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立欣,李 穎,牛玉存,孫長顥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教育部2012年下發(fā)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在“十二五”期間要支持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點開展原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1]。我?!盃I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課程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今年積極參加了轉型升級為資源共享課的建設工作,現就工作體會進行總結。
首先,作為資源共享課,建設的重點是共享,要以課程資源共享推動課程建設。課程結構設置、教學資源的準備和呈現方式都要充分考慮到可共享性。同時,課程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差異。課程建設應采用多種模式相結合,強調以共享為目標的多種課程活動和多級評價制度,充分聽取專家、教師、學生、社會公眾的意見,提高課程的適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資源共享課作為網絡學習資源,學習者和授課教師之間缺乏及時、面對面地溝通。因此,課程資源的準備和呈現就要求更加明晰。例如,基本教學資源,包括教案、PPT等不要過于簡略,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另外,課程建設要強調過程,突出建設過程、使用過程、評價過程,使課程在自我維護和與學習者互動過程中,實現課程的不斷完善、提高,以達到更好服務于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目標??傊?,精品資源共享課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4]、便于共享的原則。
“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是預防醫(yī)學本科生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我們教研室開展本課程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精品課程建設也經過了7年時間。課程的設置和結構安排一直在不斷完善,目前已經形成系統、成熟的、有特色的教學體系,得到了廣大師生、同行專家的好評和認可。在這次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使用的主要參考教材是我們教研室主編的衛(wèi)生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醫(y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規(guī)劃教材“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這部教材供全國99%的高等醫(yī)學院校(70多所)和農科院校相關專業(yè)使用,經過十幾年的反復修訂、完善,已經成為預防醫(yī)學類成熟的經典教材,也是預防醫(yī)學本科教學中使用的主要教材。同時我們參考國內外有關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方面的論著,經過認真討論,在原有教學內容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適當更新,將知識結構設置進一步優(yōu)化和重組,保證了課程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適用性。
*通訊作者
在精品課程轉型升級過程中,教學資源要求至少要經過1個教學周期檢驗,能夠展示最真實的教學過程。“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這門課程在我校的教學安排中恰好是排在2012年年末,因此,我們充分利用了這個優(yōu)勢,安排在教學課堂上錄像,將其作為教學錄像資源上傳。我們的教學錄像不但記錄了課堂真實的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再現了課堂上師生互動和一些問題的討論過程,尤其是真實記錄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教師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利于幫助網絡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我們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課程服務主體存在多層次的問題,豐富和完善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按照教學目標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講解力爭詳略得當,既保持專業(yè)性的特點,又兼顧基礎課的特征,旨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明確各部分知識內容的應用方法和范圍。另外,緊跟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結合我們教研室的研究,介紹了各部分知識的前沿和發(fā)展,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學習需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特點,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包括關鍵術語雙語講解、案例分析、啟發(fā)式、學導式教學等。
學習指南、教學錄像、PPT、重點難點指導、作業(yè)、參考資料目錄等是學習者使用的主要資源,對于這些資源建設,我們首先保證資源之間內容一致,標準統一,所有講授知識都包括在其中,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有據可查。同時,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和網絡自主學習的特點,我們要求教案和PPT內容盡量詳細,層次和示意清晰,既能使學習者一目了然,又不至于令他們感覺太過概要和空泛。除了上述資源以外,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等還是其他學校教師共享的重要資源。通過這些資料,可以了解課程的結構、設置和開設情況,便于其他學校共享課程資源。因此,我們將我們本學期實際執(zhí)行的教學日歷和教學大綱上傳到網絡,同時將學生的作業(yè)也上傳,希望能夠給其他高校老師借鑒,同時能夠得到一些反饋,也幫助我們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課程建設。
每門課程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課程它不僅具有自然科學屬性,而且還具有社會科學屬性,即社會實踐性和應用性,課程建設中緊密聯系實際是本課程建設的主要特色之一。因此,案例教學這種方法在以后的建設中應該繼續(xù)加強,并開展多種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我們將在建設過程中逐漸提煉出我們的獨特之處,以形成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我們這門課程現有的拓展資源包括自己編寫的試題庫和一些素材庫,但都是出版物,涉及到版權問題,不能上傳。目前進行轉型升級的課程可能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在后期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大力氣開發(fā)合適的網絡拓展資源,增加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和適用性,以提高課程的共享性和易用性。
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宗旨是實現共享,我們認為可以以課程為單位進行建設,通過開放和共建形式促進共享。對于同一門課程,可以由設置該課程的幾家高校一起參與建設,充分發(fā)揮各學校的課程優(yōu)勢和特色,既能建設出更加優(yōu)秀的共享課,同時也避免了同一門課程重復建設帶來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同時,考慮到資源共享課的適用對象存在多層次性,我們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可以聯合企業(yè)、研究所、地方相關事業(yè)或行政單位一同來參與,以開放的心態(tài),互相進行交流,建設出真實具有適用性的共享資源。
在資源共享課建設中,一些教學方法,例如PBL教學不適合錄像,因此我們在今年的教學過程中,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代替了PBL教學,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另外,一些具有現場實習的教學也不適合全程錄像。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今后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怎樣處理,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本次轉型升級只是共享資源課建設的一個開始,我們應該從管理、隊伍建設、網絡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強后期建設和維護,避免出現精品課程建設中重申報、輕建設,重形式、輕內容,重指標、輕特色的問題,以實現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盡管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們相信,通過教育部、學校和我們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將其逐漸完善,建立適合我國的精品資源共享系統,實現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的目標。
[1]李曜明.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計劃啟動[N].中國教育報,2012-12-04.
[2]唐利平.淺談高校精品課程建設[J].科教文匯,2012,124(5)37-38.
[3]賈建秋.對當前我國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若干問題的思索[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7(1):95-98.
[4]葛 軍.大學英語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思考與建議[J].科教文匯,2012,205(5):116-117.
[5]盛明婷,戴心來,王朋嬌.精品資源共享課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設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8(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