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結(jié)合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教學情況,探討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問題,從改變教學方法入手,提出聽、說、讀和寫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獨立學院 大學英語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3-0049-02
一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原因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化,中國與國外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逐漸多元化。特別是民間交流逐漸盛行,英語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少數(shù)人,而是呈現(xiàn)出大眾化的趨勢。在這種全民學習英語的社會背景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能否流利的使用英語同西方友人進行交流逐漸成為檢測英語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為了進一步了解社會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滿意程度,以浙江省為例,傅正對浙江省五個地、市涉外部門人事管理層和員工進行廣泛深入調(diào)查的基礎上,得出在被調(diào)查的人員中,約有60%的人獲得大學英語三級、四級及六級等各類水平證書,這表明人事管理層對員工英語水平與員工的自我評估是一致的,而反映出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與社會期望值及實際需求有一定的距離。
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一種,應該體現(xiàn)其特點。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和傳遞情感的一種重要工具。而在當前中國教育體制的背景下,大學生仍然難以擺脫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大學英語四級的通過率被看做衡量學校教學效果,或教師努力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使大學英語教學演變成應試教學。同時《大學英語教學》(修訂本)提出了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其中,要求大學英語教學重視打好語言基礎,注意提高文化素養(yǎng),把教學重點放在打好語言基礎上。語言基礎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前者指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知識,后者指綜合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讀、聽、說、寫和譯等語言活動的能力。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扎實的語法、一定的詞匯量和熟練的詞匯運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將促進語言知識的加深和鞏固,兩者相輔相成,不能孤立待之。
二 新四級的改革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
長期以來,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且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而獨立學院作為第三批次錄取,較“二本”高校新生成績又偏低,大多數(shù)學生經(jīng)過幾年的英語學習,仍不能熟練閱讀外文書籍,難以用英語與人交流。新四級考試較以往的四級考試更注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對獨立學院英語的教學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學生基礎普遍薄弱、師資力量較弱的情況下,按四級教學大綱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針對我校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我院英語教學人員開展了多次的科研會議,討論新四級下如何開展大學英語課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我院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分為兩部分:大學英語和英語聽說。主要討論怎么樣將英語聽說課與讀寫課融合起來,充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和譯五個方面的能力。
文秋芳在《輸出驅(qū)動假設與英語專業(yè)技能課程改革》一文中曾提出輸出假設的基本理念:輸出是目標,又是手段;以輸出驅(qū)動,既能夠促進產(chǎn)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夠改進吸收輸入的效率。用經(jīng)濟術語就是:以需求促供給。這種需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1)學生的需求;(2)社會的需求。結(jié)合新四級,寫作和新增的段落翻譯為信息或語言能力的輸出,而聽力和閱讀為語言的輸入。可見新四級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了對學生語言能力輸出的考查。
1.我院學生聽說能力、讀寫能力和翻譯能力較薄弱的表現(xiàn)
第一,學生英語基礎差,詞匯量較小?!洞髮W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學生入學時應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并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受過一定的訓練。通過對我院學生進行的一次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60%的學生高中英語單詞掌握量僅為1000個左右,在聽、說、讀、寫和譯這幾個方面最擔心的是聽力和翻譯。同時,四級要求的詞匯量在4000左右,這遠遠超過了學生單詞的儲備量。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不能及時反饋聽到的信息。閱讀時看不懂文章的內(nèi)容;翻譯時單詞的儲備不夠,無法找到與中文對應的英文表達。詞匯量的不足,還表現(xiàn)在當學生與人進行英語交談時,無法找到與英文對應的單詞,迫使交際中斷。
第二,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根據(jù)“母語遷移”理論,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既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并對其起到消極干擾的作用。在母語負遷移中,語法的負遷移對學生翻譯和寫作的影響是最大的。英語的語法結(jié)構與漢語有很大的不同。如漢語中名詞沒有單復數(shù)的變化,動詞沒有時態(tài)的變化。同時,漢語重意合,所以漢語句子的結(jié)構一般散亂,主語常常被省略;但英語句子一般是嚴謹?shù)?、完整的,既主謂賓齊全。大學生的母語思維比較程式化,而英語思維能力較弱,且反應慢。因而運用英語時,常常受到母語思維的干擾,因而影響寫作的水平和翻譯的效果。
第三,辨音能力較差。語音和語調(diào)的不同也是影響聽力理解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單詞與單詞之間的連讀、弱讀、爆破、同化都會對聽力效果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學生沒有掌握英語的相關發(fā)音規(guī)則也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2.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對策
第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強化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以教學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加大檢查的力度。確保學生的詞匯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針對學生語音基礎,花一定時間講授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則,包括連讀、弱讀、爆破;同時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可以適當?shù)夭贾靡恍┞爩懶《涛牡淖鳂I(yè),反復聽的過程中,學生的大腦可以反復的印記不同單詞的發(fā)音,有利于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正確地、準確地提取單詞。
第二,補充文化背景知識,強化正確的英語表達方式。由于我院學生的基礎普遍比較薄弱,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糾正學生固有的漢語式英語表達方式。在批改作文方面,采取面對面的方式,逐一糾正學生的問題。在翻譯方面,教授學生正確的英語表達形式,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英語文章,通過聽和讀的方式,輸入正確的英語表達模式,再通過說、寫和譯的方式運用這些表達方式。輸出的可接受性,能促進輸入接受的積極性和效率,從而促進輸入與輸出的良性發(fā)展。
第三,改變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打破聽說課與讀寫課的束縛,實現(xiàn)聽、說、讀和寫相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說不僅僅局限于聽說課,也可以擴展到讀寫課。說的內(nèi)容可以多樣,可以轉(zhuǎn)述聽到的內(nèi)容、復述聽到的故事;當然也可以根據(jù)讀寫課的話題引申出新的話題。堅持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由重語言知識向重語言運用轉(zhuǎn)變。例如:新世紀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二課hotpot講到的中國文化??梢宰寣W生談一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在第三課pity for stranger里,可以挑出作者與乞討者的對話,而后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分別扮演乞討者和路人。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第四課講到關于love letter和wedding,可以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思維寫一封情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組織表演一場關于西方婚禮的話劇。通過這些訓練增加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書面和口頭語言運用能力。這些方法都可以在加強口語訓練的同時補充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還可以強化學生的英語表達方式。
三 總結(jié)
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的作用更為突出,因而提高大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獨立學院的特殊性就決定了教師需要比其他學校付出更多的勞動力,從點到面,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和譯這五項基本技能。要深入開展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使獨立學院英語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從而促進獨立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傅政、龐繼賢等.中國入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分析及需求預測[J].外語界,2001(5)
[2]文秋芳.輸出驅(qū)動假設與英語專業(yè)技能課程改革[J].外語界,2008(2)
[3]顧定蘭.社會需求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轉(zhuǎn)軌[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5):31~33
[4]曾敏.淺議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4)
[5]Gardner R C Maclntye P D. 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art 1,2[J].Language Teaching,1992,25.1993,26.199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