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蓮生
袁世凱當過皇帝,年號“洪憲”,雖僅有83天,雖然這個有違歷史潮流的短命皇朝像個鬧劇,并且袁世凱還不曾正式登基,但后人說起他,多會提及他的“中華帝國”和“洪憲紀元”。他畢竟算是個“當過皇帝”的人。袁世凱這個當過幾十天“皇帝”的人,他的妻妾也不少。在他尚未宣布恢復帝制時,已有一妻九妾了。
原配正妻于氏
于氏是袁世凱的第一個女人,也就是原配正妻。她叫什么,已不可考。人們說起她,只稱“于氏”。于氏是沈丘人,她的父親叫于鰲,家中有許多土地,是個大地主。
袁世凱和于氏結婚時,只有17歲。于氏是傳統(tǒng)的中國封建婦女,不識字,粗通禮儀。如果袁世凱一直都待在項城老家,于氏還是能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見見當?shù)氐某⒚佟⑧l(xiāng)紳名流足可應付,指揮指揮家里的仆人、長工也是能夠勝任的。
一開始,袁世凱和于氏的感情還算好,結婚兩年,生下一子,即長子袁克定。然而,兒子出生沒多久,袁世凱便因為一句玩笑和于氏反目了。那天晚上,于氏倒好熱水,伺候袁世凱洗腳,然后自己解衣凈身。袁世凱看到于氏從腰間解下一條鄉(xiāng)土氣很濃的大紅繡花緞子褲袋,突然想起了自己曾招惹過的一個煙花女子,便和于氏開玩笑:“看你打扮的樣子,活像個馬班子?!薄榜R班子”是項城一帶的方言,妓女的意思。于氏聽得這話,很是不悅,狠狠地反唇相譏:“我不是馬班子,我有姥姥家?!?/p>
這是什么意思?于氏說她有姥姥家,也就是說她有娘家,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一句“我有姥姥家”,惹怒了袁世凱。袁世凱的生母是姨太太,他最聽不得誰在他耳邊提正房偏房的。當時,袁世凱摔門而出,把于氏丟在房里,從此,再不和于氏同房。
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tǒng)后,入主中南海,于氏也隨著住進了中南海。在中南海懷仁堂延慶樓后面,有一個三進的大院,叫福祿居。于氏和袁克定的妻子兒女們就住在這里。于氏住前院,袁克定夫婦及孩子們住在中院,后院是仆人們的住所。
那時候,袁世凱按照歷來的習慣,每隔三天五天的就去于氏房中坐一會兒。他倆見面的時候,袁世凱一定先問一句:“太太,你好!”于氏答一句:“大人,你好!”接著,兩人隨便聊上幾句家常話,就結束了這照例的會見。
大姨太太沈氏
袁世凱的大姨太太是沈氏,江蘇崇明人(現(xiàn)上海崇明)。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也就是沈氏的養(yǎng)子,他這樣介紹他的養(yǎng)母沈氏:她是江蘇崇明人,農(nóng)家女兒,靠姐姐度日,后來被拐賣到天津妓院。她像烈女一樣以飲毒明志,堅決不從。后來這件事情感動了袁世凱,為她贖身,沈氏感動,自愿為妾。然后跟隨袁世凱去朝鮮。
沈氏到朝鮮沒多久,就有了身孕,袁世凱同她更是恩愛??上煊胁粶y風云,一場大病從天而降,差點要了沈氏的命。通過精心調(diào)養(yǎng),病是好了,沈氏肚子里的孩子卻沒有了。沈氏的傷心可想而知,尋死的念頭都有了。那場病后,沈氏喪失了生育能力。
袁世凱答應沈氏,之后再娶妾室,不管是哪個,她所生的第一個孩子都要交與沈氏撫養(yǎng),作為嗣子。袁世凱不曾食言,后來三姨太金氏生子袁克文,金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成了沈氏的兒子。沈氏一直都把袁克文當親生兒子,倍加呵護,甚至是過度溺愛。
一天娶了仨姨太
袁世凱的二姨太太、三姨太太、四姨太太是一齊娶上門的。這三個姨太太是怎么來的?
1885年,清政府正式任命袁世凱為駐扎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并以知府分發(fā),加三品銜。在朝鮮12年,袁世凱添了三個姨太太,并且是同一天添的。
袁世凱的女兒袁靜雪這樣回憶她的生母、袁世凱的三姨太太金氏:“我父親原定娶朝鮮李王妃的表親金氏一人為妾??墒牵诮鹗霞捱^來的時候,還帶來兩個陪嫁的姑娘,閔氏和吳氏。我父親就一并收她們?yōu)橐烫?,并按著她們年齡的大小,排定吳氏為二姨太太,金氏為三姨太太,閔氏為四姨太太。因為這三個人都在大姨太太(注:沈氏)手里娶進來的,所以,我父親就讓大姨太太擔負教導她們的責任?!?/p>
二姨太太吳氏,性格隨和,人品敦厚,人緣也不錯。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說,她和袁世凱以及原配于氏平常關系都不錯。吳氏太過憨厚,憨厚得有點懦弱了。因為身體比較弱,吳氏經(jīng)常生病,獨居的時候較多。
四姨太太閔氏呢?關于她的史料不多??梢姷氖妨现?,多記載她穎慧修持,嫻靜幽婉。有一點或可推測,從一個陪嫁丫頭轉變?yōu)橐烫?,想必閔氏當時是受寵若驚的。
最悲涼的是三姨太太金氏,出身顯貴,本以為能做袁世凱的正室,不但沒做成,反而被迫和自己的婢女平起平坐,她心氣難平,終身郁郁。更何況,還要受大姨太太沈氏的刁難和折磨。這還不算,十月懷胎生了兒子袁克文,卻被袁世凱送給了沈氏,對外宣稱是沈氏所生。這應該是最大的折磨了。
厲害角色五姨太
五姨太太楊氏,是個厲害角色,足可稱為袁家的王熙鳳。
楊氏的父親是個商人,家有幾畝田地,還經(jīng)營著一個貨棧,在山東、北京、天津都有分號。袁世凱在山東巡撫任上,娶進了楊氏。
生意人養(yǎng)育的女兒,自然也是十分精明的。楊氏集心靈口巧、能說會道、善于決斷、精于賬目等眾多商人優(yōu)點于一身,而且記憶力好,心思縝密。楊氏既不以美色見長,也不是袁世凱的風塵知己,袁世凱賞識她,是看中了她管家的才能。一進袁家,袁世凱就將管家大權交給了她。
有了楊氏,袁世凱對家中的日常生活,既不操心,也不過問。無論是該吃什么、該穿什么,或是該換什么衣服、該做什么東西,都交由楊氏一手經(jīng)管。就是袁世凱的貴重財物,也同樣交由她收藏保管。
楊氏不僅照管袁世凱的生活,還掌管袁家的一切家務,指揮著屋里屋外的女傭人和丫環(huán),管理著袁世凱的子女們。以后,又管理新進門的六、七、八、九姨太太。
由于袁世凱對楊氏言聽計從,所以無論是誰,只要不服楊氏的約束,她就可以隨時稟告袁世凱,由袁世凱出面解決。因此,袁家上下都敬讓楊氏三分,就是袁世凱的正妻于氏,也不例外。endprint
經(jīng)管袁家家務的姨太太,前一階段是大姨太太沈氏,后一階段是五姨太太楊氏。
大姨太太沈氏對二、三、四姨太太,表面上是教導、管束她們,實際上卻是借著教規(guī)矩的名義,對三個姨太太百般刁難。五姨太太楊氏也一樣,她以“家規(guī)”的名義,以教導和指點為名,對六、七、八、九姨太太非打即罵。特別是九姨太太年紀輕,進門的日子又淺,規(guī)矩禮法上自然做不周全,所以,她遭受五姨太太的虐待也最厲害。有一次五姨太太把她的頭都給打破了。
兒媳變成六姨太
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上,曾派他的次子袁克文到南京替他辦一件事。由于袁克文愛在外面玩樂,公余之暇結識了后來的六姨太太葉氏。兩人一見傾情,互相訂了嫁娶的盟約。在袁二公子臨行的時候,她贈給他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依照袁家的規(guī)矩,兒女從遠道歸來,是要向父母磕頭“請安”的。袁克文返津復命,正在磕頭的時候,不料這張照片卻從他的身上滑落下來。袁世凱看到這種情況,就指著地上連聲問:“是什么,是什么?”
當時袁克文還沒有結婚,自然不敢在老父的面前透露自己的荒唐行為。他情急生智,就說是他在南邊給父親物色了一個很好看的姑娘,現(xiàn)在帶回來這張照片,為的是征求袁世凱的意見。袁世凱一看這張照片上的倩影,果然很美麗,就連聲說:“好!好!”
接著,便派了向來給他做“置辦”姨太太差役的符殿青,帶了銀錢將葉氏迎了回來。葉氏原是和袁克文有著嫁娶之約的,現(xiàn)在看到是袁家派人來接,很自然地便想到了袁克文身上,便也收拾行裝,欣然北上。沒有想到在“洞房花燭夜”,卻發(fā)現(xiàn)意想中的翩翩少年,竟變成了一個滿嘴胡須的老者。芳齡年華的兩個意中人,陰差陽錯間成了母子。
芳魂早逝張姑娘
袁世凱對自己的一妻九妾的稱呼有個規(guī)定,原配妻子于氏稱呼為“太太”;其他的,有子嗣的,則稱“姨太太”;沒有生育的姨太太只能稱“姑娘”。當然,大姨太太沈氏是個例外,她雖未能為袁世凱產(chǎn)下孩子,但曾經(jīng)懷孕,又和袁世凱是患難之交,且三姨太太金氏所生的袁克文過繼給她了,所以,她仍是“大姨太太”。
“張姑娘”是袁世凱的第七個妾,沒有生育兒女,所以是“張姑娘”。后來,她芳年去世,袁世凱到底為她正名了,稱呼為“七姨太太”。
張氏是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上納的妾。因為年輕,又因為貌美,張氏和袁世凱曾過了一段春意盎然的生活。好景不長,因為政治斗爭,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革職,他也就以“足疾”為由退隱回河南了。
從風光頂峰一下子跌落,可以想像這對袁世凱還有袁家是多么沉重的打擊。袁世凱能折騰,收拾收拾行李,打個包就往河南老家趕。張氏就不行了,身子骨本就弱,加上受到驚嚇,還沒從京城動身就病倒了。又一路倉皇隨著袁世凱奔行,旅途勞累,病情加重,不出一個月就去世了??蓱z她剛嫁給袁世凱沒多久,死時年僅20歲。
送禮就送姨太太
八姨太太郭氏的出現(xiàn),也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的功勞。
據(jù)袁克文記述,郭氏名叫郭寶仙,浙江歸安縣人。郭氏的母親是浙江南潯一位人稱“郭百萬”的富商的小妾。有一次,郭母和郭百萬的正室夫人吵架后,郭母就帶著幼小的郭寶仙離家出走了,輾轉墮落于天津風月場。
風流的袁克文,在天津也有很多相好的青樓女子,其中有個叫蟾香的和郭寶仙認識,說給了袁克文聽,袁克文把郭寶仙帶回家,討袁世凱喜歡。
袁世凱對郭寶仙的容貌甚是滿意,郭寶仙被帶進袁家第三天,他就和郭寶仙洞房花燭夜了。
袁克文說,郭氏對袁世凱深感厚恩,平常溫良恭讓,“益自恭順,素持謹約”,一點沒有青樓女子的薄幸寡情、放蕩輕浮,“和惠靜婉,家人皆稱其賢”。
如此算來,袁克文為父親貢獻了兩位姨太太,為自己尋了兩個庶母,區(qū)別只在于,“六媽”葉氏屬無心插柳陰差陽錯,而“八媽”郭氏是他主動奉獻的。
沈氏曾將自己的侍女張氏送給袁世凱,現(xiàn)在沈氏的養(yǎng)子袁克文又為袁世凱尋來一個八姨太太郭氏,五姨太太楊氏心中不舒服了,她不能輸給沈氏。既然沈氏送女人,她也送女人。楊氏把自己的侍女獻出去了。就這樣,袁世凱又得到一位姨太太——劉氏。袁世凱死后,劉氏也想殉情,因有身孕被勸下,但她后來自毀己容,為袁世凱守節(jié)。
袁世凱的體貼
吸引女人的不是袁世凱的長相,而是他對女人的心。當然,袁世凱家規(guī)森嚴,比如小妾要服從大妾的管教,這對后進門的小妾來說,不啻是個噩夢,因為女人間慣能爭風吃醋勾心斗角,大妾為壓制小妾,自會用盡一切辦法大發(fā)淫威。但,那是女人間的事。袁世凱本人對自己的妻妾,足夠體貼。單說原配于氏吧,于氏不懂禮儀上不了臺面,袁世凱不喜歡她,但袁世凱足夠尊重她,一生都維護于氏的正房之位,每隔三天五天的,就去于氏房中坐一會兒,每次都會問上一句:“太太,你好!”倘若沒有愛情,有尊敬也是好的啊,足可供于氏以此為慰藉消度漫長日月。
袁世凱管理他的妻妾“隊伍”,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一碗水端平。不似光緒皇帝那樣偏心眼,專寵珍妃一個,活到最后,僅有的三個后妃還分成三撥,和他離心離德。袁世凱不,他對每個人都一樣,比如侍寢,他從不搞滿人那套翻牌子勾當,每個女人給一周,七天時間滿打滿算,朝九晚五,風雨無阻,雷打不動。
至于錢財利益,袁世凱也很能做到平均,他的七公子袁克齊說:“我父親對待她們,都一例看待。無論分物或給錢,沒有偏輕偏重的情況。因此一家相稱平安,爭吵的事情,我一次也沒見過。我記得三庶母想買一副金鐲子,父親說:好!每人一副,一個人買是不行的。月錢數(shù)目,各房一律,誰也不能多拿。家中存款折子向由我母親保管,父親的圖章由五庶母存著。家中用錢,我母親向父親報告數(shù)目后,就拿去請五庶母蓋章,到銀行去取。取出后交賬房按月錢數(shù)發(fā)放。如果庶母們誰要犯了錯誤,父親除當面訓斥外,還要看情節(jié)輕重,停發(fā)一月或數(shù)月月錢。有一次九庶母與人賭博,就被停發(fā)兩月月錢?!?/p>
如此甚好,定了家規(guī),一切皆按規(guī)則辦事,走程序,不偏不倚,這就消除了妻妾隊伍中“患不均”、嫉妒等不良心理可能造成的不穩(wěn)定因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