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丹,王東明,豐文燕
(麗水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環(huán)境工程分院,浙江麗水323000)
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uch,學名:普通念珠藻),亦名地耳、地漿皮,屬于細菌界(Bacteria)、藍細菌門(Cyanobacteria)、念珠藍細菌屬(Nostoc),平時所見的是地木耳的原植體(thallus),它外由膠被包裹,內(nèi)由藻絲彎曲、相互纏繞而成[1]。地木耳營養(yǎng)豐富,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可以食用,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一種我國人民傳統(tǒng)的野生蔬菜。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民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們比以往更加注重身體的保健,地木耳更成為了人們的席上珍饈[2]。開發(fā)地木耳系列食品,以期挖掘其在食品、保健品領(lǐng)域的巨大開發(fā)潛力和市場前景,餅干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休閑食品,以小麥粉(可添加糯米粉和淀粉等)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jīng)調(diào)粉(或調(diào)漿)成形和烘烤等工藝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3]。本文研究研制地木耳韌性餅干,為地木耳產(chǎn)品生產(chǎn)提供參考。
1.1.1 試劑
3,5-二硝基水楊酸(DNS)、鉬酸銨、牛血清蛋白、考馬斯亮藍G-250、VC、中性蛋白酶等。
1.1.2 原料
低筋面粉、地木耳、生粉、小蘇打、食鹽、奶粉、食用油、白砂糖、香蘭素。
1.1.3 器材
水浴鍋、723 型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不銹鋼鍋、不銹鋼盆、電磁爐、搟面杖、砧板、不銹鋼刀、組織搗碎機、烤盤、烘烤箱等。
1.2.1 地木耳與餅干感官形狀有關(guān)的幾種成分測定
9 個不同地方的地木耳干品,分別來自江西、河南、黃山、山西、陜西、江蘇、湖南、青海、河北,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考馬斯亮藍結(jié)合法,還原糖含量測定:3,5-二硝基水楊酸(DNS)法,葉綠素a 含量定量測定:乙醇提取,分光光度法測定[4-5]。地木耳樣品干物質(zhì)含量測定:稱取2 g 樣品,烘干至恒重后稱量,計算地木耳每克干物質(zhì)中可溶性蛋白、還原糖、葉綠素a 含量。
1.2.2 地木耳韌性餅干制作工藝流程
原料處理→面團調(diào)制(溫水、白砂糖、油脂、地木耳、生粉、小蘇打、食鹽、奶粉、香蘭素)→輥軋→成形→烘烤→冷卻→成品[6-7]。
1.2.3 地木耳韌性餅干配方
地木耳韌性餅干配方見表1。
表1 地木耳韌性餅干配方Table1 Nostoc commune tenacity biscuits formula g
1.2.4 地木耳韌性餅干制作
1.2.4.1 不同烘烤溫度
干地木耳用蒸餾水浸泡至完全展開后清洗除雜,將地木耳切小塊,稱取20 g 地木耳小塊,加入其他原料,調(diào)制面團,再經(jīng)過輥軋、成形,分別于面火170 ℃、底火150 ℃,面火180 ℃、底火160 ℃,面火190 ℃、底火170 ℃,面火200 ℃、底火180 ℃,面火210 ℃、底火190 ℃,烘箱中烘烤7 min~9 min,取出冷卻,即成成品。
1.2.4.2 地木耳添加方式
地木耳處理形式為:地木耳切成小塊;地木耳用組織搗碎機打漿;地木耳組織搗碎機打漿,按1∶1000的比例加入中性蛋白酶水解10 min。取0、10、20、30、40 g 地木耳處理品,加入其他原料,調(diào)制面團,再經(jīng)過輥軋、成形,于面火180 ℃、底火160 ℃烘箱中烘烤8 min。
1.2.4.3 正交試驗方法
將地木耳打漿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根據(jù)水平因素表加入原料進行面團調(diào)制,加工制成成品,因素三水平見表2。
表2 因素水平表Table2 Factors and levels g
1.2.5 地木耳韌性餅干感官評價[3]
地木耳韌性餅干感官評定標準見表3,再根據(jù)地木耳韌性餅干感官性狀上的各方面表現(xiàn)適當扣分。
表3 地木耳韌性餅干感官評定標準Table3 Sensory properties evaluation criteria of Nostoc commune tenacity biscuits
地木耳與餅干感官形狀有關(guān)的幾種成分含量見表4。
表4 地木耳與餅干感官形狀有關(guān)的幾種成分含量Table4 Components of Nostoc commune associated with sensory properties of the biscuit
地木耳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蛋白、還原糖、葉綠素,不同地區(qū)其含量均有一定差異,與地木耳產(chǎn)地的生長條件、保存方法等有一定關(guān)系??扇苄缘鞍着c還原糖在餅干烘焙過程中,可參與美拉德反應(yīng),有利于改進餅干色澤與香味。地木耳葉綠素a 及其它色素在餅干烘焙過程中,部分沒有被破壞的色素可使餅干帶有一定程度的綠色色澤。
當烘烤溫度為面火180 ℃、底火160 ℃時,餅干的地木耳味濃郁,韌性餅干松脆。當烘烤面火小于180 ℃時,烘烤時間長,且韌性餅干有焦邊。當烘烤面火大于180 ℃時,韌性餅干無地木耳味,且有焦邊與很少的凹底。面火180 ℃、底火160 ℃時,地木耳韌性餅干綜合評分最高。
添加地木耳小塊,韌性餅干外形完整,花紋清晰,厚薄基本均勻,不收縮,不變形,不起泡;呈棕黃色,帶點綠色,有黑色小點,色澤基本均勻,表面有光澤,無過焦現(xiàn)象;口感松脆,不粘牙,無油污,無異物;斷面結(jié)構(gòu)有呈多孔狀,無大孔洞。隨著地木耳小塊添加量增加,餅干的地木耳味就越濃郁,地木耳小塊添加量為40 g時,韌性餅干感官評定綜合分數(shù)最高。
添加地木耳打漿液,韌性餅干無黑色小點,韌性餅干地木耳風味隨著地木耳添加量的增加,餅干的綠色色澤更深,越突出了地木耳餅干的特色。地木耳打漿液添加量為40 g 時,感官評定綜合分數(shù)最高。地木耳打漿后,加入中性蛋白酶水解,制作的餅干綠中帶點黃色,餅干品質(zhì)也會隨著地木耳漿液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同樣添加量下,地木耳打漿與打漿并加蛋白酶水解相比,加入地木耳打漿液的餅干綠色色澤及地木耳味更深、更濃。地木耳切小塊對餅干品質(zhì)的影響相對比較小,且有小黑點。地木耳3種添加方式中,以添加地木耳打漿液為佳。
正交試驗結(jié)果分析見表5。
在地木耳韌性餅干制作過程中,對餅干外形、色澤、結(jié)構(gòu)、風味、口感等品質(zhì)的綜合影響從主到次,依次是地木耳添加量、生粉添加量、食鹽添加量、小蘇打添加量。生粉添加量為1.2 g(A3)時效果明顯優(yōu)于0.8 g(A1)、1.0 g(A2);小蘇打添加量為0.6 g(B1)時效果明顯優(yōu)于0.7 g(B2)、0.8 g(B3);生粉添加量為0.6 g(C3)時效果明顯優(yōu)于0.4 g(C1)、0.5 g(C2);地木耳添加量為40 g(D3)時效果明顯優(yōu)于20 g(D1)、30 g(D2)。地木耳韌性餅干最佳配方是A3B1C3D3,即低筋麥粉100 g、地木耳40 g、小蘇打0.6 g、食鹽0.6 g、生粉1.2 g、油20 g、糖20 g、水40 g、香蘭素0.1 g、面火180 ℃、底火160 ℃,制成的地木耳韌性餅干外形完整,花紋清晰,厚薄基本均勻,不收縮,不變形,不起泡,綠色帶點黃色,色澤基本均勻,表面有光澤,無過焦現(xiàn)象;具有餅干應(yīng)有的香味,無異味,地木耳味濃;口感松脆,甜度適中,不粘牙;無油污,無異物;斷面結(jié)構(gòu)有呈多孔狀,無大孔洞。
表5 正交實驗結(jié)果Table5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地木耳作為餅干生產(chǎn)原料,所含的可溶性蛋白、還原糖、葉綠素可影響餅干感官性狀,地木耳添加量越多,餅干綠色色澤越明顯,烘烤后散發(fā)出的地木耳氣味越濃郁,風味增強,地木耳餅干風味特點與地與地木耳處理方法有關(guān),以添加地木耳打漿液效果最佳。影響地木耳韌性餅干的最重要因素是地木耳添加量,其次是生粉添加量、食鹽添加量、小蘇打添加量。地木耳應(yīng)用于餅干生產(chǎn),色香味俱佳,擴展了地木耳應(yīng)用范圍,豐富了餅干花色品種。
[1] 王志勇,曾青蘭,李曉宏.適宜地木耳生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土壤養(yǎng)分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33(4):634,698
[2] 王云,彭友林,黃建韶地,等.木耳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02(4):40
[3] 魏永義,豆康寧,鄧玉杰.餅干感官評價研究[J].農(nóng)業(yè)機械,2011(10):116-117
[4] 陳鈞輝.生物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 王學奎.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M].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高永欣,胡秋輝,楊文建,等.香菇餅干加工工藝優(yōu)化與特征香氣成分分析[J].食品科學,2013,34(8):58-63
[7] 王雪波,鄧建華.蕨菜餅干制作工藝的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29(1):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