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珠 李樹軍 鄭曉靜 苗春淼 魏 莉 郝 泉
(1 山西省畜牧獸醫(yī)局,太原 030001;2 山西省農業(yè)廳,030002)
據調查,近年來紫穗槐作為一種綠化美化環(huán)境樹種在山西栽培面積較大。同時,它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價值的蜜源粉源植物也越來越引起廣大蜂友的關注。為了使大家對山西的紫穗槐蜜源植物的面積、分布特點和養(yǎng)蜂價值有個初步的了解,現將我們的調研結果介紹如下:
據山西省特種養(yǎng)殖產業(yè)技術體系和山西省蜂業(yè)協會調查,在全省的11個市域內有9個市發(fā)現有紫穗槐蜜源植物分布,但主要集中在晉中、大同、朔州、呂梁、運城和忻州6個市域內(指總面積超過100公頃以上)。截止“十一五”末,全省約有紫穗槐蜜源面積為8306.5公頃。按照各市紫穗槐蜜源分布面積從多到少依次為:晉中市紫穗槐分布面積最大,為6729.6公頃,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1.02%;大同市面積次之,為411.3公頃,約占全省總面積的4.95%;朔州市面積為371公頃,位居全省第三約占全省總面積的4.47%;呂梁市面積298.1公頃,位居全省第四,約占全省總面積的3.59%;運城市面積為286.5公頃,位居全省第五,約占全省總面積的3.45%;忻州市面積為113.1公頃,位居全省第六,約占全省分布總面積的1.36%。長治市、臨汾市和太原市的紫穗槐分布面積相對較少,分別為72.0公頃、23.2公頃和1.5公頃。
如果將紫穗槐蜜源植物的生長密度按照林業(yè)調查專業(yè)分類方法分為稀疏、中等密度和較為稠密三個等級,那么晉中市的紫穗槐蜜源無論是總面積還是其中稠密部分所占比例均為最大,稠密部分所占比例為62.95%,質量相對較好;忻州市次之,紫穗槐蜜源稠密部分所占比例為55.35%,運城市排名第三,稠密部分所占比例為5.79%。
調查結果顯示,各設區(qū)市紫穗槐蜜源植物的“疏”、“中”、“密”比例按照密度從高到低排名依次為(如果稠密部分比例相同,則以中等密度較高者排序,高者在前):晉中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的面積分別為2490.8公頃、2.8公頃和4236公頃,生長密度比例分別為37.01%、0.04%和62.95%。忻州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的面積分別為30.6公頃、1939公頃和62.6公頃,生長密度比例分別為27.06%、17.59%和55.35%。運城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的面積分別為269.9公頃、0公頃和16.6公頃,生長密度比例分別為94.21%、0和5.79%。呂梁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的面積分別為274.0公頃、11.6公頃和12.5公頃,生長密度比例分別為91.92%、3.89%和4.19%。臨汾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面積分別為0公頃、23.2公頃和0公頃,生長密度分別為0、100.00%和0。大同市三個等級的紫穗槐蜜源的面積分別為371.2公頃、40.1公頃和0公頃,生長密度比例分別為90.25%、9.75%和0。朔州市紫穗槐蜜源的面積為371.0公頃、按照三個等級劃分其生長密度均屬于稀疏型。長治市的黎城縣、長子縣和太原市的陽曲縣雖然紫穗槐分布面積不大,但是均均屬于稠密型生長狀態(tài)。
為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山西紫穗槐蜜源重點縣的分布情況,現將我們的調查結果公布如下,供大家養(yǎng)蜂參考。調查結果顯示,在全省115個縣(區(qū)、市)中,僅僅只有23個縣(區(qū)、市)分布著紫穗槐蜜源(筆者注:其余縣也許有紫穗槐蜜源分布,只是由于時間倉促沒有調查統計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紫穗槐蜜源植物在全省各市分布很不平衡。例如,晉中市的昔陽縣和介休市就占了全省的78.13%。據調查,紫穗槐蜜源主要分布在山西的晉中市、大同市、朔州市、呂梁市、運城市和忻州市等6個市的8個縣(指分布面積超過100公頃的縣)。其中,紫穗槐蜜源分布面積在2000公頃以上的縣有2個;100~1999公頃的縣有6個。另外,紫穗槐分布面積在50~99公頃的縣有6個;10~49公頃的縣有7個;1.0~9.9公頃的縣有2個。
為了使廣大蜂業(yè)工作者更直觀地了解山西的紫穗槐蜜源分布狀況,現將我省紫穗槐蜜源分布面積在50公頃以上的13個縣,按照市域屬地和紫穗槐蜜源分布面積大小依次詳細公布如下:晉中市4個縣(區(qū)、市),即昔陽縣4262.5公頃、介休市2180.7公頃、壽陽縣103.1公頃和太谷縣56.6公頃。朔州市3個縣,即廣靈縣226.5公頃、朔城區(qū)196.6公頃和懷仁縣147.3公頃。呂梁市2個縣,即中陽縣257.9公頃和文水縣88.9公頃。運城市1個縣(市),即河津市250.6公頃。忻州市2個縣(區(qū)、市),即原平縣62.6公頃和忻府區(qū)50.5公頃。長治市1個縣,即黎城縣59.8公頃。
紫穗槐,別名紫花槐,棉槐等。為落葉灌木,叢生,高1~4 m。小枝灰褐色,被疏毛,后變無毛,嫩枝密被短柔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或橢圓形,11~25片。穗狀花序,長7~15 cm,常1至數個頂生和枝端腋生,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兩性,藍紫色,花藥深黃色?;ㄝ噻姞?,長2~3 mm,被疏毛或幾無毛,萼齒5裂呈三角形,較萼筒短。旗瓣心形或倒卵形,無翼瓣和龍骨瓣。雄蕊10枚,下部合生成鞘,上部分裂,包于旗瓣之中,伸出花冠外。子房上位。
紫穗槐耐旱、耐濕、耐寒、耐堿、抗風沙。多生于向陽干燥的山坡、丘陵、山谷、平原及路旁的砂石土壤中。
據調查,花期南北不一,山西紫穗槐花期與當地洋槐花后期銜接,平川道路兩旁或河灘為5月上中旬,山區(qū)為中下旬。一般來說,紫穗槐蜜源的主要特點是花粉極其豐富,誘蜂力特強。但在山西部分地區(qū)也流蜜良好,蜜源集中地區(qū)可以采到5 kg左右的商品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