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勇良
剛進機關的時候,我給自己準備了幾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名言警句。哪像現在,微信微博滿天飛,好言好語到處有,舒舒服服喝雞湯。當時還是一個知識只能偶爾冒泡的年代,需要利用原始粗陋的工具來充實心靈。
當時記下哪些好句呢?本來期望著它們能出現在微信朋友圈里,沒想到現代傳播手段也有盲區(qū),那些好句多半未能出現。搬家時,猛然發(fā)現小本本在角落里,不由得有點偽感慨,電子方式居然不如舊時代物理手段。那些好句子畢竟是童子功,30多年過去了還能信手拈來,還能寫文章換酒。
這句“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出自四川新都寶光寺,就是我當年非常認真,一筆一劃記在小本本上的。度娘上說,此句的故事背景是《菩提本無樹》,度娘還說這是佛語十大經典語錄。不過均未深究,不知確切與否。
我的理解是,世上事有兩大類。一大類關乎原則、立場等重大語境,不能等閑造次,不能采取“不了了之”滑頭手法的;另一大類是家長里短,或雖則關乎重大利益,但尚不至于傷筋動骨,那就可以靈活一些,便宜行事,不妨試一試“不了了之”。
有一句名言“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大概就是典型的“不了了之”。大男人難道和太太講理?有理好講嗎?如果有和太太論死理的男人,家庭生活多半不幸。我和太太30年共同生活,少不了磕磕碰碰,這幾年磕碰時多半中途猛醒,哎呀,怎么這么無聊,雞零狗碎的事犯得著爭個明白嗎?于是立馬熄火作靜默狀。最佳當是立馬作乖巧狀,不過我缺少靈活性,難度較大。我們作丈夫的,應該在太太前多檢討,采取讓和哄為主的行為準則。夫妻爭鬧或是小樂趣,何時踩剎車則是修養(yǎng)和藝術。
微信上看過一則關于孔子的故事。說是孔子落難路上,有一天好不容易可以吃飯了,遠遠看到他的愛徒顏回,偷偷往嘴里塞了一口飯,孔子很不高興,后來知道顏回是在去掉落在米飯上的灰塵,于是深深自責。其實,這事老夫子太糾結了,最優(yōu)解是“不了了之”。一是不掌握具體信息,就沒有理由暗自責怪,說明老夫子主觀;二是或許顏回真的很餓,那應該允許其犯小錯誤,說明老夫子缺少寬容心??偠灾?,這件事都是老夫子的不是。
即使是學術之爭,到了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不了了之”或許也是一個較好選擇。普朗克是上世紀初德國的一位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作用量子常數,即普朗克常數。由于普朗克的理論打破了經典物理學的框框,許多物理學家起初都拒絕接受。普朗克的學生們對此表示不解,普朗克則說,舊理論是那些拒絕他的理論的物理學家們的安身立命之所,接受了普朗克的新理論,就意味著他們學術生命的終結,因此新理論只有在舊物理學家們退出物理學領域時,才能得以成為主導的理論。
我對之的理解是,只要肉身存在,舊理論就存在。舊理論只能隨著肉身消失而消失,這就不是一個學術能夠討論的問題。我們不妨堅信自己的新理論,而對他人嚴重堅持舊理論,則不妨持不了了之的態(tài)度,因為舊理論之退出歷史舞臺,無非僅是生命周期現象罷了。
“不了了之”表面看比較消極,實則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下,具有很積極的內涵?!安粻幷摗笔歉母镩_放以來的一個重大行為取向,其實質是在當時環(huán)境條件下,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的允忍默許和慫恿。這雖不是理想化做法,但卻是現實可行的做法,有利于在穩(wěn)定的政治社會格局中推進內生的制度變遷,事實表明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績效。
“不了了之”,并不真就退讓了,倘真退讓亦無傷大雅,關鍵是本來就沒必要去占什么上風,何來退讓?!安涣肆酥保⒉徽婢土私Y了,時間會證明一切,關鍵是既自有證明之法,何必死磕。“不了了之”,并不真就了結了,倘真了結了也就真苦難了,關鍵是天下很多事本就無解,何以了結。
最后引用一句寫在彌勒佛前的對聯。“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喜歡,笑開天下古今愁”,關鍵還是向前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