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華,劉 波,樊金華
(山東省濟寧市水利局,272019,濟寧)
泗河是山東省濟寧市大型山洪河道,流經泗水、曲阜、兗州、濟寧高新區(qū)、鄒城、任城、微山等7個縣(市、區(qū)),干流全長159km。泗河砂資源豐富,估算儲量6000萬m3,規(guī)劃可采儲量2286萬m3。
受經濟利益驅使,泗河違法采砂曾經非常猖獗,部分河段形成亂挖濫采混亂局面,不僅影響防洪安全,損毀了水利工程,而且損毀灘地農田、林木、道路,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干部群眾反映強烈。2008年以后,濟寧市借鑒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經驗,從健全法規(guī)制度、聯合整治入手,堵疏結合,綜合施策,強化執(zhí)法,規(guī)范管理,使泗河采砂管理局面逐步好轉,全河段采砂管理秩序總體有序可控。
2008年12月市政府出臺了 《濟寧市泗河河道采砂管理辦法》,明確了河道采砂管理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水利、國土資源、林業(yè)、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河道采砂管理的有關工作;河道采砂經營權出讓 (收費)由沿河縣(市、區(qū))政府組織實施,采砂許可證由沿河縣(市、區(qū))水利局審批發(fā)放。
市政府成立了河道采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泗水縣、鄒城市、曲阜市相繼組建了采砂管理機構,泗水縣在不增加編制的基礎上,從公安、交通運輸、水利、國土資源等7個部門抽調42名工作人員成立了正科級的河道管理局,專職負責轄區(qū)內河道砂資源管理工作,采砂實現了規(guī)范管理、有序開采。此舉不僅維護了工程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而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截至目前,泗水、曲阜、鄒城三縣(市)共收取采砂出讓費5600余萬元。
市政府下發(fā)了《關于開展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制定了 《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并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明確了沿河縣(市、區(qū))政府采砂管理的主體責任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工作責任。召開了沿河縣(市、區(qū))政府及市水利、國土資源、公安、交通運輸、港航、稅務、工商、漁業(yè)、林業(yè)等部門參加的聯合打擊非法采砂行動會議,就有關事項進行了安排部署。
針對泗河非法采砂情況,濟寧市水利局組織濟寧市泗河管理處等單位運用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在泗河沿線村莊張貼了禁采通告,埋設了禁采標志牌,共執(zhí)法90余次。根據濟寧市泗河管理處巡查發(fā)現的重大非法采砂問題,由市水利局、公安局聯合有關縣(市、區(qū))政府多次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始終保持對非法采砂的嚴打高壓態(tài)勢。2013年,在市水利局的指導下,泗河管理處配合任城、鄒城、曲阜等縣(市、區(qū))組織開展了治理河道非法采砂專項行動,共出動各部門執(zhí)法人員810余人次,依法處置非法采砂船只62艘、非法運砂車5輛,拆除采砂工棚43間,刑事拘留8人。
市政府領導不定期帶領水利、國土資源、公安、交通運輸、港航、稅務、工商、林業(yè)等部門對采砂整治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市河道采砂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多次組織執(zhí)法人員巡查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對督導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通報,下發(fā)督辦通知,要求有關縣(市、區(qū))加大執(zhí)法力度,對非法采砂船只嚴打不懈,對躲藏在泗河周邊水域的非法采砂船只也堅決清理取締。對部分非法采砂屢禁不止的水域,責成有關縣(市、區(qū))政府進行專項治理。
2009年市水利局組織編制了《泗河采砂規(guī)劃》,劃定了可采區(qū)、禁采區(qū)、保留區(qū),規(guī)定了禁采期和可采期,并報經市政府進行了批復。力求泗河采砂堵疏結合,努力實現采砂管理標本兼治的目標。
對河道采砂管理責任認識模糊,重視程度不夠,未按《濟寧市泗河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和《關于開展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落實河道采砂屬地管理和行政首長負責制規(guī)定;管理機構、人員、經費沒有真正到位;打擊非法采砂力度不夠。
對于河道采砂,多個部門、單位都有管理職責,但多年來未能形成有效的聯合執(zhí)法和監(jiān)管長效機制,僅由一兩個部門獨立執(zhí)法難以奏效。僅靠現行水法律法規(guī),非法采砂行政處罰數額受限,違法成本低,一般行政執(zhí)法不足以震懾違法分子。
一些沿河灘地種植戶、養(yǎng)殖戶私自轉讓砂礦資源,向非法采砂人員提供作業(yè)場所,甚至向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保護,助長了非法采砂行為。
盡管各級政府對非法采砂不斷進行打擊,短期內見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采砂管理的復雜性、艱巨性,加之一些非法采砂人員受暴利驅使,鋌而走險,致使非法采砂現象時常反復,難以根治。
從事河道非法采砂業(yè)主多為社會閑雜人員,背景復雜,甚至帶有暴力傾向,且與沿河村莊多有聯系,采砂機具易于藏匿。非法采砂往往在夜間進行,增加了執(zhí)法難度。非法采砂船只流動性強,且受執(zhí)法裝備等諸多因素限制,監(jiān)管十分困難。
河道采砂管理要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負責制,各縣(市、區(qū))要對轄區(qū)內的非法采砂船只進行徹底打擊。在本轄區(qū)內的要徹底清理,責無旁貸;對不在本轄區(qū)內但執(zhí)法時發(fā)現的非法采砂船也要堅決清理,按照“發(fā)現即取締”的原則進行打擊。發(fā)揮基層政府和村級組織的作用,從村級組織、基層政府做起,堵塞非法采砂漏洞。同時,加大對為非法采砂行為提供保護的有關人員的查處力度。
由泗河沿線縣(市、區(qū))政府集中對所轄區(qū)域內非法采砂、運砂船只進行清除和取締工作,以防非法采砂死灰復燃。對正在作業(yè)的和作業(yè)后轉移途中的非法采砂船只要嚴厲打擊,對停靠駐留在泗河及周邊水域逃避打擊的非法采砂船只也要一并清理取締。
研究制定河道砂資源管理辦法,對河道采砂的采、運、銷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進一步細化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
水利部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強化水法律法規(guī)宣傳,加強監(jiān)督檢查,及時發(fā)現、制止、通報非法采砂行為。
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等規(guī)定,對盜采、轉讓國家砂礦資源的行為進行查處。
公安部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采砂涉及犯罪的按照 “非法采礦罪”等進行處罰。
港航部門應按照《山東省水路交通運輸管理條例》對無船舶證書、無船舶名號、無船籍港開采、運輸砂的船舶進行嚴厲查處。
交通運輸部門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對運砂車輛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和從業(yè)資格進行嚴格檢查。
工商部門應按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國務院令第370號),依法沒收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等財物。
林業(yè)等部門應依據各自工作職責開展工作。
參照泗水縣的做法,市和有關縣(市、區(qū))政府應組建專門的河道采砂管理機構,在不增加人員編制的情況下,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專司河湖采砂管理,形成長效管理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