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聞
近日,河北黃驊市委組織部宣布:全市科級干部超過53歲,副科級干部超過52歲的全部提前離崗休養(yǎng),同時提高三級工資。全市共有62名科級干部被列入這一名單,相關被離崗的干部向記者反映,他們是“被提前離崗”,需在“自愿報告”上簽字,不簽就是違反組織紀律。按照當地官方的說法,之所以對達到年齡要求的干部實施提前離崗,主要是因為要踐行干部年輕化的用人傾向。
事實上,這種干部“提錢離崗”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還存在著——副縣級54歲提前離崗、正科級干部53歲提前離崗。提前離崗俗稱“退二線”,往往等同于提前退休,工資待遇卻沒有減少。
“提錢離崗”的深層原因
“提錢離崗”式“退二線”這個一時之規(guī),目前為止創(chuàng)造了眾多官場之最:被最多官員執(zhí)行,官員執(zhí)行得最自覺、最徹底、最持久。選擇性落實是一些地方官員的聰明之處。中國很多規(guī)范性文件、制度甚至法律法規(guī),上級再三重申、督促都不一定能很好地、一以貫之地執(zhí)行;而“提錢離崗”式“退二線”這個一時之規(guī),官場不僅沒人主動說廢除,反倒被一些智慧超人的官員認真負責地執(zhí)行下來。
“提錢離崗”式“退二線”這個有違法律的一時之規(guī),為什么能夠被各級官員自覺地堅持認真執(zhí)行?官場流行一個說法:要想富,動干部。干部調動賺不了大錢,賣新官帽才最來錢;而新提拔干部就得有空位置。這就是官員自覺地、持久地認真執(zhí)行“提錢離崗”式“退二線”這個有違法律的一時之規(guī)的根本動力。
現在反貪腐越來越嚴厲,財政錢很多,怎樣化公為私?“提錢離崗”式貪腐最不容易暴露。官員“退二線”失去很多福利待遇,給他連提三級作為補償,花的是財政的錢,推行這項政策的官員明著又不占一分,只是騰出官位供出售,不顯山不露水;而買官的人如愿以償,很少有自動揭發(fā)的,所以這條財路很安全。
有些履新的大員,位子還沒坐熱,燒的“第一把火”就是動干部,為的就是騰出位子來安插“自己人”。更有甚者,還將“動干部”當作生財之道,黃勝、馬懷德、侯五杰、林龍飛等貪官就是如此。其中,謝文生在主政湖南新化期間,最多一次動干部超過100人。
干部年輕化不是借口
不少地方官員將“提錢離崗”的做法包裝得很光鮮——干部年輕化、干部制度改革措施,把玩得得心應手。不只是黃驊市,全國其他不少地方都是樂此不疲。
一位“被提前離崗”的干部對此做法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表達了顧慮:好的方面,年紀大的干部不讓出崗位,年輕人很難有機會晉升;不好的方面,老干部經驗此時正豐富,身體還很健康,可以繼續(xù)發(fā)揮才能。
北京大學社會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王文章說,提前離崗既非退休,也非提前退休,這些政策大都出自各地黨政命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并沒有提前離崗的相關規(guī)定。提前離崗和干部年輕化沒有太大關系,中央精神是不鼓勵提前離崗的。
干部年輕化、階梯化是值得肯定的,年輕干部在解放思想、干勁闖勁上,都要比“老干部”更勝一籌。但是干部年輕化也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大躍進,不能為了“年輕的”就隨意犧牲“年老的”。尤其是對于一些對專業(yè)、技術和經驗都要求很高的崗位來說,50歲左右正是職業(yè)上的黃金年齡,現在被一刀切地要求“離崗退養(yǎng)”,實際上也是一種人力資源上的損失。
“提錢離崗”可以休矣
“提錢離崗”式“退二線”不僅有違法律,而且退而不休,相當于吃空餉。對于納稅人來說,“富余干部”吃空餉還是“吃實餉”,都是“背著抱著一樣沉”。黃驊市一刀切讓一些干部提前離崗休養(yǎng),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根本問題都是人多。也就是說,這批人回家休養(yǎng),機關仍照常運行。而媒體曝光了,上級要糾正黃驊市的違規(guī)行為,“切”下去的干部估計還要回到機關上班,不管是回領導崗位,還是退居“二線”,其實都不能改變“倆人的活仨人干”的局面。
這種不到退休年齡就強制退休,然后回家吃空餉的現象,并不僅僅關系到官員個人的仕途前程、利益得失,而且在多個方面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此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嚴重沖突,有違法違規(guī)之嫌。《公務員法》明確規(guī)定,公務員正常退休的年齡條件為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公務員法》還規(guī)定,任何機關不得違反國家規(guī)定自行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待遇。
其次,浪費了納稅人的財力。大量還能工作的老干部退居二線,工資還要升三級,這與市場規(guī)律不符合,工資應該是與其勞動價值成比例的,因此這種做法變相地浪費了納稅人的錢。同時,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如果這種制度性的吃空餉情況不能夠得到有效改變,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退二線”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國家必須拿出大量的資金來為這些“不到退休年齡卻享受著退休待遇”的“二線干部”發(fā)工資,這將大大地增加財政負擔。
最后,這種做法折射出中國當前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提前離崗的一刀切做法,不僅讓干部積極性下降,更造成人才資源浪費。因此,在保證干部入口暢通的同時,也需要確保出口暢通,以使干部任用實現良性循環(huán)。另外,還要做好精兵簡政工作,實行優(yōu)勝劣汰。
作為推崇依法治國的黨政官員,理應率先垂范,對“提錢離崗”式“退二線”這樣一個改革之初而且明顯有違法律法規(guī)的權宜之計,卻能不約而同地執(zhí)行三十多年,真讓人不可思議!尤其在中國養(yǎng)老金不足的今天,生活質量提高,人們健康水平提高,50至60歲當屬年富力強,加之正在張羅延遲退休之時,“提錢離崗”之策,高層有必要明令禁止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