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虹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城市綠化管理所,甘肅蘭州 730000)
5種化學藥劑對蘋果白粉病的防效
高曉虹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城市綠化管理所,甘肅蘭州 730000)
觀察了5種藥劑對蘋果白粉病的防效。結果表明,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己唑醇乳油3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藥后7d、第2次藥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分別在70%、81%和87%以上。從經(jīng)濟、高效考慮,這兩種藥劑與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400倍液及29%石硫合劑水劑500倍液交替使用,也可起到較好的防病節(jié)本增效作用。
化學藥劑;蘋果白粉??;防效;蘭州市
由蘋果白粉病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Ell. et EV.)Salm.]引起的蘋果白粉病是發(fā)生于蘭州市園林蘋果樹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不僅危害苗圃幼樹及大齡樹的葉片,而且危害蘋果樹嫩枝、花芽、幼果,造成落果和落葉以及幼苗和新梢枯死,嚴重影響樹勢及城市園林美觀。近年來,隨著蘭州市園林樹木種類的不斷增多,對原有蘋果樹的管理越來越粗放,造成白粉病發(fā)生日趨嚴重,引致樹勢逐年衰弱,影響了整體景觀效果。為此,筆者于2013年選用5種殺菌劑進行了蘋果白粉病防效試驗,旨在為有效控制蘋果白粉病的發(fā)生提供依據(jù)。
1.1 供試材料
供試化學藥劑為20%三唑酮乳油,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50%硫磺懸浮劑,山東鄒平農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己唑醇乳油,江蘇鹽城利民農化有限公司;29%石硫合劑水劑,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指示蘋果品種為紅元帥,防治對象為蘋果白粉病。
表1 不同處理對蘋果白粉病的防效%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3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蘭州市五泉山公園,選取樹齡10 a以上、蘋果白粉病發(fā)生嚴重且均衡的蘋果樹上進行。試驗共設6個處理,處理①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處理②噴施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處理③噴施50%硫磺懸浮劑400倍液,處理④噴施10%己唑醇乳油3000倍液,處理⑤噴施29%石硫合劑水劑500倍液,處理⑥噴施等量清水(CK)。每小區(qū)選擇長勢、樹齡、大小基本一致的蘋果樹4株,4次重復,隨機排列。于5月22日上午用工農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試驗設計第1次噴藥,7d后第2次噴藥。每株用藥液量3.0kg,以藥液均勻濕潤葉片及枝條且藥液不下滴為度。
1.3 調查方法
噴藥前(5月22日)調查病情基數(shù),第1次噴藥后7d(5月29日)和第2次噴藥后7d(6月6日)、14d(6月13日)分別調查蘋果白粉病病情,分級統(tǒng)計,計算防效,并觀察蘋果樹生長狀況。調查時每小區(qū)隨機選取2株樹,每株樹按照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分別掛牌標記2個新梢,每個新梢自上而下調查所有葉片,記錄各級病葉片數(shù)。
葉片病情分級標準為0~9級,其中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5%~10%;5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10%~20%;7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20%~40%;9級,病斑面積占整片葉面積的40%以上。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葉數(shù)×相對級數(shù)值)/(調查總葉片數(shù)×9)]×100%
防效(%)=[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為空白對照區(qū)施藥前病情指數(shù),CK1為空白對照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shù),PT0為藥劑處理區(qū)施藥前病情指數(shù),PT1為藥劑處理區(qū)施藥后病情指數(shù)[1~2]。
2.1 防效
通過表1可以看出,供試藥劑對蘋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第1次藥后7d,防效以處理②、處理④最好,均為70.07%。第2次藥后7d,防效以處理②最好,為81.62%;其次為處理④,為81.52%。第2次藥后14d,防效以處理④最好,為87.94%;其次為處理②,為87.47%。對防效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表明,第1次藥后7d,處理②、處理④差異不顯著,均與其余處理間差異極顯著;處理⑤與處理③差異不顯著,與處理①差異顯著;處理③與處理①差異不顯著。第2次藥后7d,處理②、處理④之間差異不顯著,均與處理⑤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⑤、處理③、處理①之間差異不顯著。第2次藥后14d,處理④、處理②之間差異不顯著,均與其余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⑤、處理③、處理①之間差異不顯著。
2.2 安全性
試驗期間未觀察到供試各藥劑在蘋果樹生長期間有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
試驗藥劑對蘋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25%戊唑醇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己唑醇乳油3000倍液防效最好,第1次藥后7d、第2次藥后7d和14d的防效分別在70%、81%和87%以上,顯著優(yōu)于其余藥劑??紤]到這兩種藥劑市場售價相對較高,從經(jīng)濟、高效考慮,這兩種藥劑與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400倍液、29%石硫合劑水劑500倍液交替使用,也可起到較好的防效,而且節(jié)本增效的作用明顯。
[1]李虎林.5種藥劑拌種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試驗初報[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4(3):21-23.
[2]齊小東,王兵.8種藥劑對高寒陰濕區(qū)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J].甘肅農業(yè)科技,2012(12):14-16.
(本文責編:陳偉)
S436.611.1
A
1001-1463(2014)06-0032-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6.012
2014-02-18
高曉虹(1965—),女,甘肅敦煌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工作。聯(lián)系電話:(0)1890942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