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勇,劉利林
(1.新疆呼圖壁縣畜牧獸醫(yī)局,新疆 呼圖壁831200;2.塔里木大學 動物科學學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塔里木畜牧科技重點實驗室,新疆 阿拉爾843300)
纖毛蟲在動物體內(nèi)分布非常廣泛,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瘤胃纖毛蟲[1]。Bonhomme等[2]認為,纖毛蟲存在可以使胃腸道保持適宜的發(fā)酵水平、高水平氨氮,使纖維、有機物消化率提高,穩(wěn)定p H等作用。盲腸纖毛蟲作為驢盲腸微生物的重要組成,對維持盲腸內(nèi)環(huán)境和消化吸收起著重要作用。有關驢的腸道纖毛蟲的研究非常少,并且關于驢的營養(yǎng)消化的的研究報道也非常缺乏。目前馬屬動物腸道纖毛蟲的研究方法主要還是依靠形態(tài)學法,國外的學者對馬盲腸和結腸中的原蟲進行了研究。如Kornilova[3]在雅庫特馬腸道中發(fā)現(xiàn)了57種纖毛蟲,Moore and Dehority[4]在馬的盲腸和結腸中發(fā)現(xiàn)了腸纖毛蟲。Julliand[5]研究了15個土耳其馬糞樣中大腸纖毛蟲的種群結構和分布,鑒定了22個屬的36個種的纖毛蟲。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隨著農(nóng)村生產(chǎn)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驢的養(yǎng)殖數(shù)量大幅度下滑,而且,驢的研究價值也逐漸被忽視,驢的營養(yǎng)代謝相關的科研嚴重滯后甚至停滯,在驢的營養(yǎng)方面的研究投入明顯少于其他家畜。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阿膠、驢肉、驢奶產(chǎn)業(yè)的興起,驢養(yǎng)殖業(yè)也迅速發(fā)展[6],但是,有關驢的營養(yǎng)特點和機理尚不健全,尤其對驢的盲腸微生物的研究更是缺乏。通過對驢腸道纖毛蟲的研究可以全面揭示纖毛蟲在驢營養(yǎng)消化中的作用,為進一步從腸道纖毛蟲的角度研究驢的消化生理機能和進行腸道纖毛蟲調(diào)控奠定基礎。本文對驢糞中腸纖毛蟲的進行了初步的分類鑒定和計數(shù)。
新鮮驢糞,35%的甲醛,NaCL,甲基綠(上海藍季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蒸餾水,石蠟油。
電子天平,XB-K-25型血球計數(shù)板,OLYPUS DP70型生物顯微系統(tǒng)(OLYPUS BX41),OLYPUS CX21型生物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量筒,燒杯,玻璃棒,吸管。
將35%的甲醛100 m L、NaCL8.0 g、甲基綠0.6 g和蒸餾水900 m L混合既得 MFS溶液,常溫保存。
1.4.1 染色固定 采集新鮮驢糞,立即用其體積兩倍的MFS溶液進行固定和染色,靜置數(shù)分鐘后,用吸管吸取少許溶液滴在載玻片上,用蓋玻片蓋緊,再往蓋玻片上滴入一滴石蠟油,然后放置在1000倍顯微鏡下觀察纖毛的分布特點,蟲體形狀,細胞核的形狀,胞口位置等[3]。
1.4.2 腸道纖毛蟲計數(shù) 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在400倍生物顯微鏡下對驢糞中的纖毛蟲進行計數(shù)[7]。隨機抽取糞樣,計數(shù)10次,根據(jù)計算公式:纖毛蟲數(shù)量/m L=80小格內(nèi)的纖毛蟲數(shù)/80×400×104×稀釋倍數(shù)。通過計算得出驢的糞中纖毛蟲的平均密度為(0.9±0.77)×105個/m L。
2.4.3 蟲體大小測量 同時利用顯微測量系統(tǒng)在1000倍下對蟲體及細胞核進行測量,細胞核與蟲體的大小用長軸表示,同種纖毛蟲重復測量十個個體,計算平均值,單位為μm。
圖1 驢糞中腸纖毛蟲的分類鑒定結果A、B、C、D、E為不能確定的纖毛蟲種類Fig.1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testinal ciliate in faecalis of donkey
在1000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纖毛蟲如圖1所示。通過形態(tài)學方法比較鑒定,可以確定的腸纖毛蟲種類有七種,分別為Bundleia elongata、Bundleia triangularis、Bundleia postciliata、Cycloposthium Edentatum m.edentatum、Cycloposthium Edentatum m.scutigerum、Ditoxum funinucleum以及Blepharocorys microcorys。其中:Bundleia elongata、Bundleia triangularis和Bundleia postciliata屬于Buetschliidae纖毛蟲屬;Cycloposthium Edentatum m.edentatum 和Cycloposthium Edentatum m.scutigerum屬于Cycloposthiidae纖毛蟲屬;Ditoxum funinucleum 屬于Spirodiniidae纖毛蟲屬;Blepharocorys microcorys Blepharocorythidae纖毛蟲屬。另外,纖毛蟲A、B、C、D、E在已有的文獻中未見報道,暫不能確定其分類。
通過計算得出驢的糞中纖毛蟲的平均密度為(0.9±0.77)×105個/m L。
對驢糞中10個纖毛蟲蟲體進行測量,測得其平均體長為(8.50±6.26)μm,平均體寬為(5.45±3.40)μm,纖毛蟲核的平均大小為(1.70±1.33)μm。
驢糞中所觀察到的纖毛蟲與Gurelli和Gocmen[8]在土耳其馬糞中所觀察到的纖毛蟲有部分相同。本研究中,纖毛蟲平均數(shù)量與Gurelli和Gocmen[8]在土耳其馬的糞中檢測到的數(shù)量有一定的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生理狀況、季節(jié)、地域、日糧等的差異造成的。瘤胃纖毛的平均大小為20μm~30μm,驢腸道纖毛蟲與瘤胃纖毛蟲的大小存在較大差異,這與宿主物種的差異緊密相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驢糞中腸道纖毛蟲的種類有12種,其中7種纖毛蟲已有文獻報道,另外5種在已有文獻沒有報道過,有待進一步鑒定。與有人報道的土耳其馬糞中的腸道纖毛蟲36種存在較大的差別[8],而試驗中鑒別纖毛蟲的種類是以文獻中纖毛蟲圖片為依據(jù),應用形態(tài)學分類法,進行分類鑒定,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差異性,很多纖毛蟲的種類不能做出明確的鑒定,并且文獻中所使用的15匹馬來自土耳其伊茲密爾附近,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還有飼料的因素,所以纖毛蟲的種類較多,而試驗中所使用的驢來自同一個地區(qū),沒有地域差異,飼喂的飼料都相同,所以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纖毛蟲的種類比較少。
[1] 馮仰廉.反芻動物營養(yǎng)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6-19.
[2] Bonhomme A.Rumen ciliates:their metabolism and relationships with bacteria and their host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0.
[3] Kornilova O A.Ciliates from the intestine of Yakut horse(Equus caballus)[J].Parazitologiia,2006,40(5):472-478.
[4] Moore B E,Dehority B A.Effects of diet and hindgut defaunation on diet digestibility and microbi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cecum and colon of the horse[J].J Anim Sci,1993,71(12):3 350-3 358.
[5] Julliand V,de Vaux A,Millet L,et al.Identification of 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 as the predominant cellulolytic bacterial species of the equine cecum[J].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9,65(8):3 738-3 7341.
[6] 楊社珠.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向的探討[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1(4):39-40,42.
[7] 郭向榮,孫寶璉.瘤胃纖毛蟲的計數(shù)方法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獸醫(yī)雜志,1980(4):31-33.
[8] Gurelli G,Gocmen B.Intestinal ciliate composition found in the feces of the Turk rahvan horse Equus caballus,Linnaeus 1758[J].Eur J Protistol,2011,47(4):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