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軍
【摘 要】抓作風,不能 “一陣風”。本文從打破“制度迷信”、消除特權現(xiàn)象、克服形式主義、傳承優(yōu)秀文化“四個”方面,淺談了預防不良作風回潮的思路與對策,旨在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切實轉變“四風”,做出有益思考。
【關鍵詞】作風建設;防范措施
當前,全行業(yè)正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實際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各方面工作都注入了新活力。但在感受這些撲面新風的同時,筆者也為新一輪的作風建設能管多久,能走多遠,會不會出現(xiàn)“風過又回潮”現(xiàn)象擔憂。
1.警惕不良作風回潮
作風建設不是新名詞。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毛澤東在七大政治報告里,提出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延安整風提出了整頓三風:一是整頓學風,反對主觀主義;二是整頓黨風,反對宗派主義;三是整頓文風,反對黨八股。鄧小平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領導,整頓黨的作風”。江澤民說:“抓好作風建設關鍵要落實到解決問題上?!焙\濤指出“要牢固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 我們黨成立之初,沒有地盤,沒有槍炮,缺醫(yī)少藥,更沒錢發(fā)獎金,但憑著“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憑著“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鐵的紀律,就勝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千軍萬馬。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苦受累的奮斗意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都出現(xiàn)了大滑坡。尤其是有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工作在崗不在狀態(tài),有心思做官無心思做事,精神萎靡,辦事拖拉,心浮氣躁。老百姓批評說:“現(xiàn)在的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層越來越少;電話越來越多,干群距離越來越遠;酒店食堂越蓋越氣派,公款吃喝風越來盛行”。對此,中央幾乎年年都抓作風建設,怪異得是每次的作風建設都有程度不等的回潮,即“上面整、下面改,改了犯、犯了再改”,幾乎都呈現(xiàn)出“改進—回歸—再改進—再回歸”的循環(huán)怪圈。久而久之,這種回潮現(xiàn)象無異上演《狼來了》。黨員干部對此司空見慣,老百姓覺得換湯不換藥,實在是危害不小,影響甚壞。
2.預防不良作風回潮的對策
事實表明,以往的改進作風舉措很難取得持久效果。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必須打破傳統(tǒng)觀念束縛,注入清新活力。
2.1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必須打破“制度迷信”
制度是什么?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預防不良作風回潮的確離不開管用實用的制度,但并不意味著有了制度就一定能夠防止不良作風回潮。時下,“用制度決定一切”是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用制度管住一切”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做法。特別是在反腐倡廉與作風建設方面,每當說到腐敗與作風問題,人們總是說制度不健全、法律不完善,這固然重要。事實上現(xiàn)行的制度和法律都有,還很多,只是沒去認真貫徹執(zhí)行。據(jù)統(tǒng)計,從1949年到現(xiàn)在,中央先后下發(fā)限制公款吃喝的文件有500多個,仍然管不住一張嘴。再看近些年關于作風建設“說”的夠多了,幾乎每天都有高屋建瓴的講話、層出不窮的文件、面面俱到的章程,然而再好的制度不執(zhí)行,再完善的法律不嚴守,結果還是事倍功半。制度只是促進作風轉變的必要條件,并非決定條件。特別是在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問題上,絕不能頻發(fā)制度、羅列文件、文人論著,絕不能搞“制度上墻”、“制度裝潢”、“制度美化”,必須破除“制度萬能”緊箍,打破“制度迷信”束縛。
2.2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必須消除特權現(xiàn)象
時下,老百姓稱中央“八項規(guī)定”是十分得民心工程。但也有不少群眾擔心這次作風建設會否又是“一陣風”?公款吃喝會否轉入“地下”?處理公款吃喝會否“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有規(guī)矩卻不按規(guī)矩辦的現(xiàn)象?關鍵是一些特權在起作用。特權往往導致了制度制定與制度落實“兩回事”,行政命令與政令暢通“腸梗阻”,不照章辦事只聽“長”(領導)行事,說白了就是特權大于制度。當然,絕非所有領導都不稱職,都是不良作風回潮的始作俑者。現(xiàn)實是,有些領導大會小會作報告,逢會必講,屁事不辦;大報小報發(fā)表文章,逢報必登,凈說屁話;大墻小墻掛制度,逢墻必上,屁事不頂。長此以往,嚴肅成了“言速”,嚴查成了“言查”,嚴懲成了“言懲”,真功夫成了花架子,真把式成了耍戲法,失之于軟,失之于寬,以情卻法,以權壓法,以錢抵法。結果是制度遇到特權變通讓步,紀律在“潛規(guī)則”面前走樣變形,能不形成不良作風回潮都難。風成于上,俗形于下。預防不良作風回潮,還得管好特權,管住特權,堅決消除特權現(xiàn)象。
2.3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必須克服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集官僚主義、個人主義、名利思想于一身,突出表現(xiàn)在:弄虛作假、不求實效,好大喜功、欺上瞞下,脫離實際、照搬照套,其實質是嚴重脫離群眾。形式主義歷來遭人深惡痛絕。毛澤東教誨全黨“形式主義害死人”。胡錦濤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9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我們黨正面臨“四大危險”與“四大考驗”,其中一條就是“脫離群眾的危險”。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八項規(guī)定”,旨在大力整頓欺上瞞下的形式主義、不務實的虛浮風氣、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疊床架屋的文牘現(xiàn)象、文山會海的官樣文章、空話套話的庸俗會風、警車開道的衙門做派。足見形式主義對黨的建設、對社會繁榮穩(wěn)定、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實現(xiàn)“中國夢”的嚴重危害。不堅決徹底干凈鏟除形式主義,“三屁干部”會愈來愈多,公款吃喝會愈演愈烈,嘩眾取寵會變本加厲。一味放任形式主義,再完善的法律、再健全的制度、再嚴肅的整頓,執(zhí)行起來都將是“開頭緊,中間松,結尾一場空”。當然,“形式”不是不要,沒有形式內(nèi)容就無從表現(xiàn),沒有內(nèi)容形式就無法支撐。重要得是,形式主義要不得,這顆毒瘤必須鏟除。
2.4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必須傳承優(yōu)秀文化
預防不良作風回潮僅靠制度約束、媒介監(jiān)督、干部自律是不夠的,配套的還必須以優(yōu)秀的文化鼓舞人,以健康的風尚感染人,以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激勵人。因為,文化是心靈的積淀,不同的心靈積淀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方式。一個單位一旦形成了腐敗的文化,不腐敗者就會無法立足;一旦形成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文化,待百姓如親人者就會被視為另類;一旦形成了“能喝八兩喝一斤,這個同志我放心”的酒鬼文化,就免不了“能喝白酒喝啤酒,這個同志要調走”的反?,F(xiàn)象。同樣,一個單位一旦形成了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清新之風,“舌尖浪費”、“舌尖腐敗”者自會銷聲匿跡;一旦形成了遵章守紀、嚴守法紀的嚴謹之風,欺上瞞下、嘩眾取寵者自無立足之處;一旦形成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求實之風,追名逐利、投機鉆營、好大喜功者就會無處藏身??梢姡罅鞒袃?yōu)秀文化,大力弘揚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努力營造“清新、高尚、自覺”人文環(huán)境,對預防不良作風回潮會起到有益的推進作用。
總之,預防不良作風回潮,仍需持之以恒、下大功夫。否則,再強勁的風暴也會風過無痕。 [科]
【參考文獻】
[1]歐陽堅.改進作風是一場自我革命.求是[M].北京:求是雜志出版社,2013,(10):29.
[2]謝娜.“實”當頭改作風.中國煙草[J].北京:中國煙草雜志社,2013,(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