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如婷 韓曉駿 范曉琳
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分析
蘇如婷 韓曉駿 范曉琳
目的探討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3例。觀察組給予皮下胰島素注射強化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降糖藥治療,比較兩組降糖效果、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和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的影響。結(jié)果治療后觀察組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空腹胰島素和HOMA-β均明顯增加、HOMA-IR明顯下降(P<0.05),對照組上述指標無明顯變化(P>0.0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將強化治療應用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短期內(nèi)安全降低血糖,并能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風險,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2型;胰島素;強化治療;胰島素抵抗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內(nèi)分泌科初次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5±6)歲;病程3個月~1年;平均空腹血糖(FPG)為(9.2 ±2.4)mmol/L,平均餐后 2 h 血糖(2 hPG)為(15±5)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平均值為(8.6±1.7)%。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3例。2組一般資料有均衡性。排除1型糖尿病、嚴重心肝腎疾病、嚴重感染和創(chuàng)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以及妊娠、哺乳期女性,研究內(nèi)容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在征得受試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糖尿病宣教,控制飲食和適當運動。觀察組根據(jù)血糖水平每日注射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3次,在早、晚或早、中、晚餐前5 min注射;全日胰島素總量按 0.5 U·kg-1·d-1計算,按血糖值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對照組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口服降糖藥,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大至有效劑量,再過渡到維持量。治療期間應用血糖儀監(jiān)測患者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點的血糖。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的血糖相關(guān)指標、低血糖發(fā)生率。血糖控制目標:FPG<7 mmol/L,2 hPG<10 mmol/L,睡前血糖<9 mmol/L;血糖<3 mmol/L為低血糖。停藥后48 h空腹抗凝抽血,檢測空腹血清胰島素(Fins)水平。根據(jù)HOMA穩(wěn)態(tài)模型評估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 =20 ×Fins/(FPG -3.5),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ins×FPG/22.5。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 2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治療結(jié)束后2組患者的FPG和2 hPG均明顯改善(P <0.05),HbA1c水平也顯著下降(P <0.05);但2組間上述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n=63,±s
表1 2組血糖控制情況比較n=63,±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9.4 ±2.2 15.7 ±4.6 8.7 ±2.6治療后 6.5 ±1.3* 8.9 ±2.5* 6.6 ±1.9*對照組 治療前 9.2±2.5 15.3±4.2 8.5±3.1治療后 6.9 ±1.6* 9.1 ±2.8* 6.9 ±2.3觀察組 治療前*
2.2 2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血糖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血糖達標時間和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 n=63
2.3 2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胰島素和HOMA-β均明顯增加(P<0.05)、HOMA-IR 明顯下降(P <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n=63,±s
表3 2組治療前后胰島β細胞功能比較n=63,±s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觀察組 治療前6.5 ±1.8 23.5 ±9.4 2.8 ±1.2治療后 8.2 ±2.3*# 54.4 ±13.4*# 2.3 ±0.8*#對照組 治療前 6.5±1.7 23.6±8.8 2.8±1.2治療后6.7 ±1.9 25.4 ±10.3 2.7 ±1.1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癥,而且高血糖可加速胰島β細胞的損害,影響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使胰島素的分泌進一步減少[4,5]。血糖穩(wěn)定有利于降低對胰島β細胞的損害,增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而且可以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目前2型糖尿病的階梯治療方案效果并不理想,不僅血糖控制不理想,而且治療周期長,使胰島β細胞的功能進一步減退,最終需要注射胰島素替代治療,而且口服降糖藥的不良反應也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強化治療能明顯降低與2型糖尿病相關(guān)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進一步證實該治療方案的臨床價值[6]。大規(guī)模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嚴格控制血糖能夠明顯降低相關(guān)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主要包括微血管病變、視網(wǎng)膜病變等,由于胰島素泵較昂貴,本研究選擇多次皮下胰島素注射進行強化治療。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PG和2 hPG均得到明顯控制,HbA1c也顯著下降,組間比較無顯著差別,表明兩種治療方法的降糖效果差別不大;觀察組治療后的空腹胰島素和HOMA-β均明顯增加,HOMA-IR明顯下降(P <0.05),而對照無明顯變化(P>0.05),表明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綜上所述,將強化治療應用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短期內(nèi)安全降低血糖,并能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風險,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借鑒。
1 陸再英,鐘南山主編.內(nèi)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44-648.
2 胡仁明主編.內(nèi)分泌代謝病臨床新技術(shù).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423-432.
3 劉赟,伍娟.高脂高糖致糖尿病胰島細胞損傷的分子機制.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2784-2786.
4 程樺,任萌.嚴格控制血糖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及心血管并發(fā)癥防治中的重要性.內(nèi)科理論與實踐,2008,3:299-302.
5 陳婕.口服抗糖尿病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海峽藥學,2012,24:250-251.
6 楊建梅,郭曉蕙.強化血糖控制與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中國心血管雜志,2010,15:88-91.
R 587.1
A
1002-7386(2014)09-1354-02
10.3969/j.issn.1002 -7386.2014.09.032
226600 江蘇省海安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隨著社會不斷步入老齡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1,2]。2型糖尿病的傳統(tǒng)治療步驟是從疾病知識普及、控制飲食、適度運動、定期檢測血糖到口服降糖藥,最后采用胰島素治療。本研究選取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本院內(nèi)分泌科病房收住的126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比較胰島素強化治療與口服降糖藥的降糖效果,報道如下。
20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