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偉軍 賴碎麗 周玲玲
1 浙江省青田縣鶴城鎮(zhèn)城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 323900; 2 青田縣山口中心衛(wèi)生院; 3 青田縣鶴城中心衛(wèi)生院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第三大疾?。?]。為了解青田縣城東社區(qū)居民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危險因素,建立以社區(qū)為基礎的糖尿病綜合防治模式,為糖尿病社區(qū)干預提供依據(jù),2013年12月份對青田縣城東社區(qū)糖尿病患病情況進行基線調查。
1.1 對象 選擇城東社區(qū)所轄3個居民小區(qū)中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常住居民是指在當?shù)鼐幼“肽暌陨稀?/p>
1.2 調查方法 采取單純隨機抽樣方法,抽取3個居民小區(qū)年齡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各150人,共450人,通過面對面訪談調查,填寫調查表,并進行體格檢查(血壓、血糖、身高、體重、腰圍)。統(tǒng)一采用“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調查表”,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資料、糖尿病患者的知信行調查。
1.3 診斷標準
1.3.1 糖尿病判斷標準:參照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標準,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定義為糖尿?。海?)空腹血糖(FBG)≥7.0mmol/L;(2)本次調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3)經縣級以上醫(yī)院確診為糖尿病。
1.3.2 高血壓判斷標準:采用WHO的最新診斷標準,即收縮壓(SBP)≥140mmHg(1mmHg=0.133kPa)及/或舒張壓(DBP)≥90mmHg,或曾在縣級以上醫(yī)院確診為高血壓者。
1.3.3 體質指數(shù)(BMI)判斷標準:根據(jù) WHO推薦的標準,BMI<24.9為正常,BMI 25~30為超重,BMI>30為肥胖。
1.4 統(tǒng)計分析 調查表經核查后,采用SPSS16.0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2.1 糖尿病患病率比較 調查450人中,查出糖尿病患者32人,患病率7.11%。
2.2 不同性別糖尿病患病情況 按性別因素分析:調查男性226人,檢出糖尿病患者15人(6.64%);調查女性224人,檢出糖尿病患者17人(7.59%),性別與糖尿病患病率無明顯關聯(lián)。
2.3 各年齡組糖尿病患病情況 按年齡因素分析糖尿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逐漸增高,見表1。
2.4 按遺傳因素分析 調查的450人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143人,其中查出糖尿病患者21人,患病率高達14.69%。而沒有該病家族史的307人共查出糖尿病患者11人,患病率3.58%。
2.5 居民BMI與糖尿病患病率比較 按體重指數(shù)調查分
析表明,糖尿病患病與超重或肥胖存在關聯(lián),見表2。
表1 各年齡組糖尿病患病情況
表2 居民BMI與糖尿病患病率
2.6 按高血壓因素分析 調查的450人中共查出高血壓患者63人,患病率14.00%,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6人,患病率9.52%。而無高血壓的387人中,糖尿病患者26人,患病率6.72%,兩者之間有差異。
2.7 生活習慣因素與糖尿病患病率比較 按吸煙飲酒等生活習慣因素分析,調查的450人中吸煙者113人,糖尿病患者11人,患病率9.73%;不吸煙者337人,糖尿病患者21人,患病率6.23%;吸煙者患病率高于不吸煙者。飲酒者136人,糖尿病患者10人,患病率7.35%;不飲酒者314人,患病者22人,患病率7.00%;飲酒與不飲酒者患病率差異不明顯。口味咸者108人,患病者8人,患病率7.41%,口味一般者342人,患病者24人,患病率7.02%;口味對糖尿病無顯著影響。油脂攝入多95人,患病者9人,患病率9.47%;油脂攝入少者355人,患病者23人,患病率6.48%;油脂攝入量對糖尿病有顯著影響。
2.8 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比較 城東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調查結果為:32人糖尿病患者中,20人(62.5%)患者知道自己有糖尿病,19人(59.4%)接受降糖治療,9人(28.1%)血糖得到控制。
調查結果顯示,城東社區(qū)18周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7.11%,高于浙江省衛(wèi)生廳公布的浙江省18歲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5.94%[2]。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高血壓、吸煙、高油脂攝入均與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關,是該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城東社區(qū)糖尿病患病率處于較高水平,嚴重影響當?shù)鼐用竦纳眢w健康,也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故加強對糖尿病的預防控制顯得非常重要。從發(fā)達國家慢性病防治的成效看,以社區(qū)為基礎的慢性病綜合防治是非常有效的途徑[3,4]。在糖尿病社區(qū)防治中我們要重視以下3點:(1)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使社區(qū)居民掌握健康知識,形成良好的健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行為,最終提高健康素質[5]。(2)積極開展不良生活干預工作,特別是針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實施重點干預,達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3)對糖尿病患者均予建檔,實行分級管理,及時記錄隨訪情況,定期監(jiān)測血糖、血壓,針對具體情況予以個性化治療。
本次調查表明,城東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不理想。有報道,約3/4的糖尿病患者無癥狀,難發(fā)現(xiàn),得不到及時診治,慢性并發(fā)癥增多[6]。因此除了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外,關鍵在于加大糖尿病篩查力度,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并使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和堅持規(guī)范治療以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的重要性,從而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1996-2000年國家糖尿病防治規(guī)劃綱要〔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雜志,1996,4(2):49-50.
[2]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與行為生活方式調查報告〔R〕.2011:20-21.
[3]馮雅靖,趙文華.英國和芬蘭減鹽策略的成功經驗與啟示〔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10,3(5):52-56.
[4]徐海泉,徐建偉,馬冠生.減鹽防控高血壓的科學證據(jù)和實踐〔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2,18(10):75-78.
[5]陳宇琦,林德南,張丹霞,等.深圳市副田區(qū)下沙社區(qū)居民健康知識與行為基線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10):901-903.
[6]楊紅,張云君,方萍,等.社區(qū)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基線調查分析〔J〕.地方病通報,2008,23(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