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靜 尹今揚 胡良運
介入放射線診療設備應用及不良事件檢測
蘆 靜①* 尹今揚① 胡良運②
目的:介紹介入放射學的設備、材料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更好地掌握介入放射治療的方法,減少介入放射治療在臨床應用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方法:介紹各種影像設備DSA、CT、MRI等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以及介入放射線設備防護知識,分析產生介入治療不良事件的原因,給出避免介入治療不良事件的方案。結果:介入放射醫(yī)生在介入放射線診療中增強了放射線設備防護意識,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結論:介入放射治療應用中存在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潛在因素,會損害醫(yī)生與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導致臨床診斷事故,為此應做好防犯工作,使介入放射治療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介入治療;介入放射線設備;動脈插管;介入治療不良事件
[First-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e Engineering,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China.
介入治療學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fā)展起來的一門醫(yī)學影像學與臨床治療學相結合的新興邊沿學科,由于其發(fā)展迅速,對許多以往臨床上認為不治或難治之癥,介入治療均開辟了新的有效治療途徑。
目前,介入治療已成為各大醫(yī)院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介入治療是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的一種微創(chuàng)性治療,是在醫(y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制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引入人體,對疾病進行診斷和局部治療。介入治療應用數(shù)字技術,擴大了醫(yī)生的視野,借助導管、導絲延長了醫(yī)生的雙手,其切口(穿刺點)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開人體組織即可治療許多過去無法治療的疾病。介入治療具有不開刀、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的特點。
1.1 介入放射線診療設備
醫(yī)院開展介入放射學治療需要有掌握介入技術的操作醫(yī)生和介入治療相應的器材。進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均要介入治療設備的配合開展。血管造影過程中注射造影劑需要使用高壓注射器;而影像的攝取需使用介入X射線機。X射線機必需配置影像增強電視系統(tǒng),介入治療臨床使用時,在X射線的照射下,由影像增強電視系統(tǒng)引導插管,與高壓注射器配合進行血管造影,根據(jù)臨床的癥狀進行相應的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用X射線機的臨床特點是能夠進行血管造影。根據(jù)臨床介入醫(yī)學發(fā)展的需要,配置用于心、腦血管介入診斷、治療的單C臂的血管數(shù)字影像系統(tǒng),要求C臂的運動和圖像處理的控制技術先進,功能豐富且實用,并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可裝備到中等規(guī)模以上的醫(yī)院。具體要求為:①技術先進、功率>65 kW的大型X射線發(fā)生主機;②C臂、導管床的運動控制實現(xiàn)計算機輔助智能化控制,操縱和控制的方法要方便、可靠;③要具有較高的前端數(shù)據(jù)采集分辨率和采集速度;④圖像處理系統(tǒng)要求有豐富、實用的數(shù)字減影和輔助診斷功能,并考慮多種圖像存儲、記錄、傳輸手段;⑤配置影像增強器電視系統(tǒng),影像增強器要求高清晰度、可變視野,不同用途的系統(tǒng)應選不同規(guī)格的影像增強器,電視系統(tǒng)要求高分辨率,以提高介入臨床影像的清晰度;⑥C型臂架要求有計算機智能化控制、操作功能,能夠圍繞預定中心跟蹤定位旋轉,操作靈活、簡便,有良好的限位安全保護;⑦導管床為單腿,電動升降;⑧高壓注射器要以提高工作的可靠性為重點。
1.2 介入放射學通用的器材
介入放射學通用的器材包括穿刺針、導引鋼絲、連接導管及擴張器等。①穿刺針用于穿刺血管、胃、膽管、腎盂、囊腔和膿腔等,其材料為不銹鋼結構,帶基板的套針針芯和閉塞器;②導引鋼絲用于Seldinger技術插管,介入性血管造影使用最多,其材料為不銹鋼;③導管用于Seldinger技術插管,用于注入造影劑和治療藥物,其材料為高分子塑料管;④連接管用于導管或穿刺針與注射器相連,其材料為塑料;⑤擴張器用于擴張導管的通道。
2.1 動脈插管化療的基本方法
動脈插管技術是將導管插入動脈,用于注入造影劑和治療藥物。通常采用股動脈手術尖刀刺開皮膚2~3 mm,由皮膚切口穿刺股動脈后送入導管。Seldinger插管技術步驟為:使用帶有尖頭細針,將套有“J”形引導鋼絲的塑料導管插入塑料套針尾部,進入動脈腔內;在引導鋼絲的引導下,塑料導管插入預定的位置;插管成功后可進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
2.2 介入診斷與治療技術
介入治療時插管進入腫瘤供血動脈通過導管灌注治療藥物,腫瘤所在部位的藥物濃度越高,藥物與腫瘤接觸的時間則越長,化療藥物的療效越好。介入放射治療項目均在血管內進行的。血管性介入診斷項目主要是血管造影及數(shù)字減影,通過血管影像診斷疾病,通過動脈插管進行疾病治療。常用方法為藥物灌注、血管栓塞、血管成形術以及內支架植入等,其項目如圖1所示。
圖1 介入放射性項目
介入診斷與治療技術在現(xiàn)代醫(yī)學臨床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1)介入放射學的栓塞療法是放射介入治療中一項重要內容,該方法為將某種物質通過導管注入血管內使之阻塞以達到治療目的。對各種出血性疾病通過介入放射學的栓塞療法有立竿見影的止血效果。
(2)介入放射學的血管成形術對許多血管性疾病有奇特的療效,對于某些疾病可基本替代外科手術治療。
(3)嚴重肝硬化往往會導致門靜脈高壓癥,從而引起嘔血、腹水等癥狀。介入治療的方法,從頸部靜脈插入管子到肝靜脈,將肝靜脈與門靜脈之間的肝實質打通,并放入支架形成“隧道”,使門靜脈的部分血液直接流回至心臟,從而減輕了門靜脈壓力,有效地控制消化道出血與腹水,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質量。
(4)腎血管性高血壓是因腎動脈狹窄而引起的一種繼發(fā)性高血壓。介入治療時經(jīng)皮穿刺股動脈,在X射線的引導下,將一根特制的導管沿動脈插入腎動脈狹窄處后推出固縮在導管內的腎動脈支架,血管通暢后則能夠有效地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huán)。
4.1 介入放射線設備防護不當?shù)牟涣际录?/p>
由于X射線會對人體造成輻射損傷,長時間接觸X射線后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放射科醫(yī)生長期使用X射線機,如防護不當會對人體產生輻射損傷。產生介入放射線設備防護不良事件的常見情況有:①X射線機的輻射超標,使醫(yī)生因過量接觸X射線造成身體的輻射損傷;②醫(yī)生在開展介入診療過程中因防護不當造成的輻射損傷;③醫(yī)生在開展介入診療中長期使用X射線機,累計X射線輻射劑量過量導致?lián)p傷。
4.2 介入插管治療中的不良事件
介入插管治療對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標進行適時診視的監(jiān)測,為臨床提供患者病情發(fā)展可靠依據(jù)。如果參數(shù)測量發(fā)生錯誤,則會影響對患者病情的準確把握,從而導致對人體不必要的損害。
(1)介入插管位置不準確會導致部位測量的誤差、造影劑用量的誤差,使病情不能準確的判斷和治療不對位。
(2)介入治療藥物藥量不準可能導致治療的效果不良,介入治療藥物藥量過量,會使患者受到傷害;介入治療藥物藥量不足,則影響患者治療療效;介入插管所用的導管的衛(wèi)生消毒不到位會導致患者不良反應。
(3)介入診斷造影劑品種使用不當可導致對患者產生不良反應;對于造影劑使用過敏的患者可導致其產生不良反應;介入診斷造影劑使用濃度不當會導致介入診斷影像結果不準確。
(4)高壓注射設置不當可能導致造影的測量誤差,設置過大導致患者血管的損傷;設置過小導致高壓注射效果不佳,結果不可靠;高壓注射器流量設置過大,高壓注射時間太短則結果不可靠;高壓注射器管徑設置不當使效果不可靠。
(5)數(shù)字減影系統(tǒng)設置不當以及患者插入導管不正確會導致影像誤差,數(shù)字減影系統(tǒng)在連續(xù)攝影中對患者體位的改變會影響影像的測量值及影像的質量。
(6)X射線機的管電壓kV、管電流mA設置不正確,會導致影像不正確的結果。
4.3 介入放射線設備常見不良事件檢測
(1)設備主電源系統(tǒng)損壞導致的不良事件。輸入電源故障包括電壓不穩(wěn)定、電源接地效果不好、插入電源插頭時方向及操作失誤有碰觸、電源插座使用過久已損壞但未發(fā)現(xiàn)以及輸入電源斷路等。在電源損壞中,常見有保險系統(tǒng)燒毀,電源主板損壞。
(2)X射線機不出X射線導致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及其常見故障。①X射線機功能控制器故障包括開機電路故障、主電路故障、參量調節(jié)控制電路故障、曝光控制電路故障以及旋轉陽級控制電路故障;②X射線機微機控制單元故障包括微機控制板故障、輸入接口板故障、輸出接口板故障、通訊連接線故障以及連接線故障;③高壓發(fā)生器故障包括高壓插頭插座接觸不良、高壓電纜線接觸不良、高壓整流電路故障及高壓變壓器故障;④球管高壓插頭插座接觸不良、球管損壞及連接線故障。
(3)影像采集器或影像增強電視故障可導致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平板影像采集器常見故障為:①平板探測器的電源故障、探測器控制器故障、探測器控制鍵盤故障以及平板探測器輸出線的連接故障;②顯像監(jiān)視器電源故障、顯像監(jiān)視器控制板故障、顯像監(jiān)視器放大板故障及連接線故障;③影像增強電視常見故障有小高壓電源故障和連接線故障;④CCD攝像機的攝像頭故障、CCD攝像頭電源故障及連接線故障;⑤顯像監(jiān)視器的電源故障、控制板故障、放大板故障及連接線故障。
(4)數(shù)字減影系統(tǒng)故障可導致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數(shù)字減影常見故障為:①計算機系統(tǒng)的故障;②數(shù)字圖像卡故障及連接線故障;③顯像監(jiān)視器的電源故障、控制板故障、放大板故障及連接線故障。
(5)C型臂與導管床控制系統(tǒng)故障可導致不良事件的發(fā)生。C型臂和導管床常見故障主要表現(xiàn)為C型臂機電控制系統(tǒng)和導管床機電控制系統(tǒng)的故障。
(6)顯示器故障可導致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顯示器故障原因多為電源插座無輸入、保險絲燒斷、電源板、主控板、顯示屏、逆變器、按鍵以及這些板件間的連線故障。
介入治療學是一門醫(yī)學影像學和臨床治療學相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DSA、CT及MRI等各種影像設備的出現(xiàn),擴展了人類的視野。然而,在介入放射治療應用中還存在一些不良事件,損害醫(yī)務人員和患者的身體健康,為此醫(yī)院應做好防犯工作,使介入放射治療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1]肖恩華.介入放射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10.
[2]胡逸民,張紅志,戴建榮,等.腫瘤放射物理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471-475.
[3]Choi BI,Kim He,Han JK,et al.Therapentic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oily chemoembolization therapy for encapsulated nod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Radiology,1998,182(3):709-713.
[4]Tanaka K,Nakamara S,Namata,et al.The long term efficacy of combine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and pere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ls with large hepatacelluar carcinoma and cirrhosis[J]. Cancer,1998,82(1):78-85.
[5]熊中奎,夏國園,夏瑞明,等.介入放射學工作者的放射損傷及防護教育[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6):1355-1356,1360.
[6]黃文華,蔣國民,張賢舜,等.綜合性放射防護措施在介入治療防護中的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6):514-515.
[7]倪才方,歐陽墉.介入放射學研究生教學改革初探[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5):425-427.
[8]王巍,謝春明,楊敏玲,等.介入治療在高齡膀胱癌合并持續(xù)性出血中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當代醫(yī)學,2012,18(6):60-62.
[9]于洋,劉靈軍,李肖,等.介入放射學科發(fā)展模式探索[J].醫(yī)學與哲學,2012,33(10):56-58.
[10]李學慶,杜春征,唐懷青,等.某市2011年放射診療機構衛(wèi)生防護調查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2(7):428-429.
[11]金征宇.介入放射學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36(2):101-102.
[12]王官,苗文貴,高龍虎,等.TX-Ⅲ胃腸機故障檢修1例[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9,30(9):127.
[13]劉宇靜,王丹,劉志明,等.數(shù)字化高頻逆變器的原理分析與故障檢修[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9,30(10):123-124.
[14]白玫.C型臂血管造影系統(tǒng)CT(DynaCT)成像輻射劑量研究[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9,30(6):139-140.
[15]賈偉君,楊樹青.CT引導介入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12):116-117.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equipment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event detection
/LU Jing, YIN Jin-yang, HU Liang-yun//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4,11(1):51-53.
Objective: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equipme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materials in clinic,to better grasp the method of interventional radiotherapy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treatment,reduce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Various imaging devices such as DSA, CT, MRI etc, imaging within the body structure, the size of the le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 by these devices can be very go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devices that need not operation, can accurately reach the lesion site for treatment.Results:At present,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doctors has to catheters or devices "interventional" vascular branches,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other specific part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Conclusion: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s an emerging treatment method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ventional also has some adverse events radiotherapy applications, will damage the doctor and the patient's health and the impact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other accidents, so do the crime prevention work is very important, so as to carry out th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treatment.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equipment; Arterial intuba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adverse events
1672-8270(2014)01-0051-03
R812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4.01.018
2013-07-17
①上海醫(yī)療器械高等??茖W校醫(yī)學影像工程系 上海 200093
②解放軍第411醫(yī)院伽馬刀中心 上海 200081
*通訊作者:luj@smic.edu.cn
蘆靜,女,(1969- ),本科學歷,工程師。上海醫(yī)療器械高等??茖W校醫(yī)學影像工程系,從事醫(yī)學影像專業(yè)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