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正娟 李睿懿 李月榮 高 輝 高 華
(大慶市第二醫(yī)院外科,黑龍江 大慶 163461)
左肺上葉切除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
霍正娟 李睿懿 李月榮 高 輝 高 華
(大慶市第二醫(yī)院外科,黑龍江 大慶 163461)
目的通過左肺上葉切除術的手術護理和手術配合。方法對53例左肺上葉切除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結果全組53例手術過程順利,未發(fā)生并發(fā)癥,均痊愈出院。結論熟練的手術配合和護理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縮短手術時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肺葉切除術;手術配合;護理
左肺上葉切除術的適應于肺葉內的的中央型或周圍型肺癌;空洞性肺結核;結核球、支氣管結核狹窄。肺葉切除術是指切除病變肺組織,保全健康肺組織,從而解除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存質量。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對53例患者施行肺葉切除術,療效滿意,現(xiàn)將手術配合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齡35~68歲,平均51歲,其中肺腫瘤29例,肺結核22例,肺支氣管擴張2例。發(fā)病最短1個月,最長1年2個月。
1.2 手術方法:全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經右胸后外側切口進胸手術,均行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全麻,取健側側臥位,經患側腋下小切口,進胸后洗手探查病變范圍,確定病變部位即行肺葉切除。關胸前放置腔胸閉式引流管。
2.1 術前準備
2.1.1 心理護理:手術室護士于手術前1 d到病房訪視患者,主動安慰、鼓勵、關心患者,與患者及家屬充分交談,對其提出的質疑和詢問給予耐心的解釋和疏導[1],向患者解釋病情及手術方法,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及術中注意事項,介紹手術醫(yī)師的資歷、成功的同類手術等,消除其思想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主動配合手術和護理工作。
2.1.2 呼吸道的準備:因吸煙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非吸煙者高2~3倍[2],應嚴格要求患者戒煙2周以上;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分別坐位練習胸式深呼吸和平臥位練習腹式深呼吸;適當活動,練習有效咳嗽,增加肺活量。
2.1.3 器械、敷料與物品的準備:器官殘端縫合器,大直角鉗,肺動脈鉗,無損傷線。
2.2 巡回護士的配合
2.2.1 心理護理:剛入手術室時,患者最怕、最緊張的時刻,大多數(shù)的患者對手術效果和麻醉效果存有疑慮,擔心自己今后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會連累家人,顧慮重重,從而表現(xiàn)出憂郁、悲觀、絕望。此時巡回應態(tài)度和藹,熱情接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麻醉開始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墓膭?、交談,以分散注意力、麻醉誘導時,應減少患者暴露,給其蓋上小棉毯,以維護患者的隱私,防止影響術后康復。
2.2.2 麻醉的配合,常規(guī)于患者健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協(xié)助麻醉師在全身麻醉下行雙腔氣管插管和做好橈動脈、深靜脈的穿刺。
2.2.3 特殊體位的護理,體位護理,根據(jù)術式擺好側臥位,雙下肢屈曲,膝關節(jié)骨突部位和受壓部位墊氣圈,屈曲角度以患者舒適為宜,患者上肢放于手架上,適當調整高度和位置,四肢約束帶要松緊合適,防止影響血液循環(huán),在肌肉豐滿的地方黏好負極片,避免灼傷患者。
2.2.4 觀察生命體征,注意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心率,瞳孔及有無發(fā)紺、過敏性皮疹、尿量等情況,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師[1]。術前和術中均應密切配合麻醉師進行監(jiān)測。保持輸液、輸血管路的通暢,根據(jù)手術及麻醉情況調節(jié)輸液速度,防止速度過快引起肺水腫。術中配合麻醉師注意呼吸評估,特別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深度和節(jié)律的觀察。術中及時準確進行失血量的估計,及時補充血容量。
2.2.5 保證術野燈光的照明:由于手術胸部時,術野較深且周圍靜脈叢豐富,故應保證術野清晰,以免誤傷大靜脈、神經、周圍組織,所以在術前檢查無影燈的性能并調好燈光的亮度,由于手術是多野切口、時間長,為了確保手術安全,應備好可移動的無影燈。
2.2.6 嚴格執(zhí)行清點,查對制度:由于胸部與腹部器械兩臺,術畢,故巡回護士術前術后均應與器械護士逐一認真清點器械、紗布、縫針等,并準確記錄,嚴防術后器械紗布等遺留腹腔。術中應及時準確地備好器械,防止需要時再去取拿,延誤手術時間。
2.2.7 術中、術后做好病理的安放、登記:防止病理組織丟失或誤寫名稱巡回護士應認真做好病理的安放及登記手續(xù)。并督促送檢人員及時送檢[2]。
2.3 器械護士的配合
一般采用第6肋間標準切口,常規(guī)切開胸壁進胸,打開胸腔迅速準備吸引器,壓力不超過40 kPa,吸引時間不超過15 s,以免損傷胸膜,用熱鹽水(50~60 ℃)紗布或紗布墊填塞壓迫止血,紗布墊及時更換,避免溫度過低影響效果,病灶處理完畢后,清點器械、紗布,沖洗胸腔,安裝胸腔閉式引流管,關胸,手術結束。閉合支氣管殘端后,用溫生理鹽水沖洗胸腔并膨肺,驗證氣管殘端是否漏氣,確認無疑后,如果縱隔胸膜允許,再用5×14號圓針4號絲線縫合縱隔胸膜,包埋氣管殘端。術中應密切關注醫(yī)師的手術步驟和積極主動配合操作。在處理血管時的配合,特別重要的一點是準備好心耳鉗,以防萬一有難以控制的出血時,鉗夾肺門或大血管[3]。
左肺上葉切除術術危險性大,手術中胸腔大血管及創(chuàng)面出血,隨時有心跳、呼吸驟停的危險,故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必須具備較好的搶救技術。手術配合很關鍵,熟悉患者生理解剖特點,掌握正確手術步驟和手術器械的使用方法,術中做到迅速準確無誤的傳遞。確保2條靜脈通道暢通,嚴格掌握出血量進行輸血輸液。特別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吸氧,是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拔出氣管插管前徹底吸出呼吸道及口腔中的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待自主呼吸恢復平穩(wěn)時拔管。保持靜脈通道暢通,用止血鉗將胸腔閉式引流管夾緊,避免水封瓶中液體逆流而引起胸腔感染,隨時觀察患者呼吸情況,以便護送中缺氧、窒息時及時處置。
[1] 周愛玉,馬鳳嬌.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肺葉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0,5(1):84-86.
[2] 陳鴻義,王俊.現(xiàn)代胸腔鏡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997:89.
[3] 李夢櫻,劉淑芹,關麗艷.特殊護理技術與手術配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R473.6
B
1671-8194(2014)13-03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