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芬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兒科,上海 201700
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是兒科常見腸道炎癥性疾病之一,多因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所致,好發(fā)于夏秋季[1-2]。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治療常規(guī)給予抗生素靜脈滴注,但近年來隨著病原菌耐藥性增強,其治療效果逐漸下降,已無法滿足臨床需要[3]。本次研究選取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患兒120例,分別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加用頭孢呋辛鈉和喜炎平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治療后3 d大便常規(guī)轉陰率,退熱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等,探討頭孢呋辛鈉與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臨床效果差異。
選取我院兒科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患兒120例,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診斷標準[4],且年齡<2歲,并排除合并細菌性痢疾、壞死性腸炎者。入選患兒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頭孢呋辛鈉組(60例)和喜炎平組(60例);頭孢呋辛鈉組患兒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4個月~2歲,平均年齡為(8.06±1.34)個月,平均病程(2.56±0.74)d;喜炎平組組患兒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5個月~2歲,平均年齡為(8.01±1.32)個月,平均病程(2.49±0.71)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營養(yǎng)支持及止吐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頭孢呋辛鈉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用頭孢呋辛鈉靜脈滴注治療,即80mg/(kg.d)加入250 mL生理鹽水,2次/d;喜炎平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即1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2次/d;兩組患兒治療時間均為 4~5 d。
①記錄患兒治療后3 d行大便培養(yǎng)病原菌轉陰例數(shù),計算轉陰率;②記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
①顯效:治療后72 h內全身癥狀明顯減輕,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恢復正常;②有效:治療后72 h內全身癥狀有所減輕,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明顯改善;③無效:治療后72 h內全身癥狀,大便次數(shù)和性狀均未見好轉,部分見病情加重[5]。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分析分別選擇Epidata3.08和SPSS 18.0軟件;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判定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頭孢呋辛鈉組和喜炎平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6.67%(46/60),95.00%(57/60);喜炎平組患兒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頭孢呋辛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頭孢呋辛鈉組和喜炎平組患兒治療后3 d大便常規(guī)轉陰率分別為 51.67%(31/60),70.00%(42/60);喜炎平組患兒治療后 3 d大便常規(guī)轉陰率顯著優(yōu)于頭孢呋辛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23,P=0.027)。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頭孢呋辛鈉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 (3.55±0.67)、(5.36±0.82)、(4.31±0.83)、(5.94±1.02)d;喜炎平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2.10±0.45)、(3.22±0.66)、(2.24±0.48)、(4.05±0.86)d;喜炎平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頭孢呋辛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常見受累部位為小腸及結腸,多由致病性大腸桿菌、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侵襲致病[6-7]。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病機濕熱外毒內侵以致大腸濕熱蘊結、氣血虧虛,故治應以瀉熱解毒為主。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種純中藥制劑,主要藥理成分為穿心蓮內酯,具解毒涼血,清熱散結之效[8]?,F(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穿心蓮內酯可有效拮抗因細菌內毒素誘發(fā)高熱及炎癥反應,且對于多種革蘭氏菌和厭氧菌抑殺作用確切[9-10];同時其還具有提高免疫細胞增殖活性,加強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等作用[11-12]。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穿心蓮琥珀酸內酯對于細菌內毒素拮抗作用主要與其可破壞內毒素結構,進而阻斷下一環(huán)節(jié)炎癥細胞因子釋放有關[13-1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頭孢呋辛鈉組和喜炎平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 76.67%(46/60),95.00%(57/60);喜炎平組患兒臨床療效和治療后3 d大便常規(guī)轉陰率均顯著優(yōu)于頭孢呋辛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在改善消化道及全身癥狀,提高病原菌清除效果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喜炎平組患兒退熱時間、大便恢復正常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頭孢呋辛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證實與西醫(yī)抗菌藥物相比,喜炎平注射液用于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有助于縮短治療時間,促進病情康復。
綜上所述,相較于頭孢呋辛鈉,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可迅速緩解臨床癥狀體征,促進病原菌清除,并加快病情康復進程。
[1]宋金華.腸炎寧糖漿聯(lián)合頭孢曲松鈉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痢疾54例[J].中同中兩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2,20(3):132-133.
[2]王英姿,汪祝萍,程海英,等.頭孢克洛和頭孢克肟治療dxJL急性細菌性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8,33(11):S4-S6.
[3]陳鑒,章文華.培菲康加腸炎寧糖漿治療急性腸炎40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4(24):3247-3248.
[4]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867,1298.
[5]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4.
[6]Singha PK,Roy S,Dey S.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aniculata[J].Andrographis Fitoterapia,2003,74(7-8):692-694.
[7]于明啟.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126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11(5):75.
[8]施長城,張坤明,劉霞.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合并心肌損害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11,22(47):4495.
[9]李源.喜炎平注射液在兒科的臨床應用概述[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7,28(10):43-44.
[10]吳君.利巴韋林單用及聯(lián)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8):323-325.
[11]劉群,孟帥.頭孢克肟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07,28(12):1408-1409.
[12]唐軍.喜炎平注射液在兒科的應用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1):162-163.
[13]李曙光,葉再元.穿心蓮內酯的藥理活性作用[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5):984-986.
[14]張霞,吳迪,王家泰,等.穿心蓮破壞內毒素作用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0,7(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