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 《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8.013), 來自臺灣大學的Shu-Yen Lin等人研究了諾麗果(Morindacitrifolia L.)生長和果實發(fā)育期間的酚類物質積累。研究人員研究了30株諾麗果樹上3—8月的夏果和6—11月的冬果果實的生長。初次調查于可見花序直徑10 mm時開始。每個果實由97~104個小花組成。諾麗果果實特性包括兩個階段生長模式的特性,這些特性包括果實鮮重、干重、長、寬和體積等。包括花序開花在內(nèi)的果實生長初期階段的所有特性表現(xiàn)為S形,之后出現(xiàn)為期14天的停滯期(LP)。停滯期后是小果生長和發(fā)育,此期鮮果重、果實大小和體積呈直線型。底部果實著果前,總酚類物質含量很低,幾乎檢測不到莨菪亭。花期每克干物質中蕓香苷含量明顯比小果生長發(fā)育期高。莨菪亭隨著果實發(fā)育積累,每個果實莨菪亭含量為2~3 mg。酚類物質、蕓香苷和莨菪亭的積累模式為S形。本研究表明,諾麗果單果重可達100 g,生物活性物質含量可達70 g,最佳采收時期為花后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