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宏偉,邱 杰,李 勇,王建友
(新疆林業(yè)科學院 經(jīng)濟林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西梅屬于薔薇科李屬歐洲李種,有第三代功能性水果的美稱,是我國近年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新型果樹品種,果樹栽培上稱之為“歐洲李”或“西洋李”。新疆是其原產(chǎn)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1],西梅主要分布在新疆喀什、阿克蘇、巴州、和田、塔城、伊犁等地區(qū)。目前,新疆喀什地區(qū)伽師縣是西梅的重要種植基地,截止2012年底,全縣的西梅種植規(guī)模已達到8 000hm2,有3 300hm2的西梅已進入結果期,其產(chǎn)量已達3 000t;而且,伽師地區(qū)適宜的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等氣候環(huán)境條件已使西梅形成了一些當?shù)剡m生的優(yōu)良品種,但品種不同其品質也存在一定的差異[2]。西梅可鮮食,而制干后的西梅更易于保存,且其經(jīng)濟價值高[3-4]。西梅的制干方式多為自然晾曬,制干時間一般為20~30d,這種制干方式簡單粗放,常常受到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而且新疆西梅品種間制干特性的差異較大,以傳統(tǒng)制干方法獲得的產(chǎn)品質量低劣,因此需要對其制干工藝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一般認為,核果類鮮果制干采用控溫烘制法可以得到品質優(yōu)良的加工產(chǎn)品[5-6]。為此,本研究采用室內電熱烘干制干方法,對伽師縣品質優(yōu)良的西梅鮮果的制干工藝進行了研究,以期為當?shù)匚髅樊a(chǎn)業(yè)的發(fā)展及西梅干的加工生產(chǎn)提供技術參考和理論依據(jù)。
供試的西梅品種為‘法蘭西’(小果形)和 ‘女神’(大果形),供試西梅分別于2012和2013年的8~9月采自新疆喀什伽師縣。實驗處理西梅采取整果方式,剔除成熟度不合適的果實,并清除爛果及各種雜物,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晾干后用于制干試驗。
101-2ES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S-16A水分測定儀、JY2002天平、FA2204A電子天平。
分別參照GB/T 5009.7~9-2008食品中總糖的測定方法、GB/T 12456-2008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方法、GB/T 6195-1986水果、蔬菜維生素C 含量測定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GB 5009.5-2010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依次測定供試樣品中的總糖、總酸、維 C和蛋白質的含量;按照GB/T 5009.88-2008和國家相關標準分別測定其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含量;參照 GB 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方法(直接干燥法)測定其水分含量[7]。
采用干燥減重法測定其失水率,首先稱取處理前的新鮮西梅的質量,在西梅制干過程中每天于固定時間對干制西梅果實進行稱量,然后按下式計算其失水率:
采用正交試驗設計,以烘制溫度、堿液處理濃度,堿液溫度、堿液浸泡時間為試驗因素,每因素4個水平,并按L16(45)正交表安排試驗,以最終烘制時間為初步考核指標。
進行電熱烘干制干試驗時,首先對‘法蘭西’、‘女神’兩個品種成熟期鮮果的外觀、色澤、氣味及滋味、組織狀態(tài)、單果質量、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狀指標及總糖、總酸、含水量、維生素C、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各理化指標進行檢測;其次將經(jīng)過堿液預處理的西梅果實原料,按照正交試驗方案并以整果方式進行分批次電熱烘干制干試驗,每天定時測定樣品的質量;在制干試驗結束后,再測定西梅干的總糖、總酸、含水量、維生素C、蛋白質、微量元素含量,并對其進行感官評價[8-10]。
采用SPSS 22.0軟件包中的正交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11-13]。
對西梅干的感官評價,從外觀、色澤、氣味及滋味、組織狀態(tài)這4個方面,以100分制進行,具體的評分標準見表1。
針對西梅果實制干試驗而言,西梅鮮果的各種經(jīng)濟性狀特點決定了果品制干時間的長短及制干后品質的好壞。不同品種西梅鮮果各經(jīng)濟性狀指標的觀測結果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法蘭西’外果皮呈深紫紅色,皮厚,果實呈卵圓形,果形較小,平均單果質量為44.0g,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0%;‘女神’外果皮呈藍黑色,皮薄,果實呈長卵形,果形較大,平均單果質量為88.9g,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1.6%。相對而言,小果形西梅的制干處理比大果形西梅要容易些。
表1 西梅干的感官評價標準Table 1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drying prunes
表2 不同品種西梅鮮果各經(jīng)濟性狀指標的觀測結果Table 2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fresh prunes
將西梅鮮果置于不同烘制溫度和制干時間條件下就其果實失水率的變化情況進行了制干試驗,結果分別如圖1與圖2所示。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烘制溫度下,電熱烘干樣品的失水干燥速率差異明顯,提高溫度可加快供試西梅樣品水分的散失速率。采用70℃的溫度烘制,西梅樣品的失水干燥速率較快,‘法蘭西’的制干時間約為72h,‘女神’的制干時間約為102h,樣品失水過快,果皮皺縮嚴重,口感較差;在60℃的溫度條件下烘制,西梅樣品的干燥速率較慢,‘法蘭西’的制干時間約為84h,‘女神’的制干時間約為114h,樣品失水慢,果品質量一般;在55℃的溫度條件下烘制的西梅其干燥速率最慢,‘法蘭西’的制干時間約為90h,‘女神’的制干時間約為120h,樣品失水慢,果品質量也一般;在65℃的溫度條件下烘制的西梅其品質較好,‘法蘭西’的制干時間約為78h,‘女神’的制干時間約為108h,且兩品種干制果皮顏色均為紫色或淺紫紅色,色澤均勻一致,果肉較厚,口感好。
對西梅制干前后各理化指標的檢測結果分別如圖3與圖4所示。從圖3和圖4中可以看出,西梅制干后其鈣、鎂、鉀、鐵含量分別提高到378.5、278.5、887 1.0、16.3mg/kg,比制干前的含量 37.6、37.3、1 369.3、3.85mg/kg分別提高了10.0、7.5、6.5和4.2 倍;而其鈉含量卻降低到36.3mg/kg,降低了85%;由此可知,西梅干的鉀元素含量豐富,鈉元素損失較大。其總糖含量達到480.0mg/g,比制干前的含量140.0mg/g提高了3.5倍;蛋白質含量達到32.9mg/g,比制干前的含量8.3mg/g 提高了4倍??傮w來看,西梅制干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果實風味,其營養(yǎng)物質損失不大。
圖1 不同烘制溫度和制干時間下‘法蘭西’失水率的變化情況Fig.1 Change of water loss rate of‘France’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圖2 不同烘制溫度和制干時間下‘女神’失水率的變化情況Fig.2 Change of water loss rate of ‘Goddess’under different dry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圖3 西梅鮮果與干果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Fig.3 Contents of various microelements in fresh and dried prune fruits
圖4 西梅鮮果與干果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Fig.4 Contents of various nutrient components in fresh and dried prune fruits
在前期電熱制干試驗基礎上,選擇堿液濃度、浸泡時間、堿液溫度、烘制溫度這四個因素,按L16(45)進行正交試驗[14-15],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3,試驗結果見表4。
表3 堿液處理正交試驗的因素和水平Table 3 Factors and levels of alkali solution orthogonal test
根據(jù)表4的數(shù)據(jù)進行直觀分析,比較‘法蘭西’、‘女神’經(jīng)堿液處理后制干所需時間的極差R值可以看出,影響‘法蘭西’(小果形)和‘女神’(大果形)西梅制干烘制時間的各因素的主次順序均為D>C>A>B,即烘制溫度對西梅烘制時間的影響最大,堿液溫度的影響次之,堿液濃度和浸泡時間的影響最小,這與高溫堿液對果皮表面蠟質層的破壞有關。結合正交試驗結果分析得出,無論是大果形還是小果形的西梅,對其進行堿液處理的最優(yōu)水平組合均為A3B3C4D4,即堿液濃度7.5g/L,浸泡時間90s,堿液溫度80℃,烘制溫度 70℃。
表4 堿液處理正交試驗結果Table 4 Orthogonal test result of alkali solution treatments
表5 堿液處理正交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 result of alkali solution treatments
雖然由上面的正交試驗得出的最優(yōu)工藝組合為堿液濃度7.5g/L、浸泡時間90s、堿液溫度80℃和烘制溫度70℃,但對按此最優(yōu)工藝組合制得的西梅干的感官評價結果卻表明:當烘制溫度為70℃時,西梅樣品失水干燥速率較快,容易焦化,果皮皺縮嚴重,顏色發(fā)暗,食用口感較差。為此,在采用正交試驗得出的西梅制干最優(yōu)工藝組合的基礎上,又考慮烘制時間(h)、感官評分(分)、出干率(%)、可食率(%)、含水量(%)、總糖(g/g)、總酸(g/g)、維生素C(mg/g)、蛋白質(mg/g)、膳食纖維(%)和K元素(mg/kg)這11項指標,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其進行綜合分析[16],以便最終確定其制干的最佳工藝組合。
在不同烘制溫度下,先對采用堿液濃度7.5g/L、浸泡時間90s、堿液溫度80℃最優(yōu)工藝組合處理的‘法蘭西’(小果形)西梅果實進行制干驗證試驗,并對不同烘制溫度下制得的西梅干制品的各經(jīng)濟性狀指標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6。
表6 不同烘制溫度下制得的‘法蘭西’西梅干制品各經(jīng)濟性狀與理化指標的測定值Table 6 Determined data of various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dried ‘France’ prunes at different baking temperatures
在主成分分析當中,方差代表性狀在主成分方向上的分散程度,方差越大,主成分在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作用越大,因此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貢獻率是選擇主成分的依據(jù)。將表6中‘法蘭西’西梅品種各經(jīng)濟性狀和理化指標轉化為11個主成分,分 別 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依次表示感官評分、出干率、可食率、含水量、總糖、總酸、維生素C、蛋白質、膳食纖維和K元素,分別用T1、T2、T3、T4、T5依次表示烘制溫度50、55、60、65、70℃,應用SPSS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計算其相關矩陣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結果見表7。由表7可知,前2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3.21%,表明前2個主成分代表了不同烘制溫度下制得的西梅干優(yōu)良品質93.21%的綜合信息,而其他主成分在優(yōu)良品質分析中所起的作用僅為6.79%。因此,可以選取前2個主成分作為‘法蘭西’西梅干制品優(yōu)良品質性狀對應不同烘制溫度的綜合指標。
表7 最佳烘制溫度下4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Table 7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ios and accumulated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ios of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at the best baking temperature
初始因子載荷矩陣見表8。由表8可知,在第1個主成分中,感官評分(X1)、出干率(X2)、可食率(X3)、含水量(X5)、總糖(X6)、膳食纖維(X10)和K元素(X11)具有較大的正系數(shù);在第2個主成分中,感官評分(X2)、可食率(X4)和膳食纖維(X10)具有較大的正系數(shù)。系數(shù)越大,說明影響越大。提取2個主成分可以大致反映全部指標的信息,所以決定用2個新變量來代替原來的11個變量,根據(jù)主成分分析數(shù)學模型列出的主成分表達式如下:
F1=-0.315 3X1+0.296 0X2+0.305 6X3+0.306 2X4+0.323 5X5+0.341 2X6+0.107 0X7-0.331 4X8-0.319 5X9+0.297 8X10+0.304 4X11;
F2=0.277 6X1+0.297 9X2-0.099 5X3+0.316 8X4+0.221 8X5+0.066 1X6-0.689 9X7+0.167 5X8+0.239 7X9+0.296 6X10-0.144 4X11。
另外,以每個主成分所對應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總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計算主成分綜合模型,即可得到如下的主成分綜合模型:
F=-0.209 5X1+0.296 3X2+0.233 3X3+0.308 1X4+0.305 4X5+0.292 1X7-0.035 2X7-0.242 4X8-0.219 7X9+0.297 6X10+0.224 3X11。
表8 初始因子載荷矩陣?Table 8 Initial factor loading matrix
按照上述主成分表達式計算出各樣品的主成分值,再根據(jù)主成分綜合模型計算綜合主成分F值,并按綜合主成分值(見表9)對其排序,即可對試驗樣品在不同烘制溫度下的制干品質進行綜合評價。由表9的綜合評價函數(shù)F的得分情況可知,‘法蘭西’西梅品種電熱烘制的適宜溫度由大到小依次為:T4(65℃)>T5(70℃)>T3(60℃)>T2(55℃)>T1(50℃),即‘法蘭西’西梅品種電熱制干品質在烘制溫度為65℃時最佳,這一烘制溫度比前面正交試驗結果最佳工藝組合中的烘制溫度70℃稍低。
表9 綜合主成分值Table 9 Comprehen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values
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女神’西梅果實樣品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即‘女神’西梅品種電熱制干品質在烘制溫度為65℃時也最優(yōu),烘制時間為96h。
1)以‘法蘭西’、‘女神’2個品種的新鮮西梅鮮果為原料,通過適宜溫度、濃度堿液適時浸泡的預處理,采用電熱烘干的處理方法可烘制得到西梅干,適宜的制干工藝條件為:整果經(jīng)濃度為7.5g/L、溫度為80℃的堿液浸泡90s后再于65℃的溫度條件下烘制,至含水量為15%~18%時所制得的西梅干品質最優(yōu),‘法蘭西’的制干時間約為72h,‘女神’的制干時間約為96h。制干時控制好溫度是關鍵。采用該工藝不僅可以提高西梅果的制干速率,縮短制干時間,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鮮果的顏色,保持了果肉的原有品質,干制品酸甜可口。
2)新鮮西梅果實經(jīng)制干后其果肉內微量元素鈣、鎂、鉀、鐵的含量都有所提高,鉀元素的總量最大,達到8 871.0mg/kg,西梅干中所含有的鉀,對保持肌肉的彈性,維持人體電解質平衡尤為重要。同時,鉀有助于神經(jīng)脈沖及在人體新陳代謝中釋放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另外,西梅干食用方便、易于攜帶,含鈉量極低,是維生素A和纖維素的最佳來源,這為科研人員制訂均衡的膳食配方提供了參考依據(jù)[17-18]。
3)本研究主要采用‘法蘭西’、‘女神’這兩個西梅品種的鮮果為原料進行電熱恒溫制干試驗,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慮增加其它西梅品種進行制干試驗,并輔以西梅果實香氣成分的測定,補充和豐富試驗數(shù)據(jù),以便進一步探索、研究和完善其在不同變溫條件下的制干工藝參數(shù),使其具有更科學的理論參考和生產(chǎn)實用價值。
[1] 馬科儒.歐洲李在新疆及類似生態(tài)區(qū)域的開發(fā)前景[J].西北園藝,2005,(2):8-9.
[2] 李里特.食品物性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323-324.
[3] Jiri Stencl,Lambert Otten,Jana Gotthardova,et al.Model comparisons of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f prune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5-45℃[J].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1999,35(1):27-36.
[4] A El Halouat,H Gourama,M Uyttendaele,et al.Effects of modi fi ed atmosphere packaging and preservatives on the shelflife of high moisture prunes and rais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998,41(3):177-184.
[5] 杜志龍,高振江,張春敏,等.杏的自然風干試驗研究[J].食品科技,2006,(8):97-100.
[6] 天津輕工業(yè)學院,無錫輕工業(yè)學院.食品工藝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2.
[7] 楊惠芬.食品衛(wèi)生理化檢驗標準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8] 王 璋,許時嬰.食品化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
[9] 張寶善,陳錦屏,李 強.干制方式對紅棗VC、還原糖和總酸變化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11):117-121.
[10] 郭倫發(fā),王新桂,江新能,等.廣西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生態(tài)經(jīng)濟綜合評價[J].經(jīng)濟林研究,2014,32(3):81-86.
[11] 盧紋岱.SPSS for Windows 統(tǒng)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
[12] 何 亮.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6(5):20-22.
[13] 唐守義,馮明光.實用統(tǒng)計分析及其計算機處理平臺[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6:206-211.
[14] 敖金成,張曉龍,虞 泓,等.云南松樹皮低聚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試驗[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4,34(3):104-108.
[15] 夏 宇,周文化,鄧學良,等.脂肪酶高產(chǎn)菌株的篩選及產(chǎn)酶條件優(yōu)化[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3,33(9):116-120.
[16] 王 琳,王夢雪,廖曉軍,等.新疆莎車縣扁桃品種抗寒性主成分分析[J].經(jīng)濟林研究,2014,32(2):38-41.
[17] D C Slaughter,J F Thompson,E S Tan.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nd soluble solids in fresh prune using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3,28(3):437-444.
[18] Henry T Sabarez.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the transport phenomena occurring during convective drying of prune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2,111(2):27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