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娣,沈國珍,王麗娟,鄭菊萍,任 希,沈炎梅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濕性愈合理論是由1962年英國動物生理學家Winter博士首先提出,他認為干凈沒有結痂的濕潤傷口,其上皮細胞移行增生的速度快些,能加速傷口的愈合[1]。2000年8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在新頒布的創(chuàng)面醫(yī)療用品(外用藥和敷料)的行業(yè)指南中,將濕性療法確定為傷口處理的標準方法。濕性愈合理念及其方法對壓瘡治療的有效性也得到國內外傷口護士的臨床實踐驗證[2-4]?,F(xiàn)有臨床對壓瘡的濕性愈合治療方法是通過新型的濕性敷料得到實現(xiàn)[5],但新型濕性敷料價格昂貴,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6-7]。以紫草為主藥的中藥制劑治療壓瘡在臨床中取得不錯的療效[8-12],頗受護士和患者的歡迎,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依從性不高[13],遠遠不如新型的密封性敷料,究其原因是中藥制劑的使用過程繁復,又容易污染床單位,占用了護士和家屬的大量時間,故即使療效良好也較少被作為護理壓瘡的首要方法。本研究將紫草制劑和透明傷口敷料聯(lián)合應用,達到濕性愈合的臨床療效,同時具備方法簡便和價廉等特點。報道如下。
2011年6月—2014年1月,本院住院壓瘡患者73例,排除存在精神癥狀不配合治療患者3例,Ⅲ-Ⅳ期壓瘡患者5例,壓瘡部位不合適使用本項目方法的Ⅱ期壓瘡患者2例,癌癥晚期極度消瘦者2例;剔除觀察期內死亡患者1例。最終納入符合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委員會修訂診斷Ⅱ期壓瘡標準的患者60例。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紫草制劑組(觀察組)和水膠體敷料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壓瘡發(fā)生部位在髂部10例,尾骶部14例,耳部2例,踝部4例;給予紫草制劑聯(lián)合透明傷口敷料治療。對照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壓瘡發(fā)生部位在髂部8例,尾骶部 15例,耳部1例,踝部5例,肩部 1例;給予水膠體敷料治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1 材料
2.1.1 紫草制劑方。干紫草30 g、白芷30 g、冰片15 g、麻油500 mL。由本院制劑室1名主任藥師統(tǒng)一制成液體狀裝瓶備用。
2.1.2 水膠體敷料采用3 M公司生產的,產品規(guī)格10 cm×10 cm;透明傷口敷料(由不粘性吸收墊和薄膜背襯組成的密封性無菌透明敷料)3 M公司生產,規(guī)格6 cm×7 cm或9 cm×10 cm。
2.2 操作方法
2.2.1 觀察組操作由課題組成員完成,將患者壓瘡創(chuàng)面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如有水皰>3 cm,用無菌注射針筒抽出皰內液體 (水皰<3 cm則不處理),注意保持表皮完整,后用安爾碘液消毒,待干;用注射器將紫草制劑0.4 mL(或0.8 mL)注射在6 cm×7 cm(或9 cm×10 cm)的透明傷口敷料的不粘性吸收墊上,在不粘性吸收墊充分吸收紫草制劑后將透明傷口敷料平整覆蓋在壓瘡上,注意傷口敷料的不粘性吸收墊完全覆蓋壓瘡至邊緣外圍1.0 cm處的健康皮膚,如壓瘡表面干燥3 d更換1次,直至壓瘡皮膚愈合。如滲液較多,流于敷料外或敷料翹起暴露壓瘡時,及時更換。
2.2.2 對照組將患者壓瘡創(chuàng)面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洗,如有水皰>3 cm,用無菌注射針筒抽出皰內液體(水皰<3 cm則不處理),注意保持表皮完整,后用安爾碘液消毒,待干;用水膠體敷料(3 M公司生產)平整覆蓋在壓瘡創(chuàng)面上,注意敷料覆蓋壓瘡至邊緣外圍1.0 cm處的健康皮膚,如壓瘡表面干燥3 d更換1次,直至壓瘡皮膚愈合。如滲液較多,流于敷料外或敷料翹起暴露壓瘡時,要及時更換。
2.2.3 兩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護理相同,避免壓瘡局部皮膚過度受壓,每2 h翻身1次,避免過度摩擦和拖拉。
2.3 療效評價標準 以2周為治療周期,由課題組組員對壓瘡治療的療效進行評價,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和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委員會對壓瘡的診斷標準制定。治愈:痂皮脫落,局部組織修復,瘡面完全愈合,局部皮膚恢復正常組織形態(tài)。顯效:肉芽組織生長,壓瘡表面面積縮小50%以上,Ⅱ期壓瘡轉為Ⅰ期壓瘡。有效:分泌物流出液減少,瘡面縮小50%以下。無效:壓瘡表面滲出物未減少,壓瘡表面面積擴大,臨床癥狀無改善或惡化。本課題以治愈、顯效和有效計算壓瘡治療療效的總有效率。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患者Ⅱ期壓瘡療效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治愈26例患者,觀察組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1例,有效2例,無效1例;兩組總有效率均為97%(29/30),經確切概率法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兩組患者壓瘡治療有效時間和換藥費用比較
觀察組的壓瘡治療有效時間快于對照組,換藥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壓瘡治療有效時間和換藥費用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壓瘡治療有效時間和換藥費用比較(±S)
組別 n 壓瘡治療有效時間(h) 換藥費用(元)對照組 29 156.56±63.23 69.86±29.67觀察組 29 118.29±73.37 48.69±40.38 t 2.14 2.28 P<0.05 <0.05
4.1 紫草制劑聯(lián)合透明傷口敷料能有效治療Ⅱ期壓瘡 壓瘡屬中醫(yī)學“席瘡”范疇,申斗垣在《外科啟玄》曰:“席瘡乃久病著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閭,致?lián)p而又損,晝夜呻吟也”。內因為久臥傷氣耗血,氣血兩虛;外因為局部受壓,氣血運行不暢,造成淤滯惡化,形成瘡瘍。Ⅱ期壓瘡患者局部皮膚出現(xiàn)褐色紅斑,繼而紫暗紅腫,或有破損;苔薄,舌邊有淤紫,脈弦,屬氣滯血淤證期[14]。此期中醫(yī)治法以理氣活血治療為主,中藥方劑多采用收斂、防腐生肌、活血化淤、清熱解毒等藥物。本研究紫草制劑主藥紫草對壓瘡創(chuàng)面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輔藥麻油起到使創(chuàng)面濕潤促進肉芽生長和預防感染,白芷和冰片起到消腫鎮(zhèn)痛的功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對Ⅱ期壓瘡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消炎、消腫、鎮(zhèn)痛功效[15]。將紫草制劑注射在透明傷口敷料上,貼敷于壓瘡,形成一個密封的環(huán)境,保持瘡面潔凈,避免二次感染,并使紫草制劑藥液24 h持續(xù)作用,對Ⅱ期壓瘡治療有效。
4.2 紫草制劑聯(lián)合透明傷口敷料治療Ⅱ期壓瘡,能減輕護士的工作量和降低壓瘡換藥費用 壓瘡受到越來越多的臨床護理專家的關注,專家們認為應針對不同時期的病理特點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16]。本課題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Ⅱ期壓瘡所使用的治療方法均為濕性愈合方法。對照組患者使用的水膠體敷料是公司提供的濕性敷料,觀察組患者使用的敷料,是臨床護士利用公司提供透明傷口敷料 (密封型敷料)和醫(yī)院自制的中藥制劑紫草制劑結合,臨床現(xiàn)制成密封型濕性敷料。水膠體敷料對Ⅱ期壓瘡的治療功效得到了護理同行的肯定[17],本研究表明紫草制劑聯(lián)合透明傷口敷料制成的敷料對Ⅱ期壓瘡患者是有效的,總有效率97%,在科學的傷口護理理論循證支持下,將紫草制劑和透明傷口敷料聯(lián)合運用,使中藥組方治療壓瘡功效和現(xiàn)代先進的新型保濕型醫(yī)用敷料有機結合,有效促進壓瘡創(chuàng)面的快速愈合(P<0.05),在保證治療有效性的前提下,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又能夠降低患者的換藥費用(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Ⅱ期壓瘡都有效的條件下,觀察組比對照組更快地使Ⅱ期壓瘡愈合,且更節(jié)約患者的經濟費用。
[1]許冬梅.濕性愈合療法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25):22-24.
[2]蔣琪霞,申 萍,劉 云,等.改良式濕性療法治療老年壓瘡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20(11):1182-1185.
[3]蔣琪霞,徐格林,劉新峰.神經內科患者壓瘡不同清創(chuàng)方法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197-200.
[4]Keryln C.Wound care m anu al[M].5th Edition.OsbornePark,Western Australia:The Silver Chain Foundation,2005:45-93.
[5]龔祖光,范 婷,朱敦深.淺談水膠體創(chuàng)面敷料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1,17(8):17-18.
[6]劉彩梅.壓瘡的濕性愈合療法與成本效益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2):19-20.
[7]李 卡,楊 婕,張麗娜.新型造口傷口治療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7):474-475.
[8]劉宏旭,李海玲.紫草膏外用治療褥瘡45例觀察[J].新疆中醫(yī)藥,2011,29(3):26.
[9]劉慧琴,陳紅娟,葉妙滿.自制紫草油治療Ⅱ、Ⅲ期壓瘡18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911,18(4):354.
[10]許 穎,許 丹,王 波.超激光治療儀合并紫草油治療褥瘡的護理[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1,21(3):311.
[11]劉 青.中藥辨證換藥法在Ⅲ期壓瘡護理中的運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4):129.
[12]韓巧梅,江躍華.紫草油聯(lián)合頭孢唑啉治療3期壓瘡的臨床護理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0,37(2):352.
[13]王俊杰,楊郁文,汪麗娟,等.中醫(yī)護理操作技術臨床應用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1020.
[14]李曰慶.中醫(y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98.
[15]張國娣,任 希,王麗娟,等.兩種護理操作法用于中藥治療Ⅱ期壓瘡的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11(33):1320-1322.
[16]劉 莉,康玉聞,林秋麗.中藥制劑貼敷治療護理壓瘡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13,19(12B):7.
[17]龔祖光,范 婷,朱 敦.深淺談水膠體創(chuàng)面敷料及其在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1,1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