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健
(白城中心醫(yī)院胸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胸腔鏡下胸膜固定術與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對比觀察
鄒 健
(白城中心醫(yī)院胸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對比觀察胸腔鏡下胸膜固定術與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方法對我院3年間收治的52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臨床療效、1年生存率、不良反應等進行統(tǒng)計比較。結果VATS組總有效率、1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應方面均高于DDP+STS組。結論胸腔鏡胸膜固定術是目前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針對于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也能使大多數(shù)患者從中受益,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
胸腔鏡;胸膜固定術;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
隨著人們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癌癥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由胸膜繼發(fā)惡性腫瘤引起的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數(shù)量也呈日益增多的趨勢。惡性胸腔積液多為血性,內含大量血細胞成分及血漿蛋白,如不及時施治,劇烈的消耗將迅速加重患者惡液質狀態(tài),加速患者死亡。因此,如何長期、有效的控制惡性胸水的生長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有著重要意義。我院對近年確診為惡性胸腔積液的52例患者進行了胸腔鏡下胸膜固定術與順鉑(DDP)+硫代硫酸鈉(STS)雙途徑化療的對比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選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3年間,我院住院治療確診為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52例,按患方治療意愿分為兩組。其中胸腔鏡下胸膜固定治療組(以下簡稱VATS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齡44~62歲,平均年齡55.1歲;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組(以下簡稱DDP+STS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齡47~80,平均年齡56.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VATS組均采用全麻、雙腔氣管插管下施術。術中健側臥位,取腋中線劍突水平肋間觀察孔,腋前線第5肋間操作孔,使用10 mm 30°胸腔鏡,吸除所有胸腔積液并分解粘連,電凝燒灼壁層胸膜可見癌結節(jié)以減少腫瘤負荷,均勻噴灑無菌滑石粉5 g,尤其留意胸膜頂及后肋膈竇,術后留置24#或28#引流管,直至24 h引流量少于100 mL并復查胸片證實肺完全復張后拔管,術后根據(jù)病理類型及病患耐受情況給予全身聯(lián)合化療。
DDP+STS組采用局部浸潤麻醉,彩超定位穿刺點,以靜脈穿刺導管行胸膜腔穿刺,每日引流胸腔積液1000~1200 mL,同時糾正低蛋白血癥,經胸片證實引流徹底后,配置0.9%氯化鈉溶液100 mL+順鉑90 mg/m2體表面積+2%鹽酸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磷酸鈉10 mg,沿胸引管注入胸腔并夾閉24 h,囑患者4 h內每15 min變換體以確保藥物均勻分布,同時靜脈緩慢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硫代硫酸鈉12 g,次日再次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硫代硫酸鈉8 g;24 h后開放引流管并觀察引流變化,效果不滿意者1周后重復治療1次,24 h胸引量<100 mL時拔管,療效不理想者長期帶管。治療結束2~3周后根據(jù)病理類型及病患耐受情況給予全身聯(lián)合化療。
1.3 評價標準
治療前均行超聲、胸正位片及胸部CT檢查,治療后復查超聲及胸正位片觀察療效。以WHO判定標準,即CR-胸腔積液消失持續(xù)4周以上、PR-胸腔積液減少50%以上持續(xù)4周、NC-胸腔積液減少不足50%或增加不超過25%持續(xù)4周、PD-胸腔積液顯著增加。
2.1 臨床療效比較:
VATS組完全緩解(CR)20例,部分緩解(PR)3例,總有效率95.8%。DDP+STS組完全緩解(CR)18例,部分緩解(PR)8例,總有效率92.9%。兩組治療效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1年生存率比較
VATS組1年生存率58.3%(14例)。DDP+STS組1年生存率46.4%(13例)。兩組1年生存率有顯著差異。
2.3 毒副作用比較
VATS組主要反應為發(fā)熱及胸痛,其中發(fā)熱16例,體溫多在38.5 ℃以下;輕-中度胸痛21例,大多需要注射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治療。DDP+STS組出現(xiàn)輕度惡心1例,未嘔吐;輕度胸痛2例,需口服鎮(zhèn)痛藥物治療。
惡性胸腔積液是癌癥晚期的常見并發(fā)癥,約50%的腫瘤轉移患者合并有惡性胸腔積液,其中肺癌和乳腺癌轉移患者約占75%[5],惡性胸水同樣也可見于原發(fā)的胸膜惡性腫瘤,如惡性胸膜間皮瘤等。由于大量胸腔積液壓迫肺臟及縱隔,可造成患者呼吸困難、心悸、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癥狀,加之大量的營養(yǎng)流失,病情往往急劇惡化,平均生存期僅3~12個月。我們通過對近年我院收治的52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治療的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胸腔鏡下胸膜固定術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1年生存率、平均置管時間均優(yōu)于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但同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較高。胸腔鏡下胸膜固定術是目前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總有效率國內外文獻報道均在90%以上,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為高齡或一般狀況差等原因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因恐懼等因素拒絕手術。針對這一患者群體,順鉑+硫代硫酸鈉雙途徑化療也能使大多數(shù)患者從中受益,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
[1] 王京,王天佑,呂可潔,等.應用電視胸腔鏡技術診治惡性胸水的臨床觀察[J].中國肺癌雜志,2007,10(1):56-62.
[2] 賈友明,張新.經皮肺穿刺活檢有關問題探討[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4):801-806.
[3] 王建軍,修明文,張建偉,等.電視胸腔鏡對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15):523-526.
[4] 劉桂香,李清釗,姚林.硫代硫酸鈉對順鉑所致腎毒性中和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1,28(5):29-30.
[5] 魏希強,謝亞琳.腫瘤壞死因子治療肺癌惡性胸水的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8):385s-389s.
R561
B
1671-8194(2014)1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