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鐵嶺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研究
張 磊
(鐵嶺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研究及觀察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0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5例癲癇患兒為觀察組,同時期的65例健康小兒為對照組,然后將兩組小兒的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水平進行比較,同時比較輕度、中度及重度患兒的檢測結果。結果觀察組的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重度患兒高于輕中度患兒,中度患兒高于輕度患兒,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較高,對于疾病診斷及疾病嚴重程度均有較高的臨床檢測意義。
血清;NSE;Hcy;IGF-1;細胞因子;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的臨床危害較大,臨床對于小兒的本病的診治與治療重視程度較高,與本病相關的血液研究也較多,其中細胞因子及其他多項指標的變化研究均不少見,但是對于其在本病患兒中的細致變化研究仍十分不足[1],臨床檢測價值尚未完全受到肯定,因此對其進行研究的價值較高。本文中我們即就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進行觀察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0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5例癲癇患兒為觀察組,同時期的65例健康小兒為對照組。對照組的65例健康兒童中,男35例,女30例,年齡1.0~12.8歲,平均年齡(8.3±1.0)歲。觀察組的65例患兒中,男36例,女29例,年齡1.0~12.9歲,平均年齡(8.4±0.9)歲,其中輕度20例,中度27例,重度18例。兩組的男女比例和年齡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取兩組小兒的外周靜脈血進行檢測,將其進行離心后,采集上清液檢測,檢測指標為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其分別以酶聯(lián)免疫法試劑盒進行定量檢測,然后將兩組小兒的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水平進行比較,同時比較輕度、中度及重度患兒的檢測結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的年齡、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水平(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處理,而男女比例(計數(shù)資料)進行卡方檢驗處理,軟件包為SAS5.0,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的血清NSE、Hcy、IGF-1水平比較:對照組的血清NSE、Hcy、IGF-1水平為(0.75±0.10)ng/mL、(5.84±0.61)μmol/L及(54.65±5.98)ng/mL,觀察組的血清NSE、Hcy、IGF-1水平為(1.25 ±0.16)ng/mL、(12.33±1.45)μmol/L及(123.53±13.91)ng/mL。觀察組中輕度患兒的檢測水平分別為(0.81±0.12)ng/mL、(7.28± 0.88)μmol/L及(95.26±10.11)ng/mL,中度患兒分別為(1.28± 0.18)ng/mL、(12.49±1.48)μmol/L及(125.95±13.98)ng/mL,重度患兒分別為(1.89±0.21)ng/mL、(16.93±1.68)μmol/L及(163.43±16.68)ng/mL。觀察組的檢測水平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中重度患兒高于輕中度患兒,中度患兒高于輕度患兒,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2.2 兩組的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對照組的血清IL-6、TNF-α及IL-1β水平為(5.25±0.57)pg/mL、(0.52±0.10)ng/mL及(6.05 ±1.13)pg/mL,觀察組的血清IL-6、TNF-α及IL-1β水平為(10.73 ±1.61)pg/mL、(1.39±0.21)ng/mL及(15.42±1.87)pg/mL。觀察組中輕度患兒的檢測水平分別為(7.24±0.66)pg/mL、(0.66 ±0.12)ng/mL及(8.14±1.16)pg/mL,中度患兒分別為(11.05± 1.65)pg/mL、(1.42±0.22)ng/mL及(14.93±1.79)pg/mL,重度患兒分別為(15.73±1.79)pg/mL、(2.35±0.29)ng/mL及(19.12 ±2.05)pg/mL。觀察組的檢測水平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中重度患兒高于輕中度患兒,中度患兒高于輕度患兒,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小兒癲癇是小兒中并不少見的一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其對小兒的生存狀態(tài)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臨床對本病的重視程度極高,相關研究也較多[2],其中關于血液指標在本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變化研究也并不少見。其中關于細胞因子及其他多項指標的變化研究均不少見[3-4],但是對于其細致的變化研究及在本病中的肯定性檢測價值的研究仍十分不足,因此對其進行探討的價值較高。本文中我們即就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進行研究,并與健康小兒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癲癇患兒的血清血清NSE、Hcy、IGF-1及IL-6、TNF-α、IL-1β等細胞因子均呈現(xiàn)高表達狀態(tài),且越為嚴重的患兒其檢測水平越高,從而肯定了其在此類患兒中的檢測價值。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血清NSE、Hcy、IGF-1及細胞因子在小兒癲癇中的檢測價值較高,對于疾病診斷及疾病嚴重程度均有較高的臨床檢測意義。
[1] 甘娜,尹飛,孔惠敏,等.IL-1β和NF-κB在慢性內側顳葉癲癇模型中的相互作用[J].神經(jīng)解剖學雜志,2013,29(6):637-643.
[2] 曹傳偉,梁燁,李天資.老年高血壓伴癲癇患者血尿酸與炎性細胞因子變化特點的研究[J].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2,7(02Z):24-25.
[3] 尹清,樹海峰,劉宏亮,等.難治性顳葉癲癇腦組織IL-6、IL-6受體及sIL-6R、sgp130的表達及意義[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2,11(6):605-608.
[4] Ozcelik AA,Serdaroglu A,Bideci A,et al.The effect of topiramate on body weight and ghrelin, leptin, and neuropeptide-y levels of prepubertal children with epilepsy[J]. Pediatr Neurol,2014,51(2): 220-224.
R742.1
B
1671-8194(2014)28-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