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比較學習法”是一種常用的學習方法。通過比較可以辨別兩種以上事物的差異和相同之處。作為一種傳統(tǒng)優(yōu)秀的語文學習法,我們有必要對其深度挖掘,分析這種方法對高中語文的教學意義。
【關鍵詞】高中語文 比較學習法
高中課程是一個涉及知識面廣、學習難度高、升學壓力大的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方法進行總結提高很關鍵,也很有必要。過去帶領學生死記硬背的語文教學方法在高中教學中是一種較為落后的語文教學方式。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我們很有必要采用更加高效、有用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談談巧妙運用比較學習法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在學習作品主旨中運用比較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經(jīng)典的散文。作者將父親對他的愛,通過平淡真實的文字表達了出來,給人留下了感情至深的印象。同樣,孟郊的《游子吟》,也是一篇體現(xiàn)親情的文章,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拿這篇文章和《游子吟》進行比較。雖然作者不同,創(chuàng)作的年代不同,文章的體裁也不同,但是學生們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我們讀朱自清的《背影》時,父親去買橘子笨拙的模樣和穿過月臺的情景,會讓很多人黯然淚下,從中體會到父愛。《游子吟》沒有對母親的形象進行深刻刻畫,但是一句“臨行密密縫”已經(jīng)把母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兩篇文章的寫作方法不同,但是感染力是一樣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對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學生不僅在知識上會得到收獲,更可以在的精神層面上得到深層次的教育和提高。
二、作品中藝術風格的比較運用
中學語文課本古詩通常分為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風格,而詞大致可以分成豪放派和委婉派。高中課本中柳永的《雨霖鈴》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個是選景凄涼、相戀離別、纏綿抑郁的意境和感情,而另外一篇則是通過歷史古跡表現(xiàn)出豪邁的感情,體現(xiàn)出宋詞豪放派的特點。通過這種風格的對比,會給學生一種鮮明的感覺,學生也理解了兩大風格的特點。同樣,李白的《夢留天姥吟留別》可以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進行比較,也可以同屈原的《離騷》進行比較?!队炅剽彙肥惆l(fā)的是情深雨濛的離別之情,《夢留天姥吟留別》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所寫的是現(xiàn)實生活,《離騷》則寄托了國破家亡的感情。通過這些對比,有助學生深刻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和中心思想。
三、人物形象的比較運用
文學作品通常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突出主題,刻畫人物形象是很多作品的重點。在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形象進行對比就可以突出各自特點。比如在選學課文《蘇武傳》,這篇故事性完整的文言文故事性很強,內(nèi)容較為淺顯,學生可以自學完成。但是教師可以應用比較法進行適當?shù)妮o助。其重點之一就是蘇武的性格分析對比,從蘇武的性格上揭示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蘇武和張勝、蘇武和衛(wèi)律、蘇武和李凌三進行對比,從而突出蘇武精忠報國、威武不屈、堅忍不拔、貧賤不移的崇高品質。也可以在次要人物之間進行比較,比如李陵和衛(wèi)律,雖然同為變節(jié)之人,但是一個是深感羞愧,另外一個是徹徹底底的賣國求榮。教師還可以把《蘇武傳》和《報任安書》進行比較,從而引導學生探索“構建精神家園”的單元話題。蘇武寧愿飲雪吞氈也不變節(jié)投靠敵人,司馬遷可以忍受極刑,他們身上有什么共同之處,可以讓他們流傳千年的精神還散發(fā)著光芒?通過學生的分析理解可以看出,不論是蘇武還是司馬遷,他們都有著很高的個人的理想和信念,這種精神支持著他們克服了不可忍受的磨難。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臣,精忠報國,至死不渝,一身正氣。雖然他們個人經(jīng)歷不同,對待挫折的方式不同,但是精神信念是一樣的,這些也是他們垂名青史的原因。通過互相比較,更能突出他們身上的精神,學生得以深入地體會人物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并從中學習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進一步得到鼓舞,從而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
四、語言文字的比較運用
字、詞、句子的比較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讓能我們理解文章文學造詣。特別是在古代的詩詞中,這種現(xiàn)象就很常見,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僧敲月下門”的“敲”字,“云破月來花弄影”的“破”字和“弄”字,以及“應是綠肥紅瘦”的“綠肥紅瘦”,這些字的精妙可以說經(jīng)得住千錘百煉的考驗,如果試著用其他字代替比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通過比較,學生會發(fā)現(xiàn)原字更為生動傳神,畫龍點睛,替換之后就會失去神韻。通過比較,也會讓學生體會到在寫作文時如何使字詞運用得更加精妙。
五、總結
巧妙地運用比較學習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通過三個例子說明了對比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當然,比較學習法只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巧妙地運用好這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田奇蕊;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比較教學法[J].教學與管理.2003.
[2]張慧.無機化學教學中比較教學法的運用[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