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溪若
由于煤炭企業(yè)和發(fā)電集團在煤炭定價上存在分歧,談判一直未談攏,影響新年煤炭采購數量和價格的“長協價格”也未能出爐。
1月8日下午,新年第一期環(huán)渤海灣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爐,在連漲11周之后,該指數大跌21元至610元/噸。業(yè)內認為,目前煤電談判深陷僵局,隨著環(huán)渤海灣動力煤指數由升轉降,煤企“雪上加霜”,未來恐將進一步下調煤價。
2014年已經過去一周,在2013年年末就該結束的煤電談判仍舊處于僵持狀態(tài)。目前,神華和中煤等與五大電力集團達成的都是臨時協議,還未最終談攏價格。
1月9日,新年第一期環(huán)渤海灣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爐,當周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大跌21元至610元/噸,結束了此前數月連漲的局面。
汾渭能源網分析師王旭峰認為,2013年末以來,煤炭價格持續(xù)上漲有市場炒作的嫌疑,缺少實際的需求支撐。王旭峰介紹,隨著下游電廠補庫存逐步完畢,“冬儲”行情結束,用煤需求銳減,讓此前虛高的煤價進入新年后迅速“跳水”。
據了解,由于煤炭企業(yè)和發(fā)電集團在煤炭定價上存在分歧,談判一直未談攏,影響新年煤炭采購數量和價格的“長協價格”也未能出爐。
在業(yè)內看來,動力煤市場價格重回下跌通道,讓本就在談判博弈中處于劣勢的煤企“雪上加霜”,談判的籌碼再次降低。我的鋼鐵網煤炭分析師李娟認為,大型煤企在談判中失勢,被迫妥協降價的情況已經發(fā)生。事實上,在1月初,神華和中煤兩大煤炭企業(yè)就已經將部分煤炭品種1月的指導價下調,調價幅度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李娟認為,煤炭企業(yè)不得不“妥協”降價,短期內煤炭價格很可能一路走低。
中國的煤炭資源和生產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特別是山西、陜西、內蒙古地區(qū),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區(qū)集中在華東、華南沿海地區(qū),這也決定了我國“西煤東調”、“北煤南運”的運輸格局。
在煤炭市場“黃金十年“中,鐵路運費上漲帶來的煤炭成本增加主要由下游用戶承擔,但隨著煤炭產能的大量釋放和進口煤的逐年增多,煤炭市場逐漸呈現出供過于求的買方市場特征。
據來自太原路局的消息,2013年,大秦線約完成發(fā)運量4.452億噸,同比增長2000萬噸,按4.5億噸計劃虧480萬噸。據鐵路部門的計劃,2014年,大秦線運量目標鎖定在4.6億噸,比2013年實際完成數增運1480萬噸,比2013年計劃4.5億噸增加1000萬噸。在下游煤炭需求持續(xù)增長,北方運煤碼頭運能增加的情況下,大秦線運輸能力明顯不足,鐵路瓶頸再次顯現。
環(huán)渤海港口運量提高受制于鐵路運輸和下游需求。2013年,電力企業(yè)的剛性需求仍然支撐了沿海地區(qū)煤炭需求總量,保證了北方運煤港口煤炭吞吐量將同比增長4500萬噸左右。2014年,在需求增量不大、鐵路瓶頸仍在的情況下,環(huán)渤海各港口之間對有限貨源、運力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在2015年蒙冀鐵路正式通車前,環(huán)渤海港口的運輸格局不會有大的變化,秦皇島港、唐山港仍主要依靠大秦線供應煤炭。
2014年,大秦線新增能力太少,且遷曹線曹北-曹西段的復線建設和灤南-京唐港段機頭機車調配問題將分別制約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的運輸增量,因此,大秦線新增貨源向唐山港方向分流的數量有限。
此外,華中和華南的幾條煤運通道預計今年9月份才能通車,因此今年有效鐵路運能增長尚不大。據分析,鐵路運輸的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將有助于建立公開透明的鐵路運力交易市場,健全運力監(jiān)管,減少鐵路運輸中的尋租行為,從而減少煤炭流通成本,使原來隱性的尋租費用變成顯性的價格傳導,煤炭價格真實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推動煤炭市場化改革。總體來說,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對煤炭行業(yè)是利弊共存,但利大于弊。
綜合分析,2014年,北方港口能力增速高于下游煤炭需求增速,碼頭能力釋放較鐵路運能略顯超前。而內外貿煤炭價格差成為決定北方煤炭發(fā)運港口發(fā)運數量增幅的關鍵因素。
在鐵路運量難以滿足用戶要求,以及國內煤炭價格略高的情況下,用戶紛紛將新增需求瞄準進口煤炭,大量增加進口,以遏制國內煤炭價格上漲,并補充貨源的不足。隨著煤炭進口數量超常增長,進口煤炭的流向和消費布局從以前的兩廣地區(qū),向北擴展到上海、山東、東北,向西進入華中地區(qū)湖南、湖北、四川及安徽。進口煤用戶也有貿易商擴展到煤炭企業(yè)、電力企業(yè)等。2014年,進口煤沖擊不僅影響沿海地區(qū),而且華中地區(qū)煤炭市場影響較大。通過內外煤并舉,增加進口渠道等方式,滿足用戶的用煤需求,預計華東、華南地區(qū)用煤不會緊張。
2014年伊始,國內動力煤市場便以“跌勢”開局。日前,神華集團公布的最新報價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季度長協價格為590元/噸,月度長協煤和現貨價格均為614元/噸。其中,現貨價格較前一期下跌了17元/噸,跌幅達2.69%。
據悉,雖然目前中煤集團的煤電合同談判還未展開,但也給出了一月份長協價。其中,5500大卡動力煤FOB秦皇島港報價為590元/噸,較上周現貨市場報價低41元/噸,跌幅達6.49%。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大集團給出的長協煤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格,給市場造成了強烈的下跌預期。此輪煤炭價格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煤電訂貨會結束,大型煤企人為制造的峰值效應也逐漸淡出,導致煤價重新回歸市場。
煤炭行業(yè)專家指出,動力煤龍頭企業(yè)神華、中煤擬采用月度調整的模式,計價基準將參照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月度均價 ,對煤炭價格將起到很好的穩(wěn)定作用,避免出現2013年暴漲暴跌的局面。
相對于近幾年煤炭行業(yè)市場化改革的大力推進,電力體制的改革顯得相對滯后,然而隨著煤炭市場結構性過剩的出現,電力改革滯后的問題越來越凸顯。也有專家認為,電價下調在理論上成立,但2014年年初,按照煤電聯動機制下調電價的可能性不大。這主要是由于2013年9月,上網電價已經進行過調整,再度下調勢必引起火電企業(yè)的不滿。同時,當前在全國治理霧霾的環(huán)保壓力下,電廠在脫硫脫硝方面的投入將會大幅增加,煤電聯動很可能讓道環(huán)保。
在煤電聯動機制尚未理順的情況下,電力企業(yè)將通過更多使用進口煤等方法進一步降低煤炭使用成本,在國內外煤炭市場相對寬松的情況下,國內煤炭市場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同時,煤炭價格的下跌,使得很多中小型煤礦停產減產,在2013年5月份開始,鄂爾多斯地區(qū)煤礦出現大面積停產、減產 ,并且持續(xù)到現在仍有很多煤礦未復產;煤炭價格的下跌,也擠出很多煤炭貿易商,減少煤炭物流中間環(huán)節(jié),更多資源涌向大型企業(yè)。
2014年煤炭需求有望繼續(xù)小幅增長,但由于國內煤炭產能較為充足,煤炭價格很難再現持續(xù)上漲。受需求季節(jié)性變化、煤炭行業(yè)相關政策調整、節(jié)能環(huán)保力度的加大以及國內外煤市相互作用等因素影響,2014年國內煤價有望整體呈現震蕩走勢。
(據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