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富小紅,賈雪飛,楊繼紅,孫穎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老年醫(yī)學部,北京 100730)
·護理專欄·
高齡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護理對策
賈靜,富小紅,賈雪飛,楊繼紅,孫穎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老年醫(yī)學部,北京 100730)
急性腎損傷(AKI)作為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其表現(xiàn)為腎功能急劇下降,短時間內出現(xiàn)血清肌酐進行性升高及尿量減少[1]。老年人對各種腎損傷因素的敏感性增高,極易發(fā)生AKI,而且年齡越大,發(fā)生AKI的概率越高[2]。本研究通過對39例高齡老年AKI患者進行密切觀察、護理和隨訪,以期積累護理經(jīng)驗,改善患者預后。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年1月至6月在本院老年醫(yī)學部住院的39例高齡老年AKI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齡80~100歲,平均年齡(93.5±4.6)歲,體質量指數(shù)(22.0±3.6)kg/m2。有慢性腎臟?。–KD)基礎33例(84.6%)。
AKI診斷標準符合2012年KDIGO臨床實踐指南定義[3],即血清肌酐在48 h內增高≥26.5μmol/L;或在已知或假定疾病發(fā)生7 d內,血清肌酐較基線值增加≥1.5倍;或尿量<0.5 mL·kg-1·h-1,時間超過6 h(排除梗阻性腎病或脫水狀態(tài))。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經(jīng)腎內科??漆t(yī)生會診,分析致病誘因、指導治療方案。觀察、隨訪高齡老年患者發(fā)生AKI的臨床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記錄患者AKI發(fā)生前后血生化、血常規(guī)及24 h尿量。對發(fā)生AKI的高齡老年患者結合個體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方案。隨訪至AKI發(fā)生后3個月,總結臨床護理效果及轉歸。
1.3 護理對策
1.3.1 積極預防及控制感染
1.3.1.1 保持呼吸道通暢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存在通(換)氣功能障礙,引流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成為控制感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有效咳嗽,帶出肺底部分泌物;給予力弱者定時使用CoughAssist排痰機,在吸呼相快速的正負壓切換能使咳嗽變得更加有力和有效;對痰液不易咳出患者,給予超聲霧化,協(xié)助叩背排痰;對不能咳嗽者,采用密閉式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對于重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定期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充分吸痰。
1.3.1.2 避免誤吸 高齡老年患者吞咽功能減退甚至喪失,咳嗽反射差,口腔內唾液聚積,在患者突然講話或注意力轉移時即可發(fā)生嗆咳或隱匿性誤吸,即使在抗感染治療過程中也會經(jīng)常因隱匿性誤吸出現(xiàn)體溫的間斷升高和回落。因此,高齡老年患者進餐時應保持專注,臥床患者盡量坐位進餐;反復出現(xiàn)吞咽困難或進餐嗆咳情況,應給予鼻飼飲食,鼻飼患者在鼻飼前回抽胃液,鼻飼時搖高床頭大于45°,鼻飼后保持此體位30 min以上,盡量避免誤吸及胃內容物反流。反復因胃內容物反流發(fā)生誤吸者給予空腸喂養(yǎng)或胃腸外營養(yǎng)。盡管如此,因口腔內分泌物的隱匿性誤吸引起的肺部感染仍不可避免。
1.3.1.3 關注膽系感染及介入性操作 對于存在膽道、膽囊結石的患者,要給予低脂飲食,并注意進餐后反應,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腹部不適,要高度警惕膽系感染。本研究中雖有多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及尿管的患者,但僅1例與尿路感染相關,無與深靜脈置管感染相關的AKI病例。因此,長期留置尿管及中心靜脈導管在本研究中并不是引起AKI的主要因素。我們認為,對于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操作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發(fā)生導管相關性感染并不十分常見。
1.3.1.4 口腔護理 口咽分泌物的細菌吸入是老年人肺炎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重視監(jiān)測無法自理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對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病率具有重要意義[4]。在我們研究的39例AKI患者中,留置胃管的患者,每日予4%碳酸氫鈉口腔護理1~2次,經(jīng)口進食的患者予漱口水每日三餐后漱口。
1.3.2 容量監(jiān)測 準確記錄患者體質量及24 h出入量,口服及靜脈入液量需逐項記錄,尿量及其他排泄物如嘔吐物、引流液、腹瀉時糞便中的水分等盡可能準確測算。監(jiān)測電解質情況,防止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除非是針對容量過負荷狀態(tài),不應使用利尿劑來預防或治療AKI[5]。
1.3.3 藥物護理 老年人基礎疾病多,用藥復雜,如發(fā)熱患者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感染患者多種抗生素長期、大量、聯(lián)合使用,腫瘤患者應用化療藥物,及利尿劑的不合理應用等,均可引起AKI[6],因此,盡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制定個體化的用藥劑量。護士在給藥過程中,嚴格遵醫(yī)囑執(zhí)行給藥劑量,給藥時間間隔,以保證藥物的半衰期及有效性。同時嚴密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為用藥調整提供有力依據(jù)。
1.3.4 營養(yǎng)支持 針對不同老年患者的不同病因、基礎疾病、代謝狀態(tài)及自身營養(yǎng)狀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腸內和腸外營養(yǎng)方案,并通過合理安排各時間點的飲食,起到減輕腎臟損害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預后[7]。高齡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的減退,多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腸內營養(yǎng)采取低鹽、低脂、優(yōu)質蛋白、高糖、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對于需要采取胃腸外營養(yǎng)的患者,常采用卡文腸外營養(yǎng)制劑或根據(jù)腸外營養(yǎng)專家會診后配制的腸外營養(yǎng)方案,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39例高齡老年AKI患者經(jīng)積極治療及護理后,27例患者腎功能好轉或恢復,血清肌酐、尿素氮明顯下降,24 h尿量明顯增加,治療有效率69.2%。1例患者血肌酐繼續(xù)上升、但未達到終末期腎臟病(ESRD),1例進入維持性血液透析,1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25.6%,死亡主要原因為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消化道大出血等。39例患者中6例有行腎臟替代治療(RRT)指征,其中3例患者及家屬拒絕行RRT。3例患者進行了連續(xù)性床旁血液濾過治療,其中2例死亡,1例進入維持性血液透析。
隨著全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急性腎損傷作為老年人常見的危重癥疾病,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而作為在一線和患者接觸最頻繁的臨床護士,在AKI的診治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F(xiàn)階段AKI在醫(yī)院的整體病死率不容小視(20%),但在很大程度上AKI仍是可預防和可治療的。本次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結合致病誘因及高齡老人的病理生理特點,實施個體化的護理在疾病向良好方向轉歸中起到重要作用。感染得以控制的患者,腎功能都得到較好的恢復;容量監(jiān)測下的控制入液量、擴容利尿治療,使患者尿量增加,腎功能明顯好轉;落實基礎護理、細化的營養(yǎng)支持及嚴格的給藥管理,均使患者受益??傊?,針對AKI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預防和危害有了良好的認識,有利于AKI的預后和康復。
[1] Mehta RL,Kellum JA,Shah SV,et al.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report of an initiative to improve outcomes in acute kidney injury[J].Crit Care,2007,11(2):31.
[2] 程慶礫.老年人腎臟解剖生理學特點與腎臟疾?。跩].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6,25(1):74-76.
[3] 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uideline for Acute Kidney Injury.Section 2:AKI Definition[J].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2012,2(1):19-36.
[4] 丁誠,殷少軍.綜合評估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危險因素及預防策略[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2,18(3),183-186.
[5] Redfors B,Bragadottir G,Sellgren J,et al.Effects of norepinephrine on renal perfusion,filtration and oxygenation in vasodilatory shock and acute kidney injury[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1):60-67.
[6] 李青霖,程慶礫,馬強,等.老年急性腎損傷患者短期預后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34):2715-2718.
[7] Wooley JA,Btaiche IF,Good KL.Metabolic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quiring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J].Nutr Clin Pract,2005,20(2):176-191.
[8] Murphy F,Byme G.The role of the nurse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J].Br JNurs,2010,19(3):146-152.
R692.5
B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6.035
2014-10-10)
北京市科委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項目(Z13110 200400000);201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yōu)基金資助(2013277)
賈靜,主管護師,Email:bluebear_jia@sina.com
楊繼紅,博士,主任醫(yī)師,Email:yangjihong1@m(xù)ed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