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軍,潘凡,張瑤嬋
1.陜西省腫瘤醫(yī)院 設備科,陜西 西安 710061;
2.陜西省血液中心 a.財務科;b. 設備科,陜西 西安 710061
醫(yī)療設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王雅軍1,潘凡2a,張瑤嬋2b
1.陜西省腫瘤醫(yī)院 設備科,陜西 西安 710061;
2.陜西省血液中心 a.財務科;b. 設備科,陜西 西安 710061
醫(yī)療設備的引進和更新要通過設備預算實現(xiàn),然而,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在設備預算管理中,還存在重視不夠、體制不健全、預算完成質量不高、應變能力差、資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等問題。本文探討通過制度建設,信息公開,建立“精算”意識,充分做好設備預算的論證工作,及時調整預算,以達到設備預算的預期目的。
醫(yī)療設備采購;預算管理;預算編制;招標采購
目前所有醫(yī)療設備的引進和更新都要通過設備預算實現(xiàn)。醫(yī)療設備的專業(yè)性、復雜性決定了其預算對設備的最終采購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沒有充分的論證和完整預算管理體制的約束、監(jiān)督及后期的調整,會造成預算資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預算完成質量不高、甚至從采購源頭就有失公平的嚴重后果。本文對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過程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對策。
1.1 對預算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1.1.1 領導層對預算不重視
部分領導認為預算只是財務科的事情[1],因此,沒有建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制及配套的制度,使用科室、設備科、醫(yī)務科、財務科、設備委員會等在預算的編制、論證、匯總、申報工作中責任不清,缺乏協(xié)作溝通。對預算進度、執(zhí)行情況,缺乏監(jiān)督和控制[2]。對上年度預算完成情況以及在實施過程中有無偏差等情況沒有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3]。對采購的“價高質次”設備,沒有相應的責任考核體制。
1.1.2 職能科室不重視
作為主管設備的責任科室設備科在設備采購中往往較為被動,在如何從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的角度對設備引進、更新、統(tǒng)籌規(guī)劃以符合單位的發(fā)展,以及提供科學的設備論證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jù)等方面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1.1.3 使用科室不重視
每年9~10月份是單位上報下年度預算的時間,使用科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較為復雜的預算,勉為其難,常常應付差事,草草了事。另外,有些科室只是從科室自身和眼前利益出發(fā),對想買的設備夸大其詞,缺乏客觀性[4]。還有些科室擔心買設備影響科室獎金,不報預算,致使設備配置與醫(yī)療服務需求不匹配。
1.2 預算資金普遍偏高
(1)多數(shù)人認為,預算就是申請經費和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為了下年度資金充裕,為求保險,預算普遍做得項目多、價格高[5]。實行預算管理后,臨時購買設備審批周期長,手續(xù)繁瑣,為此,使用科室在申報預算時,往往把能想到的設備都列入預算。
(2)職能科室和院領導往往認為,預算能多報就多報,至于預算能否審批、是否真正采購則是來年的事情,這種情況在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更嚴重。
目前,“大預算、小采購”較為普遍,據(jù)某市衛(wèi)生主管部門對所屬醫(yī)療單位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預算執(zhí)行率還不足45%,其后果是使寶貴資源閑置、浪費,資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6]。
1.3 預算完成質量不高
(1)年底是各單位集中花錢的時期,特別是財政資金,由于擔心年度預算不能按時完成,資金要上繳,且影響綜合目標考核;年底項目結余的資金,花不出去;加之單位在執(zhí)行預算時,往往拖到10、11月才開始動手,致使預算完成的質量不高。
(2)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預算重新論證、評估、調整;沒有充分的時間對招標文件、合同條款中有關設備的詳細配置、耗材、試劑價格、常用易損件、校準、維修等進行詳細的說明、約束和仔細地推敲,當設備采購回來,后期的耗材、零配件、維修等常常只有終身依賴廠家了,使得單位非常被動。
1.4 預算應變能力弱
1.4.1 價格變化
由于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市場行情、匯率、機型變化等原因,招標采購時設備的市場價格與1年前的預算相差較大。有的價格下降了,也有老機型已停產,新機型的價格升高了。以全自動生化儀為例,AU640停產,升級產品AU680價格比老機型高10%。
1.4.2 需求和功能變化
隨著新技術出現(xiàn)以及臨床工作發(fā)展、變化,對設備的需求或設備的功能需求與編制預算時發(fā)生變化,例如傳統(tǒng)的傳染病檢測采用酶免的方法,而采用化學發(fā)光法的全自動免疫分析儀靈敏度高、檢測項目多、能定量檢測,但價格與全自動酶免分析儀相差較大。然而,設備的預算一旦審批,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雖然預算可以調整,除非較大變更或個別追加,不少單位因審批手續(xù)繁瑣、審批過程長,并不愿意做大的調整。
2.1 制度建設及落實
2.1.1 制度建設
首先,要明確設備預算不是由財務部門單獨管理和控制,而是需要各部門的合作。其次,要明確各部門在預算的編制、調研、論證、申報、執(zhí)行等工作的職責,完善制度,健全預算編制、執(zhí)行、評價與考核體制。此外,通過制度對權利進行制衡,也就是說,有關設備預算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能由一個部門或1、2個人決定或執(zhí)行,必須有不同的部門參與,相互制約,從程序執(zhí)行上對權利限定、制約,達到監(jiān)督的目的。
2.1.2 制度落實
設備預算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環(huán)節(jié)多、流程復雜,制度落實是關鍵。要對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考核、公示,對執(zhí)行不力的實行追溯制和問責制,通過流程單把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強溝通、合作,特別要做好接口、銜接工作。
2.2 充分論證
制定設備預算前,組織相關部門對購置設備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進行充分論證和分析,要進行認真的調研和信息收集工作;根據(jù)需求、未來發(fā)展、資金等初步確定設備的定位,并對設備的技術參數(shù)及配置標準進行論證;要對比分析同檔次各生產廠家產品的優(yōu)劣,了解技術的先進程度、配套耗材和配件的價格、試劑的開放程度、維修的成本、校準的方式等,綜合評定設備的適應性、可靠性、可維修性;建立“精算”意識,通過充分論證,編制嚴謹、完整、科學的預算,為設備的招標采購打好基礎。
2.3 發(fā)揮設備科作用
2011年3月24日衛(wèi)生部頒發(fā)《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學裝備管理辦法》,對設備科在設備調研、預算的編制、實施等方面明確賦予職責。設備科要在設備的技術層面,掌握國內外同檔次設備的新技術、新進展,更要勤學苦鉆、精于技術,發(fā)揮自己專業(yè)優(yōu)勢,指導使用科室,做好預算立項論證工作,并通過開展技術、經濟論證的方法,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2.4 信息公開透明
2.4.1 科室公開
科室引進或更新設備,特別是大型設備,應按照程序,在全科范圍公開討論、評審,對設備購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對科室發(fā)展和成本核算的影響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論證,對需要購買設備的定位、配置和參數(shù)進行討論。通過科室公開評審,并且經過科室2/3以上的人員簽字確認才能通過。
2.4.2 單位內部公開
科室上報的項目,應通過單位公開評審。集體評審組由申請科室、設備科、財務科、醫(yī)務科、相關科室、設備委員會、單位領導等組成。申請科室通過PPT介紹項目情況,設備科和財務科分別從單位設備配置和資金角度分析論證,所有的預算項目通過量化打分、排序的方法產生[7]。
2.4.3 設備預算資金公開
設備預算資金公開方式:① 在單位網站的采購信息欄公布;② 在招標公司公示采購信息時注明設備預算,同時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設備的預算資金。
2.4.4 技術參數(shù)公開
對于設備的技術參數(shù),杜絕排他性,原則上應包含3家以上的產品,否則,必須提出足夠的理由。同時可以探索在單位信息網上公開技術參數(shù),接受監(jiān)督,避免傾向性,對提出的質疑,及時修正,確保公平。
2.4.5 中標信息公開
目前已有地方衛(wèi)生主管部門開始建立設備采購成交信息平臺,各單位在采購完成后,將設備名稱、中標價格、基本配置、主要售后服務條款等內容上傳到信息平臺,定期公示,便于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之間參考和交流。
2.5 必要的預算調整
設備預算審批后,須按照預算金額、項目名稱嚴格執(zhí)行,但是設備從立項到實施招標跨越時間較長,在執(zhí)行預算前,應根據(jù)市場行情、技術的發(fā)展、使用的需求變化,對預算項目重新評估,對預算金額及技術參數(shù)做相應的調整,以確保采購的設備更好地滿足需求。
總之,通過制度建設、公開信息、做好論證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資金,滿足工作需要,還可以通過預算規(guī)劃,突出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定位特點,體現(xiàn)單位整體戰(zhàn)略發(fā)展,為提升單位核心競爭力提供強有力支撐[8],從而達到設備預算的預期目的。
[1] 林崇健,何思中,丁書琴,等.醫(yī)院經營管理核心量化指標的規(guī)劃與預算[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2,32(8):59.
[2] 李瓊.新醫(yī)改政策下醫(y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探討[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2,32(8):32.
[3] 趙紅.醫(y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1,(6):174-175.
[4] 戴順平.醫(yī)院大型醫(yī)療設備管理淺析[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3, 34(8):118.
[5] 張箐.探索醫(yī)療體制改革下醫(yī)院預算的新思路[J].中國總會計師,2010,7(2):129-130.
[6] 張麗君.醫(yī)院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0,30(11):19.
[7] 尹遠芳,黃葭燕.大型醫(yī)用設備投入的多指標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3,28(6):68-71.
[8] 由寶劍.現(xiàn)代醫(yī)院全面預算管理理論[M].1版.西安:西安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2-3.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Medical Equipment Budget Management
WANG Ya-jun1, PAN Fan2a, ZHANG Yao-chan2b
1.Department of Equipment, Shaanxi Cancer Hospital, Xi’an Shannxi 710061, China; 2.a.Department of Finance; b.Department of Equipment, Blood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Shannxi 710061,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should be bought and updated according to budg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budget: system, quality, strain capacity and capital util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budget is not given adequate importan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rough perfecting regulation and information-public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idea of“accuracy”, collecting adequate information for budget demonstration and adjusting the budge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conditions,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budget can be fully achieved.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budget management; budget making; bidding and procurement
R197.39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4.10.031
1674-1633(2014)10-0093-02
2014-04-21
2014-09-01
張瑤嬋,高級工程師,陜西省血液中心設備科主任。
通訊作者郵箱:zyc52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