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論壇
數(shù)學基礎復習課的內容解析初探
吳增生(1·1)
增進高中學生有效數(shù)學交流活動的基本方略
蔣海甌(3·1)
平面向量復習要強化“5種意識”的培養(yǎng)
盧 明(4·1)
哲學思想映射下管窺高中數(shù)學教學
俞 昕(5·1)
數(shù)學教師的教學圖式
李學軍(6·1)
構建高中數(shù)學本真課堂的實踐探索
鄭日鋒(9·1)
浙江省近6年高考數(shù)學試題的深度解讀與展望
曹鳳山(10·1)
追問首輪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的缺失
——有感于浙江省寧波市骨干教師評選
之上課環(huán)節(jié)
馮 斌(11·1)
關于數(shù)學命題的一些想法
許欽彪(12·1)
●教學研究
由一道向量填空題談解題思維的教學實踐
王 耀(1·4)
數(shù)學選修 活動課堂 精彩紛呈
——以人教A版《數(shù)學(必修3)》閱讀
思考材料“概率與密碼”為例
顧予恒,馬茂年(1·7)
一個“交匯性試題”的教學設計展示
楊蒼洲(3·7)
思維導向的數(shù)學導學案設計
——基于一則案例的分析
唐恒鈞,周柳青(3·10)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淺議三角函數(shù)教學中的“反隱形”策略
金偉兵,俞 昕(4·6)
為何“殊途同歸” 難道原本“近親”
——高三數(shù)學解題教學偶得
朱傳美,翟放明(4·10)
教學設計要有“計”可“設”
李 萍(4·12)
初中數(shù)學課堂學生探索活動之管見
歸麗芬(5·5)
教學研得教法透 課堂縱橫得自由
——高三復習課“數(shù)列求和”教學設計
李寬珍(5·8)
激活思維 “生動”課堂
——“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教學研探
謝麗麗,楊光偉(6·5)
目標導向 關注本質 才能使課堂變得簡約而厚重
———浙教版6.2節(jié)“線段、射線、直線”課例
研究
吳增生(9·5)
基于學生理解力和領悟數(shù)學思維價值的教學設計
——以高中“立體幾何”教學的個案研究為例
白改平,韓龍淑(9·10)
研究教材 用好教材
——以“橢圓的概念及標準方程”課為例
俞永鋒,沈 亞(10·7)
從師生“解題對話”談排列組合的學習與教學
蔣孝國(10·10)
“非指示性”教學理念下“因式分解”教學探索
徐靈姬,程美群(11·5)
“平面幾何中的向量方法”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楊興軍(11·8)
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思考與實踐
李 軍(11·11)
確定“教什么”和構思“怎樣教”的分析與
決策方法
鄔云德(11·14)
“跑班分層”模式下學習評價的探索實踐與啟示
何君青(12·5)
多種教學方式齊頭并進 切實提高數(shù)學課堂
教學效率
王 萌,黃秦安(12·8)
磨課——青年教師成長的有效助推器
——“分式的基本性質(第一課時)”
磨課側記
于 彬,孫慶民(12·11)
實施問題解決策略 讓學生真正會學習
李樹臣(12·14)
●解題技法
解決一類拋物線切線問題的策略與困因分析
趙銀倉(1·13)
用導數(shù)研究函數(shù)圖像與性質時的幾個細節(jié)
——以2013年部分函數(shù)高考題為例
李金興(3·12)
例談高考解析幾何復習中題目的運用與講解
張傳鵬(3·15)
例談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角的解題策略
胡建烽(3·19)
又見“飲馬問題”
——2013年重慶市數(shù)學高考理科試題
第7題引發(fā)的探究
李培穎(3·22)
對一道課本習題的研究
王伯龍(4·16)
一圖在手 萬題莫擋
——一個不可忽視的“立體幾何”基本模型
聞 杰(5·12)
異側和最小 同側差最大
——到兩定點距離之和與差的最值問題
的新觀察
王懷學,呂從軍(6·9)
一道課后習題的多種解法
付中華(9·13)
一題多解背后的形式化思考
洪昌強,陳淑麗(9·15)
“定論問題”的類型與求解策略
湯文卿(10·13)
易混易錯的條件概率問題
向清耀,皮桂蘭(10·16)
例說2道概率題目的深層剖析
謝鵬作(10·19)
例析“基本圖形”的解題策略
錢衛(wèi)華(11·18)
不等式恒成立問題參數(shù)范圍的確定
華騰飛(11·21)
一道“釘子題”的多角度解法溯源
陳新偉(11·24)
巧用降維策略 破解數(shù)學難題
吳文堯(12·19)
基本功顯內力 創(chuàng)造力解新題
——例析導數(shù)背景下如何證明與正整數(shù)有關
的不等式問題
向清耀,陳 昌(12·22)
避免因錯失分 提升解題能力
——高中數(shù)學易錯問題分析及教學應對
策略探討
夏繼平(12·26)
讓解法來得更自然一些
陳金紅(12·28)
●課堂聚焦
建構自然的概念教學過程
——“任意角”概念的教學及反思
高洪武,吳勇軍(1·18)
高效緣于“讓位” 精彩緣于“生動”
——以一節(jié)高三數(shù)學高考備考研討課為例
劉亞平,高 敏(1·21)
讓“問題解決”成為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
——“直棱柱的表面展開圖”教學實踐與
思考
傅瑞琦,胡新穎(1·26)
抓住特征 類比探究
李世杰,湯智翔(4·18)
高中數(shù)學習題課的有效教學模式及原則
——“均值不等式的應用”課堂實錄與點評
武瑞雪,董素梅(4·21)
同課教學思千尺 不及異構送我情
——“古典概型”同課異構案例分析及思考
徐雪芬(4·25)
將“游園活動”進行到“底”
——一則“操作活動型”數(shù)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教學設計案例
陳美英(4·28)
追問反思 聯(lián)想求解
——一道二元最值題的教法探究
李海鷗(5·16)
主變元思想在圓錐曲線中的應用
王章安(5·20)
由2則高三復習課案例引發(fā)的教學思考
胡乾彪(6·12)
一類圓錐曲線中的定值、定點問題探究式教學
設計
耿道永(6·16)
談“知心導學卡”的教學設計與功能
張旭東(9·18)
例談“學為中心”理念下自主課堂的教學設計
方云兵,陳美英(9·20)
“順學而導”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以“函數(shù)的奇偶性”為例
余安愷(9·23)
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以“極大值與極小值”的教學實錄及
點評為例
崔道永,劉洪華(9·26)
注重方法形成過程 促進課堂智慧生成
錢建華(11·28)
有思 有行 有味
——一節(jié)探究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潘龍生(11·31)
●研究心得
平面向量中不得不提的一個恒等式
單長松(1·30)
區(qū)域圖案的周期性
李世杰,李 盛(1·32)
比較大小時構造函數(shù)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樓可飛(1·35)
2道課本習題的再思考
王恒亮,李一淳(1·38)
一道概率習題的探究
陳薛琴(1·40)
三視圖向直觀圖轉化時存在的障礙與突破方法
余繼光,陳朝陽(3·24)
向量三點共線結論的拓展與妙用
蔡南好(3·27)
選好問題 多元表征 變式拓展 提升能力
張明遠,薛豐滿,張 博(3·29)
有關相似拋物線性質的探究
施剛良,姚根紅(4·32)
幾個圓錐曲線切線問題的統(tǒng)一性質
陳國偉,蔡小雄(4·34)
論數(shù)列通項公式的存在性與唯一性
東洪平(4·37)
人教A版和北師大版教材“三視圖”比較研究
廖永明(4·39)
關于定比積函數(shù)的幾個新結論
楊樟松(4·42)
初中數(shù)學圖式復習之尋根溯源
陸小平(5·22)
基于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下數(shù)學項目活動學習課的
構建研究
——以高中數(shù)學“斐波那契數(shù)列”為例
馬茂年,顧予恒(5·27)
有關“反比例函數(shù)(第1課時)”若干問題問答
鄔云德(6·19)
橢圓最大面積內接n邊形的性質
錢從新(6·23)
好一道令人深思的奇函數(shù)試題
——對一道高三教學調研試題的研究
袁智斌(9·30)
一類向量線性和的系數(shù)問題解決方案的探究
楊 雪(9·33)
由一個數(shù)學競賽試題錯解引發(fā)的思考
王 峰(10·21)
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
羅增儒(10·25)
陳題再探
陳定昌(10·30)
“變”中找“定”
——淺析平面向量幾何法
周榮陽(10·32)
敢于拓展延伸 才有精彩紛呈
——對一道數(shù)學聯(lián)考題的探究
楊志芳,虞關壽(11·34)
一份特別的數(shù)學初高中銜接學習范式
周建峰(11·38)
三人行 必有我?guī)?/p>
——同伴互助式數(shù)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顧金娥,楊樟松(12·30)
●初數(shù)新探
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個有趣隔離
秦慶雄,范花妹(1·41)
構造局部不等式解決一類不等式問題
宋紅軍,楊樟松(3·32)
例談局部調整法在不等式證明中的應用
張小明(9·37)
反思引發(fā)探究 探究帶來驚喜
孫小龍(11·40)
三角形所在平面上一點的向量式
楊學枝(11·43)
別樣風景——中考尺規(guī)作圖題新探
徐健旭(12·32)
●高考中考
從矩形的折疊說開去
——對一道中考選擇題的探究
張 紅,高 峰(1·43)
從2013年高考選擇(填空)題讀高考命題意圖
陳堯明(1·46)
由教材母題解析2014年中考復習策略
邱亦欣(1·48)
動態(tài)幾何 策略引領 理性探索
——例說立體幾何“動態(tài)”題型解題策略
馬茂年,吳曉明(2·1)
數(shù)學高考中的概率與統(tǒng)計
胡水林(2·5)
含參數(shù)的不等式恒成立問題
范東暉(2·9)
立體幾何中的翻折與展開問題
林懷傳(2·13)
導數(shù)及其應用復習策略
金克勤(2·16)
平面向量及其應用
周建峰(2·20)
函數(shù)中的“二域、四性”
王紅權(2·23)
靈活多變的數(shù)列綜合題
陳柏良(2·26)
圓錐曲線中定值問題的基本解析
陳相友,孫軍波(2·30)
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
苗孟義,沈新權(2·34)
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問題的求解策略
宋益超,楊亢爾(2·37)
三角恒等變換與解三角形復習要點指津
王勇強(2·41)
2014年數(shù)學高考模擬卷(文科)
石秀福,趙黎明(2·44)
2014年數(shù)學高考模擬卷(理科)
潘 俊,趙肖東(2·47)
點運動的路徑長問題
金 嶺(3·36)
抓“題根” 重變式 以不變應萬變
——高三二輪復習的點滴思考
耿道永(3·38)
2014年高考復習中空間幾何體的關注點
楊 平,胡 芳,楊海蘭(3·42)
向量投影的拓展學習
任旭英(3·45)
以三角形為背景的高考試題歸類解析
章烈豐,施哲明(4·43)
排列組合問題的破解藝術
蔣海甌(5·30)
2013年浙江省《考試說明》樣卷與高考真題對比
分析暨2014年高考展望
徐世白(5·34)
由一道向量題引發(fā)的解題思維實踐
賴慶龍(5·38)
對一道高考壓軸題的多重思維探究
董昊雷(5·42)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以二次函數(shù)為背景的考題淺析
金鐘蓮,徐春波(5·44)
一道數(shù)學試題在課堂上的嬗變
龔正云(5·48)
解決含參恒成立問題的3種境界
周建峰(6·26)
一道“北約”自主招生試題的探究與推廣
黃麗生(6·28)
解析并推廣2014年“北約”自主招生不等式試題
李加軍,吳盛盛(6·29)
一道解析幾何高考試題的題源探究與推廣
楊蒼洲,王志良(6·31)
一道高考模擬題的解法探究和溯源拓展
王如意(6·33)
對一道解析幾何??碱}的探究
馮 濤(6·37)
一道中考格點題解法探求
葉茂恒(6·39)
結構鮮活 強調思維 注重運算 凸現(xiàn)能力
——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試題評價
與復習方法思考
馬茂年(8·1)
例述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中的圖形交匯考查
沈順良(8·7)
2014年遼寧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第16題的探究
洪恩鋒(8·9)
感悟高考 突破高考 引領高考
——2014年安徽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第18題
閱卷感悟
周宗杰,李 芳(8·12)
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文科第9題的探究
高玉良(8·15)
揭示數(shù)學本質 妙解浙江考題
沈聯(lián)暉(8·18)
2014年廣東省數(shù)學高考第20題的問題背景、解法
及推廣
王 彪(8·20)
題不在小 有容乃大
——多視角賞析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
文科第16題
劉美良,潘建偉(8·23)
年年歲歲題相似 歲歲年年意不同
——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傳承題”
評析
金偉兵(8·24)
倩影重來 形數(shù)結合
——解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第17題
有感
戴志軍(8·27)
一道高考概率題的思考歷程
崔志榮(8·29)
活躍在立體幾何高考題中的明星四面體
吳文堯(8·32)
平淡中凸顯本質 常規(guī)中彰顯能力
——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解析幾何試題
評析
盧 明(8·34)
習慣決定成敗 細節(jié)決定高分
——對2014年江蘇省數(shù)學高考試題的幾點
感悟
張路民(8·39)
運算教學真的需要重視和落實
——對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試題的
點滴思考
王勇強(8·42)
親而不近 讓梯度更明顯
——2014年全國數(shù)學高考大綱卷理科第21
題的解析與拓展
李 波(8·46)
對2014年福建省數(shù)學高考解析幾何試題的探究
孫 明(8·48)
例談橢圓與直線的相切問題
——2014年浙江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第21題
賞析
夏 霖(10·35)
2014年“北約”自主招生壓軸題的證明與推廣
查正開(10·38)
一道數(shù)學高考試題的多元透析
許昌滿(12·36)
回歸教材 突出本質 注重核心 強調探究
——近3年福建省數(shù)學高考理科圓錐曲線
綜合題分析及啟示
李 鋒(12·40)
●競賽之窗
一道聯(lián)賽題的別證及變式
陳定昌(1·封底)
一道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試題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
吳建山(3·48)
一道競賽題的探究
徐文春(3·封三)
一道聯(lián)賽試題的多視角求解
李紅春(4·46)
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個有趣隔離猜想的解決
楊志明(4·48)
一道2013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競賽題的再研究
周慧鴿(4·封三)
初中數(shù)學奧林匹克問題中的老鼠尾巴
楊建華(6·42)
一道伊朗競賽題的再探究
王恒亮,李一淳(6·44)
柯西不等式的變式的應用
洪恩鋒(6·47)
例說函數(shù)圖像的變換
應立君,余雪贊(7·1)
概率統(tǒng)計內容的競賽元素分析
王飛兵(7·4)
與“中點”相關的典型賽題類型及其常規(guī)解答策略
劉清泉(7·8)
與圓有關的試題分類探究
何繼斌(7·13)
初中數(shù)學融入數(shù)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段春炳(7·17)
“對應”在數(shù)學競賽解題中的應用
呂峰波(7·20)
例談構造三角形在高中數(shù)學競賽中的應用
趙小春(7·24)
妙用構造 巧解賽題
沈寶偉(7·27)
利用壓縮變換解決競賽與自主招生中的橢圓問題
張曉東(7·30)
母函數(shù)方法在解競賽題中的運用
蔡小雄(7·32)
關于重點中學開展數(shù)學競賽工作的實踐與認識
吳國建(7·35)
飲馬問題的拓展與應用
易永彪(7·38)
探求最佳策略 優(yōu)化學生思維
——“稱球問題”的教學課例及反思
倪建榮(7·40)
初中數(shù)學競賽訓練題
睿達資優(yōu)教育命題組(7·43)
高中數(shù)學競賽訓練題
睿達資優(yōu)教育命題組(7·47)
活躍在競賽中的幾何計數(shù)問題
盧國興(9·41)
字母系數(shù)方程與高次方程的拓展
章才岔(9·44)
習慣不一定自然 常理不一定合理
——記一道競賽不等式證明題的困惑與收獲
江戰(zhàn)明(9·48)
與三角形有關的競賽題分類探究
王姣慧(10·41)
一道德國奧林匹克賽題的再探究
盛佳云(10·46)
平面向量:數(shù)的外表、形的內涵
章水云,葉興炎(10·47)
一道2013年甘肅省預賽試題的解法、源頭及推廣
王平定,王懷明(11·45)
一個世界數(shù)學團體錦標賽試題的多向開發(fā)
李 盛,楊樟松,李世杰(11·47)
解一道競賽題的“通性通法”
何豪明(12·44)
2014年總目次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