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綜合評價既要關注營運資金涉及的各個要素,又要關注營運資金占用的各個渠道。“要素”和“渠道”兩個視角的有機結合,可以更好地透視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的橫縱兩個截面,從而給出系統(tǒng)、全面的評價。文章以中恒集團為例,從“要素”和“渠道”兩個視角深入分析了其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并提出了相關優(yōu)化建議。
【關鍵詞】 要素; 渠道; 營運資金; 管理績效
營運資金對企業(y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提高營運資金的流動性,已成為企業(yè)規(guī)避經濟下行風險的現實選擇。因此,在外需不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探索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評價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一)基于要素的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基于“要素”視角分析,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存貨、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等要素。衡量營運資金各要素管理績效的指標主要有:
1.存貨周轉率=營業(y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2.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yè)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3.應付賬款周轉率=營業(yè)成本÷平均應付賬款余額
4.存貨周轉期=存貨÷(營業(yè)成本/360)
5.應收賬款周轉期=(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營業(yè)收入/360)
6.應付賬款周轉期=(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營業(yè)成本/360)
此外,綜合衡量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指標通常采用營運周期和營運資金周轉期。公式如下:
7.營運周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
8.營運資金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
基于要素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方法具有簡單、直觀、易操作、易觀測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定的理論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人為地切斷了各要素評價指標之間的聯系。若孤立地考察異常指標,采取應對策略,容易造成“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決策失誤,如為了加快存貨周轉而放寬信用政策很容易導致應收賬款周轉放緩(王竹泉,2007)。
(二)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與評價指標
基于“渠道”視角分析,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和理財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其中,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管理又可分為: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管理和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王竹泉,2010)。衡量營運資金各渠道管理績效的指標主要有:
1.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營業(yè)收入/360)
=(采購渠道存貨+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營業(yè)收入/360)
2.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營業(yè)收入/360)
=(生產渠道存貨+其他應收款-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營業(yè)收入/360)
3.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營業(yè)收入/360)
=(營銷渠道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營業(yè)收入/360)
4.經營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經營活動營運資金總額÷(營業(yè)收入/360)
=(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生產渠道營運資金+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營業(yè)收入/360)
=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
5.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理財活動營運資金÷(營業(yè)收入/360)
=(貨幣資金+應收利息+應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營業(yè)收入/360)
基于渠道的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方法,既涵蓋了營運資金的各個要素,又反映了營運資金在各個渠道上的分布情況,有利于企業(yè)客觀評價各渠道、各環(huán)節(jié)營運資金管理的效率,從而找出問題、挖掘潛力。
二、基于要素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yè)成本、營業(yè)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存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及其周轉率(按要素),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
由表1、圖1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存貨總體維持在高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較慢,說明存貨積壓較多。原因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產品銷售不暢,也可能是由于擴大了生產規(guī)模,產量增加所致。從趨勢上看,2007—2011年中恒集團存貨周轉期整體呈“U”字型,特別是2011年存貨周轉期急劇上升到1 162天,表明存貨周轉速度異常滯緩。分析其年報顯示:制藥原材料儲備增加、山東步長等經銷商退貨、欽州恒祥豪苑等項目開發(fā)成本增加是其主要原因,但也不排除產品不適銷、積壓嚴重、變現能力差等問題,應引起管理層高度重視。
通過行業(yè)比較發(fā)現,2007—2011年中恒集團應收賬款周轉期與行業(yè)平均水平相比較快,且呈不斷加速、低位運行的態(tài)勢,說明中恒集團可能實行了更為嚴厲的客戶信用政策和貨款回收政策。與此同時,2007—2011年中恒集團應付賬款周轉期與行業(yè)平均水平相比較慢,且呈不斷上升、急劇攀高的態(tài)勢,說明中恒集團可能存在資金緊張、延遲付款等現象。一定限度內取得更大金額的供應商信用支持,有利于營運資金管理水平的提升,但需要提防過度延期可能會引起企業(yè)信用風險。
總體看,2007—2011年中恒集團的營業(yè)周期和營運資金周轉期均較長,特別是首尾兩年非常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存貨持續(xù)高位且周轉較慢所致。因此,降低存貨水平、加速存貨周轉,并配合以適當的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合理的應付賬款付款時間安排,是中恒集團提高營運資金管理效率的當務之急。
三、基于渠道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yè)成本、營業(yè)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此外,各渠道中的存貨具體項目(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包裝物等)來源于中恒集團各年度財務報表附注。其中,采購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項目(鄒武平,2012);生產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在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營銷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項目。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按渠道),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2所示。
由表2、圖2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194天縮短至2011年的86天,總體呈不斷下降的態(tài)勢;與之相對應的是2007—2011年中恒集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202天上升至2011年的111天,總體呈急劇上漲的態(tài)勢。采購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減少,可能是企業(yè)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采取了壓縮采購、延緩付款等措施;營銷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上升,主要是由于庫存商品上升甚至積壓所致。年報顯示,2011年底庫存商品為88 543 445.12元,較2010年底的6 483 833元大幅度增加了12.65倍。
其次,2007—2011年中恒集團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連續(xù)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是企業(yè)鑒于庫存商品的積壓有意放緩了生產的節(jié)奏和規(guī)模,同時在其他債權債務關系的處理上較為有效。
最后,2007—2011年中恒集團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都比較低,大部分是負值,即理財活動占用的資金為負。這進一步印證了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緊張,不僅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理財領域甚至需要短期借款等加以補充,這無疑釋放了一定的財務風險信號,值得警惕。
四、提升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要素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存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貨管理方法
中恒集團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適量的基本存貨數量,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存貨物資,避免造成浪費,以先進可行的存貨方法應用于存貨管理,盡可能降低存貨資金的占用,加速營運資金的周轉,保證營運資金的安全??梢钥紤]通過確定訂貨成本、采購成本和儲存成本計算經濟批量,鞏固和強化企業(yè)現有市場地位,做到以銷定產、就近銷售,同時,加強銷售等措施,減少商品積壓,降低成本和銷售費用,控制存貨占用的資金,縮短存貨周期。
2.健全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也是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恒集團要完善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并嚴格執(zhí)行;對應收賬款進行全程管理,注重應收賬款的日常監(jiān)督與分析,以便及時收回貨款,減少風險。
3.增強信用度,提高使用商業(yè)信用的能力
應付賬款涉及商業(yè)信用的利用和企業(yè)信譽形象的維護,不容忽視。中恒集團在擁有多種付款方案時要仔細衡量對比,選擇最佳支付時機、最優(yōu)支付方式,以提高應付賬款利用率和商業(yè)信用的使用能力;同時也要切實維護企業(yè)的信譽形象,努力增強信用度,不斷提升企業(yè)在商業(yè)信用中的話語權。
(二)基于渠道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
中恒集團改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需要與供應商建立和諧的財務關系。要努力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并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交流與合作中構建產業(yè)鏈上的“利益共同體”。將采購需求及時告知供應商,與供應商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需求和供應相結合,從而為中恒集團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營運資金占用、優(yōu)化生產流程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強化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
中恒集團以制藥和保健食品為主要業(yè)務,一旦發(fā)生質量危機,就會影響整條產業(yè)鏈,耗費大量營運資金。因此,必須加強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提高生產技術,改進生產系統(tǒng),建立健全內部生產質量控制制度,對材料入庫、加工、產品出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檢測,提高相關職員的素質,并建立溝通機制和問責機制,及時控制質量問題。
3.轉變營銷模式,建立“拉式”營銷體系
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過長是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提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水平,中恒集團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以企業(yè)和產品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和“推式”營銷模式,立足于市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刺激生產,降低營運資金的“牛鞭效應”影響。企業(yè)通過選擇擁有足夠資金實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經銷商統(tǒng)一對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整合。同時,要懂得利用網絡信息化建立“B2B”和“B2C”電子交易平臺,以快速、更具成本優(yōu)勢的方式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實現與顧客的零距離接觸。要避免以賒銷為主、受經銷商控制、在利益分配上出現“兩頭(企業(yè)和供應商)小中間(經銷商)大”的怪現象(孟琦、祝兵,2010)。盡量在有現金實力的企業(yè)里實行現款銷售,及時收回貨款,減少應收賬款占用。通過與顧客建立和諧合作關系,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根本上解決營運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提高營運資金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竹泉,等.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85-90,92.
[2] 王竹泉,等.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2009[J].會計研究,2010(9):30-42,96-97.
[3] 鄒武平.基于財務報表的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以南寧糖業(yè)為例[J].財會通訊,2012(16):16-18.
[4] 孟琦,祝兵.我國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初探[J].財會月刊,2010(29):25-27.
三、基于渠道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yè)成本、營業(yè)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此外,各渠道中的存貨具體項目(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包裝物等)來源于中恒集團各年度財務報表附注。其中,采購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項目(鄒武平,2012);生產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在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營銷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項目。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按渠道),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2所示。
由表2、圖2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194天縮短至2011年的86天,總體呈不斷下降的態(tài)勢;與之相對應的是2007—2011年中恒集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202天上升至2011年的111天,總體呈急劇上漲的態(tài)勢。采購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減少,可能是企業(yè)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采取了壓縮采購、延緩付款等措施;營銷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上升,主要是由于庫存商品上升甚至積壓所致。年報顯示,2011年底庫存商品為88 543 445.12元,較2010年底的6 483 833元大幅度增加了12.65倍。
其次,2007—2011年中恒集團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連續(xù)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是企業(yè)鑒于庫存商品的積壓有意放緩了生產的節(jié)奏和規(guī)模,同時在其他債權債務關系的處理上較為有效。
最后,2007—2011年中恒集團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都比較低,大部分是負值,即理財活動占用的資金為負。這進一步印證了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緊張,不僅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理財領域甚至需要短期借款等加以補充,這無疑釋放了一定的財務風險信號,值得警惕。
四、提升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要素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存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貨管理方法
中恒集團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適量的基本存貨數量,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存貨物資,避免造成浪費,以先進可行的存貨方法應用于存貨管理,盡可能降低存貨資金的占用,加速營運資金的周轉,保證營運資金的安全??梢钥紤]通過確定訂貨成本、采購成本和儲存成本計算經濟批量,鞏固和強化企業(yè)現有市場地位,做到以銷定產、就近銷售,同時,加強銷售等措施,減少商品積壓,降低成本和銷售費用,控制存貨占用的資金,縮短存貨周期。
2.健全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也是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恒集團要完善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并嚴格執(zhí)行;對應收賬款進行全程管理,注重應收賬款的日常監(jiān)督與分析,以便及時收回貨款,減少風險。
3.增強信用度,提高使用商業(yè)信用的能力
應付賬款涉及商業(yè)信用的利用和企業(yè)信譽形象的維護,不容忽視。中恒集團在擁有多種付款方案時要仔細衡量對比,選擇最佳支付時機、最優(yōu)支付方式,以提高應付賬款利用率和商業(yè)信用的使用能力;同時也要切實維護企業(yè)的信譽形象,努力增強信用度,不斷提升企業(yè)在商業(yè)信用中的話語權。
(二)基于渠道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
中恒集團改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需要與供應商建立和諧的財務關系。要努力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并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交流與合作中構建產業(yè)鏈上的“利益共同體”。將采購需求及時告知供應商,與供應商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需求和供應相結合,從而為中恒集團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營運資金占用、優(yōu)化生產流程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強化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
中恒集團以制藥和保健食品為主要業(yè)務,一旦發(fā)生質量危機,就會影響整條產業(yè)鏈,耗費大量營運資金。因此,必須加強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提高生產技術,改進生產系統(tǒng),建立健全內部生產質量控制制度,對材料入庫、加工、產品出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檢測,提高相關職員的素質,并建立溝通機制和問責機制,及時控制質量問題。
3.轉變營銷模式,建立“拉式”營銷體系
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過長是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提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水平,中恒集團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以企業(yè)和產品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和“推式”營銷模式,立足于市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刺激生產,降低營運資金的“牛鞭效應”影響。企業(yè)通過選擇擁有足夠資金實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經銷商統(tǒng)一對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整合。同時,要懂得利用網絡信息化建立“B2B”和“B2C”電子交易平臺,以快速、更具成本優(yōu)勢的方式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實現與顧客的零距離接觸。要避免以賒銷為主、受經銷商控制、在利益分配上出現“兩頭(企業(yè)和供應商)小中間(經銷商)大”的怪現象(孟琦、祝兵,2010)。盡量在有現金實力的企業(yè)里實行現款銷售,及時收回貨款,減少應收賬款占用。通過與顧客建立和諧合作關系,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根本上解決營運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提高營運資金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竹泉,等.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85-90,92.
[2] 王竹泉,等.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2009[J].會計研究,2010(9):30-42,96-97.
[3] 鄒武平.基于財務報表的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以南寧糖業(yè)為例[J].財會通訊,2012(16):16-18.
[4] 孟琦,祝兵.我國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初探[J].財會月刊,2010(29):25-27.
三、基于渠道視角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
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利潤表,可獲取營業(yè)成本、營業(yè)收入等相關數據;依據中恒集團2007—2011年資產負債表,可計算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其他應付款、應付股利、應付利息等項目在各年度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額。此外,各渠道中的存貨具體項目(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包裝物等)來源于中恒集團各年度財務報表附注。其中,采購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項目(鄒武平,2012);生產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在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營銷渠道的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項目。由此,可計算中恒集團2007—2011年度營運資金周轉期(按渠道),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其變動趨勢如圖2所示。
由表2、圖2可見:2007—2011年中恒集團采購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194天縮短至2011年的86天,總體呈不斷下降的態(tài)勢;與之相對應的是2007—2011年中恒集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從-202天上升至2011年的111天,總體呈急劇上漲的態(tài)勢。采購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減少,可能是企業(yè)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采取了壓縮采購、延緩付款等措施;營銷渠道占用的營運資金上升,主要是由于庫存商品上升甚至積壓所致。年報顯示,2011年底庫存商品為88 543 445.12元,較2010年底的6 483 833元大幅度增加了12.65倍。
其次,2007—2011年中恒集團生產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連續(xù)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可能是企業(yè)鑒于庫存商品的積壓有意放緩了生產的節(jié)奏和規(guī)模,同時在其他債權債務關系的處理上較為有效。
最后,2007—2011年中恒集團理財活動營運資金周轉期都比較低,大部分是負值,即理財活動占用的資金為負。這進一步印證了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緊張,不僅沒有多余的資金投入理財領域甚至需要短期借款等加以補充,這無疑釋放了一定的財務風險信號,值得警惕。
四、提升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要素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存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貨管理方法
中恒集團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確定適量的基本存貨數量,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存貨物資,避免造成浪費,以先進可行的存貨方法應用于存貨管理,盡可能降低存貨資金的占用,加速營運資金的周轉,保證營運資金的安全。可以考慮通過確定訂貨成本、采購成本和儲存成本計算經濟批量,鞏固和強化企業(yè)現有市場地位,做到以銷定產、就近銷售,同時,加強銷售等措施,減少商品積壓,降低成本和銷售費用,控制存貨占用的資金,縮短存貨周期。
2.健全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也是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恒集團要完善信用管理部門的職能,制定合理的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并嚴格執(zhí)行;對應收賬款進行全程管理,注重應收賬款的日常監(jiān)督與分析,以便及時收回貨款,減少風險。
3.增強信用度,提高使用商業(yè)信用的能力
應付賬款涉及商業(yè)信用的利用和企業(yè)信譽形象的維護,不容忽視。中恒集團在擁有多種付款方案時要仔細衡量對比,選擇最佳支付時機、最優(yōu)支付方式,以提高應付賬款利用率和商業(yè)信用的使用能力;同時也要切實維護企業(yè)的信譽形象,努力增強信用度,不斷提升企業(yè)在商業(yè)信用中的話語權。
(二)基于渠道的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績效提升策略
1.完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
中恒集團改善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管理,需要與供應商建立和諧的財務關系。要努力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并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在交流與合作中構建產業(yè)鏈上的“利益共同體”。將采購需求及時告知供應商,與供應商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需求和供應相結合,從而為中恒集團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營運資金占用、優(yōu)化生產流程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強化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
中恒集團以制藥和保健食品為主要業(yè)務,一旦發(fā)生質量危機,就會影響整條產業(yè)鏈,耗費大量營運資金。因此,必須加強生產渠道的質量控制:提高生產技術,改進生產系統(tǒng),建立健全內部生產質量控制制度,對材料入庫、加工、產品出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檢測,提高相關職員的素質,并建立溝通機制和問責機制,及時控制質量問題。
3.轉變營銷模式,建立“拉式”營銷體系
營銷渠道營運資金周轉期過長是中恒集團營運資金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提高營銷渠道營運資金管理水平,中恒集團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以企業(yè)和產品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和“推式”營銷模式,立足于市場,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刺激生產,降低營運資金的“牛鞭效應”影響。企業(yè)通過選擇擁有足夠資金實力及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經銷商統(tǒng)一對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整合。同時,要懂得利用網絡信息化建立“B2B”和“B2C”電子交易平臺,以快速、更具成本優(yōu)勢的方式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實現與顧客的零距離接觸。要避免以賒銷為主、受經銷商控制、在利益分配上出現“兩頭(企業(yè)和供應商)小中間(經銷商)大”的怪現象(孟琦、祝兵,2010)。盡量在有現金實力的企業(yè)里實行現款銷售,及時收回貨款,減少應收賬款占用。通過與顧客建立和諧合作關系,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根本上解決營運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提高營運資金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竹泉,等.國內外營運資金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7(2):85-90,92.
[2] 王竹泉,等.中國上市公司營運資金管理調查:2009[J].會計研究,2010(9):30-42,96-97.
[3] 鄒武平.基于財務報表的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績效分析——以南寧糖業(yè)為例[J].財會通訊,2012(16):16-18.
[4] 孟琦,祝兵.我國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營運資金管理初探[J].財會月刊,2010(2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