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捷
善始善終應用到訓犬中是指訓練科目要有完整性,從下達口令開始到結束訓練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虎頭蛇尾,有“善始”而沒有“善終”。
訓犬是一門很有講究的學問,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忽略了某些細節(jié),就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影響建立條件反射的速度及鞏固程度,甚至半途而廢。比如訓練犬“坐”,訓導員下達“坐”的口令(手勢可同時使用)后,采用提拉脖圈、按壓腰角、食物或銜取物引誘等非條件刺激手段,犬執(zhí)行口令做出了“坐”的效應動作,延緩數秒后,訓導員要么拉著犬走人,要么自個兒忙別的事,犬還傻愣愣地坐在那兒,還有的犬自動解除坐的動作,起身嗅這嗅那,隨地拾食或與其它犬玩耍,類似例子在訓犬中常有發(fā)生。這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即訓練有始無終,只有訓練開始時的口令手勢和非條件刺激,而沒有給犬下達結束科目訓練的指令及需要繼續(xù)完成的各項工作,長期以往易造成犬產生許多不良聯(lián)系,所訓科目的條件反射難以形成。訓犬中做到善始善終是不能忽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規(guī)范訓練程序;二是養(yǎng)成犬一令一動的良好習性;三是加速條件反射形成的速度及鞏固程度;四是培養(yǎng)犬在訓練中高度的注意力;五是克服和糾正犬自由散漫的陋習;六是促成訓練科目動作標準化;七是挖掘犬的潛力提升犬的“素質”;八是養(yǎng)成犬唯主人意志是從,加深彼此“親和”關系;九是規(guī)范訓導員自身訓練方法,提高影響手段的科學性。
那么,什么是訓犬中的“始”和“終”呢?兩者是如何界定的?不管是基礎科目,還是使用科目的訓練,都必須遵循一個基本流程,即:呼喊犬名(引起犬的注意力)——下達口令或手勢——使用非條件刺激——犬執(zhí)行口令做出相應的效應動作——延時效應動作持續(xù)作業(yè)過程——達到既定目標——解除科目訓練下達“游散”口令——同時結合撫拍、食物獎勵、物品銜取、“好”的口令等對犬進行充分獎勵,從而保持和提高犬的作業(yè)欲望,逐步改良和完善犬的神經類型。從以上流程不難看出,訓犬中的“始”就是呼喊犬名下達口令,“終”就是解除科目訓練下達“游散”口令,同時給予犬充分獎勵。在常規(guī)訓練中,做到善始容易,而做到善終卻非易事,況且“游散”和“好”的口令并不是單獨的一個科目,但它卻貫穿于整個訓練過程,下達“游散”和“好”的口令要特別注意火候和時機,特別注意與其它獎勵手段有機溶合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才能使訓犬過程既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以保持犬對接受科目訓練的余興,培養(yǎng)和提高犬的作業(yè)持久性。
不能做到善始善終是訓犬中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新訓導員,由于對訓犬專業(yè)不夠了解,對訓練流程一知半解,不經意間就走了彎路,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現象:1、訓練流程相互脫節(jié),有開始沒有結束,主要表現在基礎科目訓練中,特別是坐、臥、立等延緩科目。2、對使用科目訓練狀態(tài)缺乏預見性,中途出現問題沒有及時采取措施,浮皮潦草結束訓練。比如訓練犬追蹤中途出現脫線,沒有及時喚犬回來重新付予嗅源或在斷蹤點重嗅接蹤,當犬受到其它家畜干擾作業(yè)或意想不到的外抑制影響時不知如何處置,沒有及時平復犬的“心態(tài)”,調節(jié)犬的神經活動過程。3、訓練達到預期目的后對犬放任自流,養(yǎng)成不良習性而產生后遺癥,比如追蹤、鑒別結束后采用拋物銜取作為獎勵手段,犬銜物后到處亂跑,對物品亂撕咬咀嚼,結果把這一習性帶到“嗅嗅源”訓練中,犬一見到物品就想撕咬,根本不嗅,有的還出現假嗅,誤導訓導員的判斷。4、訓練結束后沒有對使用的物品物件及時處理,尤其是集體訓練,多頭犬作業(yè)相互干擾,比如嗅源和配物有沒有收拾干凈,鑒別罐、放置毒品炸藥的箱子等有沒有及時沖洗晾曬,會不會有殘留氣味對下次訓練造成影響。5、訓練失敗后沒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補救,得過且過,導致犬的作業(yè)能力每況愈下。訓犬實踐表明,不是每次訓練都是以成功而告結束的,沒能達到預期目的這是常有的事,犬只有在成功與失敗中重復比較才能逐步形成穩(wěn)定的作業(yè)能力,所以訓練失敗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訓導員怎樣去對待失敗。比如訓練犬隱蔽式銜取,當犬找不到隱藏的物品,訓導員應觀察犬,在即將失去耐心的節(jié)點上帶犬去找到物品然后給予充分獎勵。鑒別作業(yè)犬出現錯誤對號時,應及時降低條件,將嗅源或所求物直接放入鑒別罐中令犬嗅聞,讓犬及時得到強化。出現以上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業(yè)務不熟悉、犬先天遺傳的本能不夠理想、訓練環(huán)境過于復雜等等,但最主要的是訓導員自身不夠縝密、忽略細節(jié)、訓犬中馬虎使然。
既然訓犬是一門學問,那么做學問就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犯錯誤在所難免。正確面對錯誤、采取相應措施糾正和克服錯誤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筆者根據多年的訓犬實踐體會,認為有效克服善始不善終的錯誤,有以下幾項措施:1、系統(tǒng)學習訓犬理論知識,了解和掌握每一科目訓練的流程;2、做到訓前有計劃,訓后有總結,提高對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問題的預見性;3、克服急躁心理,訓犬要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在同一科目訓練中要合理安排訓練次數,避免犬產生厭煩心理而出現超限抑制;4、多參加集體訓練,相互觀摩學習、借鑒他人經驗為我所用;5、訓犬中不馬虎,注重細節(jié),既嚴謹又活潑,對犬要求嚴格但不苛刻,寓訓于樂,使犬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訓練,逐步培養(yǎng)和形成其作業(yè)能力;6、樹立職業(yè)榮譽感,訓犬絕不是為了好玩,對犬要充滿愛心,不溺愛不打罵。
做到善始善終,既是針對每一科目訓練的要求,也是針對整個訓犬過程的要求。一頭犬能否訓成,能否發(fā)揮其使用價值,靠的就是善始善終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犬的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和疊加的過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但培養(yǎng)不了犬的能力,還會使犬已經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趨于消退,從這個角度講,訓犬中做到善始善終其作用非同一般,這正是本文更深層次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