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李淑文
(東北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4)
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是一項世界性課題。為了保證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質量,各國在中小學教師培訓過程中都采取了一些不同做法,并力求使這些做法制度化。自20世紀50年代起,加拿大就開始進行中小學教師教育制度的改革,至今已形成了較為科學、完善的教師教育體系。[1][2]安大略省是加拿大教育發(fā)達的省份,本文主要以安大略省為例,介紹加拿大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特點,并提出若干啟示和建議,以期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從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學各月份的教學安排表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月都有一天“專業(yè)活動日”(Professional Activity Day,PAD),這是安省教育局安排的教師培訓日。在這一天,學生停課,教師可以參加由安省教育部、教育局、教師學院、學校等組織的講座、研討活動,有的教師還會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到大學進行學習,或參加研究機構組織的活動和完成某些教學工作(如和家長見面、整理學生檔案袋等)。除了PAD外,各中小學也會根據(jù)各校的教育特點制訂本校教師的培訓計劃,有具體的培訓時間安排。另外每個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各大學組織的長期(一個學期)或短期(一個月或半個月假期)的網(wǎng)上教師培訓課程或研討班,通過網(wǎng)絡的方式學習部分課程,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機構呈多元化格局。教師學院(有權頒發(fā)教師資格證和認定教師培訓課程,如安大略的教師學院)和大學(已由教師學院認定培訓課程資格,如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等)可以提供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課程(需要付費)。教育部、教育局、教師學院、研究團體(如CMESG,OAME,Fields Institute,JUMP Math)、中小學校則組織一些在職教師培訓講座、研討班、觀摩教學、教育研究活動等。全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都參與到了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中,大學主要定位在提供常規(guī)正式培訓課程,教育行政部門、研究團體、中小學校定位在組織具體有針對性的培訓講座、研討班、觀摩教學和教育研究活動,教師學院則兩者兼顧,在教師培訓中起到調控和協(xié)調的作用。
安大略省于1997頒布(后又多次修訂)《教師學習計劃》(Teacher Learning Plans)規(guī)定,教育局應對每名中小學教師的學習負責任,要求每個中小學教師結合自身情況,向校長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匯報自己每一年培的訓計劃(Annual Learning Plan,ALP)及實施情況。因此,中小學校校長對教師培訓非常重視。每個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內容也具有個體化特征。一般來說,教師會選擇大學和教師學院開設的某些教師培訓課程,并參加政府和學校及研究機構組織的各種教師培訓活動(包括網(wǎng)絡學習)。教師參加的培訓課程從低到高分為兩個級別:基礎資格課程(Ad?ditional Basic Qualifications)、專業(yè)資格課程(Additional Qualifications)。其中,基礎資格課程是為新入職教師準備的,專業(yè)資格課程是為有經驗教師準備的。兩個級別中又有小的級別,如數(shù)學兩個級別的培訓課程又分別包括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小的級別,教師學習課程時應從低到高依次學習。另外還有校長資格課程,是為想當校長的教師準備的。
從前面的介紹可知,安省的教師培訓方式多樣,包括網(wǎng)絡、常規(guī)課程、講座、研討會、教學觀摩、教育研究活動等。并且在各種培訓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靈活多樣,注重培訓者和被培訓者、被培訓者和被培訓者之間的互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調動被培訓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累教學活動經驗,促進交流,增強培訓效果。由于網(wǎng)絡在教師教育上具有方便、靈活的優(yōu)勢,所以安省中小學教師網(wǎng)絡培訓非常發(fā)達。大學、政府機構、研究團體都開設了網(wǎng)站,一些培訓可以通過網(wǎng)絡進行。這些網(wǎng)站提供了大量的優(yōu)質培訓資源,其中很多是可以免費獲取的。如滑鐵盧大學(Waterloo Univer?sity)的數(shù)學和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CEMC)網(wǎng)站中的問題或教學設計常被一些教師直接采用或改編,用于自己的教學。
在安省的每個中小學教師參加完培訓課程,并通過嚴格的考核后,會獲得教師資格證書以外的其他資格證書(Additional Qualifications)。校長對教師在職培訓情況和效果,都要進行嚴格地審查。教師在職培訓情況及獲得的證書又與其就業(yè)、升職、工資密切相關。因此,中小學教師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培訓活動。那么,校長如何對教師的培訓進行考核呢?如何審查教師的培訓效果呢?以多倫多的Associated He?brew School為例,校長會按照安省教師表現(xiàn)評價手冊(Teacher 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nal)的指導對新老教師進行考核。每年9-10月份,校長會觀察教師所在的教室,看他(她)對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是否體現(xiàn)出教師培訓的成果,然后聽課,并問上課的學生學到了什么?怎么學的?怎樣才能提高?從環(huán)境、教師本人、學生三個視角來了解和考核教師的培訓效果。
在加拿大,大學和研究團體是教師培訓的主要力量,大學面向全體教師提供常規(guī)專業(yè)培訓課程,研究團體也面向全體教師提供某一具體方向的專業(yè)研討和培訓。而在我國,師范大學和教育研究團體主要參與面向部分教師的學位、學歷提升教育,以及骨干教師的短期培訓工作,沒有開設常規(guī)的面向全體教師的專業(yè)培訓課程。因此,借鑒加拿大的經驗,我國應調動和充分發(fā)揮師范大學和教育研究團體對全體中小學教師的常規(guī)培訓作用,再結合各地區(qū)教育局、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活動,合力開展中小學教師的全員培訓。
在加拿大,各省的教師教育學院負責制訂和審核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和方案,各大學和培訓機構則根據(jù)通過審核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和方案,設置不同類型教師的階段化、系列化的培訓課程,保證了培訓的計劃性,培訓內容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我國目前中小學教師培訓多是短期、分散的,缺少系統(tǒng)、長期、科學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和課程設置。因此,建議在我國設立類似的主管部門,師范大學參與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常規(guī)專業(yè)培訓,制定相應的培訓課程,加強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計劃和課程內容的建設。
網(wǎng)絡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點,而網(wǎng)絡學習又具有互動、靈活機動的特點。對于工作繁忙的中小學教師,網(wǎng)絡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國當前在職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專業(yè)網(wǎng)站多進行的是學歷、學位提高教育,對于那些不想提高學位的在職教師缺少相應的培訓網(wǎng)站,而且網(wǎng)絡資源不夠豐富,有價值的信息少。然而,在加拿大,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一些教育研究團體都建立了面向全體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網(wǎng)站,并利用網(wǎng)站對參與培訓的教師進行系統(tǒng)培訓。網(wǎng)絡使得加拿大的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更加廣泛、方便、易行。我國師范大學、教育研究團體應積極行動起來,建立更多資源豐富、系統(tǒng)、有價值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網(wǎng)站,讓教師更加靈活機動地選擇學習。
目前,我國缺少對中小學教師培訓效果的科學評價機制,多數(shù)學校教師參加培訓后往往上交一篇培訓體會了事,培訓不會影響他的升職與工資。學校校長并不對每個教師培訓的效果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也不會和每名教師制訂個性化的教師培訓計劃,因此,教師在培訓中存在被動、應付現(xiàn)象。而加拿大安省有著完善的中小學教師培訓評價機制,規(guī)定教師的在職培訓、獲得的培訓證書與其就業(yè)、升職、工資相關聯(lián),還規(guī)定校長應重視制訂每個教師的培訓計劃并評估實施效果,教師各種證書的獲得,也需要經過嚴格的課程考核。這些都保證了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國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的評價機制,保證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有效性?!?/p>
[1]諶啟標.加拿大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傳統(tǒng)與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5(11):61-64.
[2][3]柳緒燕.加拿大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及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7):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