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
在以往的教學中,自己就像保姆一樣關注著孩子的學習,總是擔心他們將知識學不透,學不全,不敢放手一步,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們。在高墻堅固的課堂里,學生舉步維艱,沒有了自由呼吸的環(huán)境,而自己每天工作下來身心疲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把“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過程,轉變成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的學習生活。為此我覺得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學生角色的大轉變。
首先,自己根據學生的差異分組編制好小組,讓孩子們安排好每個小組的分工。自己還鄭重地聲明,從今天起,你們就是老師,我才是學生,講臺屬于你們自己,只要你想說話,發(fā)表意見,你就可以登臺表達自己的見解,我只是一個看客,一個學習的小學生。
我在教學《橋》第一課時,檢查學生字詞掌握的情況,學生紛紛動口、動手、動腦,學習氣氛很濃。于是,我出示了下面兩組詞語:(1)擁戴、清瘦、沙啞、豹子、呻吟、攙扶、祭奠、亂哄哄;(2)跌跌撞撞、咆哮、狂奔、獰笑、放肆、勢不可當。對于這些詞語,我沒有過多的講解,尤其是第二組詞語,而是讓學生放到文中自己去感悟,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感悟及理解。
其次,在語文教學中要照顧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晏子使楚》一課,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對于它的故事背景,我著實下了一番工夫。自己明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楚王的是本課的重點。我就按照布置好的小組分工合作,提出討論的熱點問
題:你們是怎樣看待晏子反駁,如果是你該怎么去做。課堂上出現了一片熱烈的討論氛圍。15分鐘過去了,每小組討論結束了,個個都信心滿滿的,就像一個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整裝待發(fā)。有的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聲情并茂中讓人感到晏子這個人物的高大,將
他那巍然林立、大義凜然的氣度彰顯得淋漓盡致。有的小組以辯論賽的形式展示,更是讓我驚嘆不已的
是,有的小組居然在短短的15分鐘之內把晏子回擊楚王用課本劇的形式表演得淋漓盡致。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充分展示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他們勇于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的才能。新課標要求我們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活生生的人。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
學習。
在日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只要把機會交給學生,把權力交給學生,充分相伴學生的自我能力,他們學得會更多,課堂教學會更和諧、效果會更好。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