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東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0
136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分析
譚東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 450000
目的探討和研究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該院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共136例,按照隨機原則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試驗組患者運用α-硫辛酸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則使用甲鈷胺治療,療程結束將有關指標進行對比。結果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59.7%),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傳導速度差值(4.20±3.92)m/s,試驗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傳導速度差值是(7.80±4.36)m/s,兩組患者的傳導速度差值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于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運用α-硫辛酸進行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α-硫辛酸;周圍神經病變;甲鈷胺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早期是以感覺障礙為主,經常有麻木、觸電和蟻走樣感覺,一般自遠端的腳趾開始,伴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就會漸漸向上發(fā)展而可能到達膝部[1]。在該病晚期,主要有鉆鑿痛、刺痛和肌力減退等表現(xiàn),同時還有營養(yǎng)不良和肌萎縮等癥狀,較為嚴重時,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院自2013年6月—2014年5月對收治的DPN患者,運用α-硫辛酸進行治療,并和使用甲鈷胺治療的患者進行對比,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共136例,其中,女性患者共61例,男性75共例,患者平均年齡為(59±8)歲。全部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2],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屬的書面同意,按照隨機的原則,把患者分成對照組69例和試驗組67例,該兩組患者從性別、年齡、體重和一般資料對比,沒有顯著的差異,具有可比性特征。
1.2 治療方法
在患者治療之前,均要求控制飲食和運動鍛煉,給予注射胰島素進行血糖控制。對照組患者運用甲鈷胺進行治療,方法是將l mg的甲鈷胺加入至10 mL的生理鹽水,然后靜脈注射,1次/d。對于試驗組患者,運用α-硫辛酸進行治療,把600 mg的α-硫辛酸加入到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在患者治療期間,每天檢測其空腹血糖,每兩周為一療程。
1.3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取得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運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并進行t檢驗,全部計數(shù)資料運用秩和檢驗。
試驗組患者有效例數(shù)為67例,有效率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59.7%,40例),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χ2=7.765,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在正中神經傳導速度方面,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傳導速度差值(4.20±3.92)m/s,試驗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傳導速度差值是(7.80±4.36)m/s,兩組患者的傳導速度差值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t=5.427,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近些年來,糖尿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于糖尿病的高發(fā)三大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發(fā)病率最高,所以長期以來,是臨床醫(yī)學研究的重點。
藥物甲鈷胺屬于一類內源性的輔酶B12,能夠有效促進卵磷脂的合成以及神經元髓鞘的形成[3],廣泛運用于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但有臨床研究表明,該藥無法明顯改善患者得肢體麻木和刺痛等癥狀。而α-硫辛酸屬于存在于線粒體的酵素,屬于生物體能夠自行合成的雙硫化合物,該藥的抗氧化作用較為明顯,此外,α-硫辛酸還可以保存再生其它的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與維生素E,很多醫(yī)療機構已經把該藥作為一線用藥而運用于臨床。
該項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在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試驗組患者有效例數(shù)為67例,有效率為97.1%,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說明在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中,運用α-硫辛酸的效果藥明顯地優(yōu)于甲鈷胺。而神經傳導速度(NCV)通常在臨床可以作為評價感覺神經以及運動神經傳導狀態(tài)的主要指標,該文通過對兩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測試,發(fā)現(xiàn)在正中神經傳導速度方面,兩組患者的傳導速度差值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t=5.427,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這更進一步地說明了實驗組治療效果的優(yōu)越性。
經過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α-硫辛酸作為一類廣泛運用在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藥物,其治療的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甲鈷胺。有效率較高,且正中神經傳導速度方面產生較大影響,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1]劉江華,鄧國寶,劉志文,等.氯沙坦聯(lián)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學雜志,2011,2(6):357-358.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13(18):1227-1245.
[3]謝衛(wèi)民.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0,12(1):66.
R587.1
A
1672-4062(2014)08(a)-0014-01
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