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明,謝南,隋明月,朱冬紅
(南昌市第九醫(yī)院,江西南昌330003)
芯片技術(shù)對南昌地區(qū)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研究
李金明,謝南,隋明月,朱冬紅
(南昌市第九醫(yī)院,江西南昌330003)
目的了解芯片技術(shù)對南昌地區(qū)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方法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在南昌地區(qū)就診的285例HIV感染患者進行HCV篩查,并對HCV陽性患者的基因型進行芯片技術(shù)檢測,將其檢測結(jié)果與測序結(jié)果進行比對;同時對HIV-HCV合并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芯片技術(shù)可檢測出約900拷貝/ml的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HIV感染者中,HCV陽性比率為19.3%,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況為1b型41例,2a型9例;3b型1例,6型1例,還有1 b+2a型3例;芯片檢測結(jié)果與基因測序結(jié)果完全一致。結(jié)論芯片技術(shù)靈敏度高,準確性好,HCV基因型分布以1b基因型為主,其次為2a型;HIV感染者的感染傳播途徑有了新變化,性傳播感染HIV比例在增加,但性傳播合并感染的比例較低。
芯片技術(shù);HIV-HCV合并感染;HCV基因型
HIV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而HCV即丙型肝炎病毒。近年來,HCV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高發(fā)態(tài)勢[1]。二者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且傳播途徑相似,因此對于二者的合并感染應(yīng)加大重視。由于HCV基因的變異性,其存在多個基因型[2]。HCV的基因型對丙肝的臨床進展、肝細胞癌及抗病毒治療都緊密相連。因而,及時準確地檢測出HCV的基因型,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可通過測序法及芯片技術(shù)對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進行檢測。為了了解芯片技術(shù)對南昌地區(qū)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分布。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在南昌地區(qū)就診的285例HIV感染患者進行HCV篩查,并對HCV陽性患者的基因型進行芯片技術(shù)檢測,將其檢測結(jié)果與測序結(jié)果進行比對;同時對HIV-HCV合并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間,選取在南昌地區(qū)就診的285例HIV感染患者,男性患者154例,女性患者131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為(41±8)歲,285例患者均由當?shù)谻DC確診。對HIV患者進行HCV篩查時,根據(jù)2000年修訂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對患者進行診斷。并且所有患者的抗-HCV和HCV RNA的檢測結(jié)果均為陽性,且排除其他感染。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試驗儀器及試劑丙肝病毒抗體IgG(HCVIgG)ELISA檢測試劑盒由上??迫A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熒光定量PCR基因擴增儀為美國ABI-7500型,陽性判斷標準為檢測值>500拷貝/ ml。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shù)研究所提供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芯片[3]。
1.2.2 標本采集對于HIV感染者,若患者自愿進行肝炎標志物篩查,可在清晨空腹抽取5ml靜脈血,使用EDTA抗凝,將血漿離心后,保存于-70℃冰箱中。并對參與研究的患者進行記錄。
1.2.3 抗HCV檢測使用ELISA方法。
1.2.4 芯片技術(shù)檢測根據(jù)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芯片提供的說明書進行檢測??蓪⑻囟ǖ墓押塑账崞卧诠潭ㄖС治锷弦?guī)律排列,而后根據(jù)堿基配對將待測樣品(待測樣品通過抽提和逆轉(zhuǎn)錄后,采用巢式PCR擴增)雜交,再掃描芯片,并對比分析各個探針產(chǎn)生的熒光信號[4],從而得出結(jié)果。
1.2.5 測序法檢測使用基因擴增儀對目的片段進行擴增,把合成引物一起進行核苷酸序列測序。
2.1 HIV感染患者的HCV陽性比率285例HIV感染患者標本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55例抗-HCV和HCV RNA雙陽性,HCV陽性比率為19.3%。
2.2 55例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的芯片檢測與基因測序若PCR擴增的產(chǎn)物呈現(xiàn)陽性,則可使用芯片技術(shù)將該標本雜交處理與分析,芯片檢測結(jié)果為1b型41例,2a型9例;3b型1例,6型1例,還有1 b+2a型3例。同時,隨機選擇20例標本進行基因測序驗證,測序結(jié)果與芯片檢測結(jié)果完全相同。
2.3 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感染途徑55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中,15例為靜脈吸毒感染,38例為性傳播感染,2例為紋身感染。見表1。
表1 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感染途徑[n(%)]
我國的肝炎發(fā)生率在全球居于較高水平。大部分感染者最終都會發(fā)生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對人類的健康威脅較大。而HIV即艾滋病,近年來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高發(fā)態(tài)勢。二者均可通過血液傳播,性傳播,傳播途徑相似,因此,若發(fā)生HIV合并HCV感染,應(yīng)當對其加以重視。HCV基因已發(fā)生突變,且錯配率也較高,因此其存在多個基因型。目前,多數(shù)觀點認為HCV基因為有6種,同時存在多種基因亞型。由于HCV的基因型對丙肝的臨床進展,肝細胞癌及抗病毒治療都緊密相連,在加上其變異性的特點,需要找到一種迅速準確的檢測方法,以判斷患者是否發(fā)生HCV感染,以及發(fā)生HCV感染的基因型。目前,可通過測序法及芯片技術(shù)對HIV-HCV合并感染者的HCV基因型進行檢測。測序結(jié)果最為準確,但是花費時間較多,程序較為復(fù)雜,且價格也很昂貴。而芯片技術(shù)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患者的感染情況及感染基因混合型的方法[5]。
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對南昌地區(qū)就診的285例HIV感染患者進行HCV篩查,發(fā)現(xiàn)285例HIV感染者中,HCV陽性患者為55例,陽性比率為19.3%,與相關(guān)報道結(jié)果相符[6]。由于本芯片技術(shù)采用巢式PCR擴增,靈敏度較高,芯片技術(shù)可檢測出約900拷貝/ml的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然后對HIV-HCV陽性患者的HCV基因型進行芯片技術(shù)檢測,將其檢測結(jié)果與測序結(jié)果進行比對,結(jié)果芯片檢測與基因測序完全一致,準確率高達100%。由于樣本量較小,基因測序結(jié)果與芯片檢測結(jié)果完全沒有差異,有待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通過以上結(jié)果我們可以看到,基因型分布中,占比最大的為1b型,其次為2a型,混合基因型有3例,這一結(jié)果也與國內(nèi)其他研究相吻合[7]。多種基因型包括混合基因型的出現(xiàn),表明HCV基因型逐步多樣化。由于本次研究的樣本量相對較少,因此研究結(jié)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南昌地區(qū)的HI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基因分型情況。該結(jié)果的出現(xiàn),可能和南昌地區(qū)疾病的傳播途徑、親緣關(guān)系及HCV的免疫具有相關(guān)性。同時對HIV-HCV合并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感染途徑主要為靜脈吸毒、性傳播和紋身。并系統(tǒng)調(diào)查研究了艾滋病感染者(AIDS)合并感染HCV的基因型,靜脈注射吸毒感染者(15例)HIV合并HCV感染的陽性率高于性傳播感染人群,可能因為靜脈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HIV)與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性傳播感染中HIV合并HCV感染者(38例),基因型比較單一。課題組2013年始陸續(xù)接受了院外的HIV病毒載量檢測任務(wù),將繼續(xù)檢測和收集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標本HCVRNA數(shù)據(jù),與單獨感染HCV者血漿HCV病毒負荷進行比較,研究HIV感染及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對HCV患者血漿中HCV病毒負荷影響。
綜上所述,芯片技術(shù)靈敏度高,準確性好,南昌地區(qū)HIV-HCV合并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以1b基因型為主,其次為2a型;且HIV感染者(AIDS)的感染傳播途徑有了新變化,性傳播感染HIV比例在增加,但性傳播合并感染的比例較低。
[1]鄧莉平,桂希恩,高世成,等.湖北省部分地區(qū)經(jīng)血途徑感染艾滋病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2,06 (11):441-443.
[2]陳諧捷,蔡衛(wèi)平,葉露,等.干擾素對HIV/HCV合并感染者抗HCV早期療效觀察[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2011,02(13):124-125.
[3]雷華,樊萍,莊林.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相關(guān)分析[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0,12(3):76-78.
[4]龔建明,楊靜靜,王吳.南京地區(qū)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的常見基因型分型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9,11(3):199-201.
[5]李金明,謝南,熊德琴,等.基因芯片法檢測乙肝病毒多位點變異的臨床應(yīng)用[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6):615-616.
[6]齊曉彤,謝南,李金明,等.臨床艾滋病患者合并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5):492-493.
[7]劉靜,楊洋,龔菊麗,等.HIV-1/HCV合并感染者中HCV基因亞型流行情況調(diào)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9,07(9):213-214.
The analysis of HCV genotype with the DNA-chip technology in the concurrent infection of HIV-HCV patients in Nanchang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CV genotype with the DNA-chip technology in the concurrent infection of HIV-HCV patients in Nanchang.Methods During October 2008 and Novembe 2013,HCV screening were performed in 285 HIV patients,the HCV genotype was detected by DNA-chip technology,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NA sequencing results.Results DNA-chip technology could detect about 900 copies/ml of HCV DNA.The positive rate of HCV infection was 19.3%in HIV patients.41 patients had the 1b HCV genotype,9 patients had the 2a HCV genotype,1 patient had the 3b HCV genotype,1 patient had the 6 HCV genotype,3 patients had the 1 b+2a HCV genotype.The results of the DNA-chip techn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DNA sequencing were the same.Conclusion The DNA-chip technology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The major HCV genotype in HIV patients is 1b,and then 2a.The HIV transmission route has changed,the sexually transmitted HIV is increasing,but the rate of concurrent infection is low.
DNA-chip technology;Concurrent infection of HIV-HCV;HCV genotype
R512.91,R512.6+3,R446.62
A
1674-1129(2014)04-0395-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10
LI Jinming,XIE Nan,SUI Mingyue,et al.
The Ninth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Nanchang 330003,China.
2014-03-14;
2014-05-17)
江西省南昌市科技局課題項目(編號:2011-158-32)
李金明,男,1975年3月出生,本科,醫(yī)學學士,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免疫與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