(fā)教師的認同感、榮耀感和歸屬感。
5. 奉獻文化
學校通過征集「我們的育才二小」文集,通過全體老師,尤其是退休老師們敘事性故事,反映學校積淀的文化特質,傳承“民主,多元,包容,負責,務實,奉獻”的校風,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和校園文化。在教風上,教師在長期教育活動中形成了“平實,務實,真實,厚實”的教育教學風格。在學風上,樹立起“會思、會問、會說、會做”的學風,形成了習慣良好、基礎扎實的教學效果。
采用學生陽光評價體系,1-3年級落實陽光少年評價,4-6年級開展“善雅之星”評比,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日行一善”的習慣和大方優(yōu)雅的舉止。同時注意性別差異,設立“男孩節(jié)”和“女孩節(jié)”,鼓勵和引領學生做到“男孩立志氣、女孩養(yǎng)氣質”。
四、 實施效果
育才二小在“善雅志”本根教育理念下,遵從教育教學規(guī)律,沉下心來做教育,教學質量始終處于南山區(qū)前列,深受社會的廣泛贊譽和認可,學校成為區(qū)域優(yōu)質學校,學位供不應求。學生全面發(fā)展,贏得了“基礎扎實、習慣好、有禮貌、有韌勁、素質全面”的高度評價。
學校辦學取得了斐然的成績,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獲得了“全國手拉手十佳學?!?、“全國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網(wǎng)絡教育示范學?!?、“全國小學數(shù)學課改實驗學?!薄ⅰ叭珖俟の傧汝牻逃蒲谢亍?、“深圳市德育特色學?!钡纫幌盗袠s譽成果。
(作者單位:深圳市育才二?。〆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