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利 周菊英 符天曉 趙菊珍
(蘇州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放療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由于頸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特殊解剖部位,且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各種基礎(chǔ)疾病,采用手術(shù)治療的難度大〔1,2〕。放射治療是當前治療食管癌的一種主要的、安全且有效的手段,可以結(jié)合手術(shù),化療等其他的治療方式綜合治療,是治療食管癌的重要方法〔3,4〕。然而,多年來常規(guī)技術(shù)放射治療食管癌后患者生存率并未明顯提高,有學(xué)者〔5〕分析是因為局部病灶欠劑量以及分布不均引起的。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在劑量學(xué)上有明顯優(yōu)勢,能夠保護周圍正常組織、提高治療率,并且使靶區(qū)劑量分布均勻和充足〔6〕。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7〕的結(jié)果顯示適形放療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本文回顧性分析了老年頸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行3D-CRT后的長期療效及預(yù)后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3D-CRT的老年頸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38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學(xué)或者細胞學(xué)證實為食管癌;②無放療禁忌證且為首程放療者;③因年齡較大或有基礎(chǔ)疾病等因素未行手術(shù)切除。男25例,女13例;年齡65~86歲,中位74歲,≥70歲24例,<歲14例;病變部位:頸段10例、胸上段18例、胸中段6例、胸下段4例;病變長度:食管造影顯示治療前≤5.0 cm者15例、>5.0 cm 23例,病變中位長度為6.2 cm(1.1~10.9 cm);治療前進食情況:普食10例、軟食11例、半流食10例、流質(zhì)6例、滴水未入1例;有無穿孔征象:有穿孔征象25例、無穿孔征象13例;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3例、ⅡB期4例、Ⅲ期21例、ⅣA期5例、ⅣB期3例;有無局部復(fù)發(fā):15例患者有復(fù)發(fā)、23例患者無局部復(fù)發(fā);有無遠處遷移:16例有遠處遷移、22例無遠處遷移。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自2007年6月到2012年12月接受3D-CRT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影響預(yù)后的因素進行分析。
1.2.2治療方法 采用美國瓦里安公司的瓦里安23EX進行3D-CRT。將患者用熱塑體膜固定頭部和頸部,采取仰臥位。使用CT行頸部和胸部定位掃描,掃描方式為5 mm層厚,3 mm重建,掃描所得圖像通過局域網(wǎng)傳輸?shù)饺S治療計劃系統(tǒng),之后逐層勾畫大體腫瘤靶區(qū)(GTV)、臨床靶區(qū)(CTV)、計劃靶區(qū)和重要危及器官,其中GTV為依據(jù)食管造影、纖維食管鏡顯示的病變長度及CT顯示的區(qū)域腫大淋巴結(jié)及原發(fā)腫瘤區(qū)。CTV為腫瘤靶區(qū)前后左右的方向各外放0.4~0.6 cm,上下方向各外放2.0~3.0 cm。同時勾畫鄰近重要危及器官,限定靶區(qū)的處方劑量以及危及器官的劑量限制要求,從而給出確切處方劑量。治療計劃完成后,在X線模擬定位機上進行驗證,確保各個治療參數(shù)無誤以后實施治療。放射治療的劑量和方法:總處方劑量DT48~76 Gy,22~39次,在4.5~7.6 w內(nèi)完成,中位劑量為66 Gy。其中<50 Gy1例(2.6%)、50~59 Gy 4例(10.5%)、60~69 Gy 29例(76.4%)、≥70 Gy 4例(10.5%)。
1.3療效評價 患者均順利完成3D-CRT計劃,治療結(jié)束后隨訪4年,觀察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情況。
1.4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應(yīng)用SPSS20.0軟件,單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組間比較應(yīng)用雙尾的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應(yīng)用Cox回歸分析模型,并用似然比檢驗的向前引入法篩選變量。
2.1隨訪 截至2012年12月,隨訪54個月,失訪3例,隨訪率92.1%,隨訪滿1、2、3、4年的患者分別為38、35、30、24例。
2.2長期療效 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3D-CRT。全組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別為68.8%、56.2%、50.4%、44.6%;總生存率分別為65.9%、47.2%、35.8%、26.2%,中位生存期為12.3個月。無轉(zhuǎn)移生存率分別為71.6%、58.8%、50.7%、46.5%;無病生存率分別為:47.5%、33.5%、30.7%、26.2%。
2.3預(yù)后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3.1預(yù)后單因素分析 38例患者治療前進食情況(膳食或軟食vs半流、流食或滴水未入)、病變部位(頸段vs胸上段vs胸中、下段)、有無穿孔征象、病變長度、TNM分期(Ⅰ和ⅡA期vs ⅡB和Ⅲ期vs ⅣA和ⅣB期)、局部復(fù)發(fā)以及遠處遷移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β值分別為0.302、-2.353、3.253、0.072、2.434、4.012、0.405,P<0.05),其中病變部位為預(yù)后的保護因素,剩余6項為預(yù)后的危險因素。性別與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β=-0.206、0.56,P>0.05)。
2.3.2預(yù)后多因素分析 根據(jù)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將治療前進食情況、病變部位、有無穿孔征象、病變長度、TNM分期、局部復(fù)發(fā)以及遠處遷移進入Cox回歸分析模型,病變部位、有無穿孔征象、TNM分期以及局部復(fù)發(fā)為老年頸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獨立預(yù)后因素,β值為別為-0.810、0.580、0.479、00.798,均P<0.05。
放射治療是一種治療食管癌的有效手段,但老年食管癌患者行常規(guī)技術(shù)放射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不高,僅為10%左右〔8〕。3D-CRT通過逆向設(shè)計計劃,從三維方向上通過增或減射野數(shù)、調(diào)整射野的入射角度、改變射野的權(quán)重等方式來優(yōu)化3D-CRT治療法,從而保證醫(yī)師給出的腫瘤局部劑量提高卻不增加對周圍正常組織器官的損害,以此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從而進一步改善長期生存〔9〕,有研究〔10,11〕證實常規(guī)技術(shù)放射治療不能使得GTV體積達到理想劑量分布,因為并未考慮GTV體積中劑量的三維分布,因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局部的高復(fù)發(fā)率。3D-CRT和常規(guī)技術(shù)放療最大的差異是前者能夠明確腫瘤大小以及需照射的范圍之后設(shè)計照射野數(shù)的大小及劑量的均勻分布,這些都是常規(guī)技術(shù)放療所做不到的。本研究結(jié)果全組1、2、3、4年局部控制率、總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較以往的常規(guī)放射治療結(jié)果有所提高,但提高的不明顯,考慮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對象均為老年患者,本身合并有各種基礎(chǔ)疾病,且本次樣本量較小。
本次結(jié)果提示臨床分期是影響預(yù)后的因素,分期越早,預(yù)后越好,反之則反。與臨床分期相關(guān)的因素如治療前病變長度和療前進食情況也是影響3D-CRT預(yù)后的因素,病變越短、進食梗阻情況越輕則預(yù)后越好,反之預(yù)后越差。因此,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早期發(fā)現(xiàn)從而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
總而言之,3D-CRT用于治療老年頸部及胸上部食管癌的長期療效較好,能提高治療后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臨床分期越早、預(yù)后越好,有無穿孔征象以及局部復(fù)發(fā)仍是預(yù)后的獨立影響因素,如何采用3D-CRT減少穿孔征象和局部復(fù)發(fā)是值得今后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4 參考文獻
1Xu YP,Mao WM,Ma SL,etal.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treatment〔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1;33(12):925-8.
2王玉祥,祝淑釵,邱 嶸,等.三維適形放射治療T4期食管癌預(yù)后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11;38(6):690-4.
3Chen PC,Chen QX,Ni XH,et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esophageal sarcomatoid carcinoma〔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2;34(4):287-90.
4Zhu SC,Song CL,Shen WB,etal.Prognostic analysis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2;34(4):281-6.
5Zhang BH,Yang WJ,Zhao L,etal.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analysis of 109 patients with 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12;34(9):698-702.
6Ma DY,Tan BX,Liu M,etal.Concurrent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 phase 2 single-institution study〔J〕.Radiat Oncol,2014;9(1):28.
7王玉祥,祝淑釵,蘇景偉,等.頸及胸上段食管癌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療效分析〔J〕.腫瘤防治研究,2011;38(1):93-6.
8陳建新,楊勝利,彭明堯,等.109例食管癌三維適形放療療效分析〔J〕.吉林醫(yī)學(xué),2010;31(20):3224-5.
9Shen ZT,Wu XH,Li B,etal.Nedaplatin concurrent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48):9447-52.
10Song YP,Ma JB,Hu LK,etal.Phase Ⅰ/Ⅱ study of hypofractioned radi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for clinical T3-4N0-1M0 stage esophageal carcinoma〔J〕.Technol Cancer Res Treat,2011;10(1):25-30.
11Bao Y,Liu S,Zhou Q,etal.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for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linical efficacy and failure pattern〔J〕.Radiat Oncol,201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