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藜
新年到了,按理該說點兒吉祥的話,不過呢,幸福的濃度就像水溫,雖然可以不斷加溫,但青蛙們的幸福感可能多少會有些麻木。比如,當(dāng)“神舟”和“蛟龍”輪軸轉(zhuǎn)著上天入海,已經(jīng)帶來了那么多“見證奇跡的時刻”,2013年歲末,當(dāng)“玉兔”載著五星紅旗亮相蟾宮之際,至少我的激動,似乎就不是那么地激動。
讓青蛙激動起來的辦法之一,是急劇地改變水溫,比如從溫吞到冰點。前不久特別刺激神經(jīng)的是兩件事兒,一個是香港吳姓女士殺嬰后為掩飾罪行卻報案謊稱被內(nèi)地人拐走;另一個是在北京一位外國人無照駕駛摩托車撞了一位中年女性,卻被“有圖有真相”地訛傳為“北京大媽訛詐外國人”。
事件激發(fā)的討論不可謂不熱烈,更堪玩味的是,比小說更荒誕的現(xiàn)實,很快讓真相浮出水面,輿論調(diào)門也隨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之前,言論的基調(diào)是大陸人在罵自己同胞,丟人丟到了特區(qū)和外國人身上,似乎拐賣嬰兒、訛人錢財?shù)氖聝?,一旦施于外人,就該罪加一等。真相出來,大家頗有些尷尬,似乎有意識回避,再有的討論也不多,只有少數(shù)人在問:為何我們現(xiàn)在還這么不自信?
相信答案也不難想到?!白孕拧辈皇钦f說而已的事兒,更不是打開手機微信,接上碗“心靈雞湯”就能夠滋養(yǎng)出來,甚至也不是航天飛機把人送上月球就能自然“雄起”。自信說到底,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我們?nèi)粘I钤鯓樱覀冄酃夂脱哉撝械淖孕懦潭染蜁鯓?。所以,在上述案例中,固然有著不明真相的沖動和過激,但這不妨礙它折射出了我們生活中的某些“真相”。
比如,我們確實因為食物不安全、奶粉中含著氰胺之類,瘋狂的海外購買引發(fā)了香港奶粉市場的恐慌甚至“限購令”,我們也有那么多準媽媽想盡方法要到香港迎接嬰兒的出生,更不必說,幾乎每年我們在大陸都要展開大規(guī)模的拐賣同胞的解救行動。
再比如,即使每天依然發(fā)生著很多主動扶起跌倒路人的“好人好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彼此的信任感已經(jīng)降到冰點。說得嚴重些,當(dāng)今像魯迅先生那樣“向來不憚于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中國人,恐怕也不在少數(shù)。也正因為懷揣著這樣的揣測,這個社會中的暴戾之氣和暴戾之氣帶來的極端暴力行為,才會如此之多!
新年到了,本不該說著說著就激動,不過呢,“激動”也是好事兒,說明我們畢竟還沒有麻木,畢竟大家近來還都喜歡說“夢”。要是說得實在點兒,我倒是寧愿月球上沒有“玉兔”,也要讓人覺得我們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