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哎呀不好意思,明天我媽過生日,實在沒時間,下次吧!”掛上電話,李陽看到媽媽驚奇地看著他?!巴瑢W聚會,實在不愛去,就拿您做一下?lián)跫?!”李陽向媽媽解釋。“干嘛不去啊,你在外地一年就回來幾次,同學聚聚多好???”媽媽問。李陽搖搖頭:“說實在的,我真怕跟同學相聚。他們談的都是什么孩子啊,我一個單身插不上嘴。要不然就是股票啊,誰又換車了,買別墅了什么的。我什么都沒有,所以成了‘恐聚族了?!?/p>
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回家”過年,所以春節(jié)也是“聚會日”,大大小小的聚會隨處可見。以前很多人期待借著聚會可以看到很多許久未見的同學、朋友,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人覺得這是一種“負擔”,甚至開始逃避了……
聚會變味催生“恐聚族”
徐先生對于是否去參加同學會有點猶豫。他說:“剛畢業(yè)時總是對聚會充滿期待,老同學在一起即使回憶當年糗事,也覺得頗為親切和溫暖。但現(xiàn)在聚會卻一年比一年令人失望,整個聚會有點炫富會和攀比會的味道。”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付瑤說:“恐聚族”是指那些害怕在聚會中互相攀比,擔心自己職業(yè)發(fā)展和生活狀況不如他人而無法面對同學、故友的人群。
恐聚族為啥越來越多?付瑤認為很大原因在于現(xiàn)在許多同學聚會中攀比炫耀之風大行其道。看看是誰更有錢、更有權,誰開的車子更好,住的房子更大,甚至是誰的女朋友更漂亮……同學聚會中會有一些普遍現(xiàn)象,比如同學聚會的提議者以外地歸來者居多,往往已混得有幾分人樣;搶著買單的那位多半是當年窮得叮當響,或成績不佳的;男生、女生必會精心打扮一番參加;開車來的也一定很愿意送每一位同學回家……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其實是為了給自己一種心理的補償。讓大家看到,在學校期間那個沒有足夠優(yōu)秀的自己如今在社會上“混”的非常成功。但那些生活平平,為了房子、車子、孩子奔波的同學們經(jīng)歷平淡,在席間沒有值得“炫耀”的談資,而大家談論的新潮詞又不太懂,自己跟別人一比,總會覺得人家都比自己強,特別是看到一些從前不如自己的同學現(xiàn)在都比自己好很多,心里落差非常大。所以導致很多發(fā)展暫時不順利的人就會不喜歡參加或是直接回絕這種同學聚會,久而久之就成了“恐聚一族”的成員。
“恐聚”不是社交恐懼癥
很多“恐聚族”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現(xiàn)在流行的社交恐懼癥,對此付瑤說:真正的社交恐懼癥發(fā)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jīng)癥狀,患者極力回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嚴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會長時間的把自己關在家里孤立自己,因而影響其正?;顒?。而“恐聚族”并非一直害怕聚會,一旦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大較好的改善,這些個體會很快自覺的脫離“恐聚族”。
“恐聚族”出現(xiàn)的很大原因在于現(xiàn)在許多聚會中虛榮的心理導致大家喜歡攀比和炫耀。而“恐聚”的更深層原因在于,在當前的社會中,不少人把物質(zhì)利益看得太重,甚至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無論是家庭聚會、單位聚會還是同學聚會上,總有人害怕看到其他人比自己有更稱心的工作,更豐厚的收入甚至是看到大家都“成雙入對”自己卻“形單影只”,因而無法面對他人。其實,恐聚族只是心理的“亞健康”狀態(tài),只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導致社交恐懼癥。
換個心態(tài)去聚會
付瑤說:通常那些自我評價過低、生活平平、喜歡攀比又很敏感的一類人群比較容易成為“恐聚族”。想要擺脫“恐聚”的心理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讓美好的回憶沖淡“炫富”
無論你是剛走出象牙塔,還是在社會上拼搏多年,無論你是億萬富翁還是普通職員,大家在社會上的職業(yè)雖然已經(jīng)千差萬別,但聚會上我們卻擁有著最平等最美好的共同話題,那就是美好的回憶。當聚會里更多的是回憶和分享的氛圍,就很少會造成大家的不舒適感。如果聚會中感到話題方向“有誤”,“恐聚族”們不妨及時糾正方向,引導話題,相信大家在一起也愿意多談及曾經(jīng)美好的點點滴滴。
二、帶著健康心態(tài)去聚會
聚會難免會有人炫富,“恐聚族”應先調(diào)整自我心態(tài),在聚會中不要過于敏感。如果遇到炫富的情況,我們不妨想些自己優(yōu)于他人的長處來補償下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也有很多出眾的地方。聚會本身就是為了放松敘舊,沒有必要讓聚會成為大家心理上的負擔。
放下“炫耀”,還聚會一片“凈土”
著名女作家亦舒曾經(jīng)有過精辟的闡述——真正有氣質(zhì)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么書,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么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而以“炫”為樂的人,內(nèi)心大多存在很嚴重的缺失,炫富者可能有錢,但是缺愛,或者缺少錢以外的其他事物,并且這些統(tǒng)統(tǒng)是用錢買不到的。他們企圖通過炫富行為來暫時填補內(nèi)心缺失的部分。在聚會中讓聚會變了味的人,可以想想自己,是否也曾經(jīng)在其他聚會中因為別人的炫耀而讓自己覺得羞愧、憤懣呢?
炫耀是希望從別人那里獲得認可,這本身就是不夠自信的表現(xiàn)。當我們開始不斷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就發(fā)現(xiàn)其實今天吃了什么,穿了怎樣的衣服,開了什么價位的車子,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是停留在表面的審美,并不代表你的內(nèi)在魅力。聚會最重要的意義是在一個安全舒適的氛圍里,心靈的一次放松旅行。我們在熟悉的群體中,有共同的話題和回憶,可以卸下防備,可以分享圈內(nèi)的秘密。放下炫耀的心,做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才可能把積極的信息傳遞給周圍的人,讓聚會的氛圍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